快點來登入喔~!!
《雲中誰寄錦書來》105 第 105 章
楚穆去了很長時間,錦書如今真是覺得這年頭消息太不方便了,尤其作為女子,外頭的事情她能得知的渠道非常有限,只能等著楚穆送信回來。

楚穆的信裏頭總是報喜不報憂,隨信送回來不少東西,畢竟,他一個郡王,當朝的皇子下去做欽差,誰不得好好巴結一下,這位未必記得誰給他送過禮,但是誰沒給他送過,多半是記得的,回頭仗著自個是欽差,將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扣到自個頭上來,那可就糟糕了,畢竟,當官的沒幾個真正=經得起檢查的。

楚穆也算是明白,什麼是水至清則無魚了,不過,這水也太混了點,這些官員,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就沒一個清白的,只是他要是真嫉惡如仇到看到一個逮一個,這次的差事也別想幹了。

楚穆有的時候想想也有些沮喪,不過,對於這一點,別說他了,就算是聖上也沒辦法改變,人的貪慾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沒錢的希望有錢,有錢的希望更有錢,還有的看著不錯的,他們實際上是想要更進一步,但是更進一步到底是為國為民,還是為了他們自己,那就不好說了。

賑災這種事情,總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對於災民的處置更是麻煩,大災之後容易產生瘟疫,好在如今天氣已經開始轉涼,要不然,亂子還在後頭。

楚穆並不是什麼熱血上頭的小青年,跟他一塊兒過去的人都覺得這個皇子還算是老成持重,起碼沒有一上來就喊打喊殺,因此,倒也沒有引起當地那些註定要倒霉的官員的反彈,這些官員也明白,不管是鬧出民變,還是失土之責,都是禍及家人的死罪,不過,都是死罪,怎麼死,還有對家人的處置,都是有區別的,何況,還有一個詞,叫做戴罪立功呢!當初他們怕的就是來個愣頭青,二話不說就將他們砍了平息民憤,如今楚穆還算是給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個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挽回,因此,一個個也顧不得繼續貪贓枉法,上下勾結了。幾乎是用盡了自個的本事,絞盡腦汁開始安排起來。

這些官員熟知當地的情況,甚至對於那些亂民的首領也有些了解。能夠鼓動災民造反的,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的災民,他們在當地就有些威望,其中一個甚至是讀書人,叫做趙勤,十幾歲就中了童生,後來屢試不第,不得不做了個教書先生,主要給孩童啟蒙。

屢試不第的人多了,有的是運氣,有的就有自個的原因了,趙勤自個沒注意,剛開始幾次或許是因為運道,沒碰上賞識他的人,才一直沒有考中,但是後來,他的文章就顯得有些刻薄,格局太小,甚至帶著怨氣,這樣的文章,考官要是取了,那才叫怪了呢!

這次遇上大災,趙勤家也遭了災,大兒媳貪圖家裏的那點細軟,沒來得及跑,就被大水捲走了,大兒子摔了個跟頭,跌斷了腿,小兒子也跟他們失散了,後來衙門捂著蓋子,不肯上報,沒有賑濟,結果兩個孫子一個餓死了,一個餓極了去找野果吃,結果吃了有毒的果子,上吐下瀉死了,老妻哭得眼睛都瞎了,身邊只剩下一個孫女,遇到這種事情,趙勤滿腹的怨恨自然是擋不住了,正好聽到有人商議著劫富濟貧,他心思一動,覺得還不如反了算了。

趙勤即便後來被抓了,依舊死不悔改,覺得誰都對不起自己,他有志不能伸,那些官員有眼無珠雲雲,滿嘴都是怨憤之詞,楚穆剛開始聽著還覺得憤怒,後來隻覺得好笑了,與他一樣的人多了去了,人家也沒像他這樣,何況,當時的情況,也有些認識趙勤的人說過,趙勤他一向自詡是讀書人,清高得很,雖說開了個私塾,但是也沒真正教出幾個學生出來,那些人家覺得孩子學不到什麼名堂,因此也不往他那裏送。

他兩個兒子也都不是科舉的料,本來按照他妻子的意思,別的不說,兩個兒子都能寫會算,去城裏做個帳房什麼的,結果他覺得有辱斯文,說趙家要耕讀傳家,趙家土地就這麼多,就算是會讀書,也得靠天吃飯,偏偏兒子成親了,家裏吃飯的嘴也多了,收入卻沒有增長,因此,日子自然越過越差,若是家裏還有些家底,他兒媳婦也不至於為了那三瓜兩棗的,不肯早點撤離。等到逃走了,人家都是盡量有東西給孩子吃,趙勤倒是好,先滿足了自個的嘴再說,這麼一算,這人所謂的命不好,多半是自個作的。

至於領頭的另外一些人,就是市井裏頭類似於遊俠的這些人,他們有些家資,一向仗義疏財,跟上頭保持著一定的默契,在尋常百姓裏頭也頗有威望,有的時候,出了什麼事情,百姓們寧可找他們,也不願意找上衙門,因此,這些人振臂一呼,下頭那些百姓就很容易被鼓動起來。

這些匪首被抓捕起來之後,所謂的民亂也就差不多平了,下面就是加以甄別,這些人中,尋常的小頭目還有殺過人的青壯直接送去實邊,剩下的純粹是被裹挾的打散了安排下去,總之,不能給他們再次串聯的機會。

這些雖然不用楚穆親自經手,但是卻也需要他坐鎮,因此,他就一直留在了山東。

衍聖公府在這次的民亂中的確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不說之前勾結官員的事情,眼看著堤壩撐不住了,衍聖公府先一步派人在自家田地較少的那一側掘開了堤壩,等到災後,衍聖公府又趁機高價賣糧,逼著那些農戶賤價將田地賣給他們,至於原本的佃戶更是徹底破產,許多不得不賣兒鬻女以至於家破人亡。

民亂中,衍聖公府自然受到了衝擊,不過因為衍聖公府多年經營,重重高牆大院阻擋之下,那些災民壓根沒能衝進去,隻得撤退了。楚穆再查出了衍聖公的作為之後,直接寫了奏摺,八百裡加急送到了京城。

聖上也極為果決,直接下旨奪了如今這位衍聖公的爵位,就在人們以為這個爵位會落在其他旁支身上的時候,另一封旨意直接往南邊去了,聖上直接冊封了當年南遷的那一支孔家族人,從此,那一支變成正宗了。孔家北宗這邊如喪考妣,到處奔走,偏生之前孔家派人掘開堤壩的事情傳開了,又有當年北宗接受過胡人冊封的事情,即便是那些原本親近孔家北宗的讀書人,也不敢貿然給他們說話了,總之,最後此事成了定局。而等著孔家南宗到曲阜祭祖之後,楚穆也終於踏上了回京的路。166閱讀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