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王府裡的小娘子.》90.出遊
孟君淮和謝玉引在八天之後動身離京,其間沒回王府,尤氏和兩個孩子也是在他們離開的同日回王府的。

清苑便好似一下子清凈下來不少。

和婧早先被玉引交代過,要她在父母不在的期間「掌家」。於是眾人一走,她就拉著喬氏一起,將前前後後都查看了一便。之前自己沒去過的地方現下也去過了,還跟留下來掌管下人的王東旭說:「你要跟每個地方的掌事的都說,有什麼事情及時回給你。不然,如果出了大的疏漏,我拿你問罪!」

王東旭愣是被這麼個小姑娘嚇得一哆嗦,領了命退出去之後他就想,這大小姐真是被王妃帶久了,跟王妃一個脾氣。之前王妃也是這樣,自己根本懶得跟底下人多廢話,直接把事情甩給他,告訴他出了事拿他問罪。

王東旭便也趕緊把前前後後都查看了一遍,尤其是膳房這種日日都要用到、做的不好立刻就能瞧出來的地方,他沒少費口舌威逼利誘,囑咐幾個廚子不能因為王爺和王妃不在就不好好乾活。

幾個廚子聽得耳朵生繭,就差跪下求他趕緊走了。

和婧則安安心心地回到臥房裡看書,看了會兒,她聽到敲門聲。抬頭看看,見蘭婧在屏風邊:「姐姐……」

「蘭婧啊?什麼事!」和婧放下書,見蘭婧走得沒精打採的,就迎了幾步,兩個小姑娘一起坐到榻邊。

「你怎麼啦?」她拉著蘭婧的手問,蘭婧憋了一會兒,眼眶一紅抹了眼淚:「姐姐,我想我母妃了。」

「哎……」和婧一傻眼,蘭婧可憐兮兮道:「我能回府一天嗎?明天就回來!」

和婧摸出帕子給她擦擦眼淚:「你別哭啊,我不能直接讓你回去,但是我可以替你給父王寫封信,他答應了就可以啦!」

這是真正讓和婧對「掌家」這事不那麼怕的原因,因為父王叮囑了她好幾次,讓她如果有拿不準的事情,就去問蘇良娣和喬良娣。如果她們也拿不準,就讓她寫信給他,不管大事小事都可以,父王會幫她拿主意!

她覺得有父王在背後就怎樣都不怕。當即就要去取筆紙替蘭婧寫這信,但蘭婧拽住了她。

蘭婧的小手把和婧的衣袖攥得緊緊的,跟她說:「算了,別讓父王知道……」

「為什麼啊?」和婧不解,蘭婧壓抑著情緒抽抽噎噎地又抹了兩回眼淚,還是「哇」地哭狠了。

候在外面的凝脂聞聲忙要進來,剛繞過屏風還沒定住腳,就被蘭婧吼道:「你出去!」

凝脂又趕緊退出去。

「你幹什麼啊……」和婧略顯不快,但她也沒沖蘭婧發火,耐著性子一句句地問了好久。

但蘭婧什麼也沒說。

蘭婧實在不敢跟姐姐多說那些話,母妃說那些話時的驚恐眼神在她的噩夢裡出現過好多回。

那是母妃在被趕回府去之前跟她說的,母妃叮囑她說,千萬、千萬不能讓父王和嫡母妃看出一丁點她想她的痕跡,讓她一定要在嫡母妃面前開開心心的。還讓她不管在什麼事上,都不能跟姐姐爭,更不能跟兩個弟弟爭。

母妃說,是因為她這個當生母的不受父王喜歡了,而父王很喜歡她的嫡母妃。她如果跟嫡母妃的孩子們爭什麼,父王也會不喜歡她的。

蘭婧覺得這很可怕。因為她喜歡父王,也喜歡嫡母妃;喜歡姐姐,也喜歡兩個弟弟。但母妃這樣說,她就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像以前那樣喜歡他們了。

.

府中。

才回來兩日,尤氏便已覺得胸悶氣短厲害。王爺一走,府裡的主心骨都沒了,而且他還是帶著王妃一道走的,讓尤氏更覺得堵得慌。

她也懶得跟北邊那幾位多有什麼交集,這兩日能走動的,便只有西院的何氏。

何氏還總是哭哭啼啼的。

尤氏覺得煩得很,到了第三日,便不邀何氏來喝茶了。她打著哈欠叫來山梔,吩咐說:「去,去相熟的幾個府看看,瞧瞧她們有哪位今天得空沒有,請到我這兒說說話,就說我這兒好吃好喝地伺候。」

到了下午,還真有幾位來了的。

有素日交好的平郡王府的側妃白氏、十二皇子府的側妃趙氏,除此之外還有個從前沒見過面的——皇后娘娘剛賜進善郡王府的側妃,胡氏。

這胡氏來,弄得另三人都覺得見了什麼了不得的奇景似的。

這太新鮮了……

善郡王打從兩三年前就開始作死,和一眾兄弟全翻了臉,善郡王府和各府早就都不走動了。平日裡年節也好、喜事也好,他們都不往善郡王府下帖,善郡王府的人也從不登門拜訪。

這胡氏說來就來……真的很新鮮啊!

尤氏也沒好明說什麼,還是盡地主之誼,該上茶上茶、該說話說話。

沒出十句,幾人便都聽出這胡氏跟已扶正的善郡王妃柳氏不對付。

起因是十二皇子府的趙側妃寒暄說咱日後多走動,相互多關照著,結果換來胡氏的一聲長嘆:「唉,我也希望和各府多走動啊。若不然我在我們王府裡頭,那就跟守活寡似的。」

這話說得氣氛瞬間沉肅。

無他,就是在座的其他幾位也都因為自家王爺一心繞著正妃轉,而過得跟守活寡似的。白氏和尤氏好歹還有個孩子,十二皇子府的趙氏什麼都沒撈著。

所以誰愛聽她說這話啊?

幾個人訕訕地互遞了個眼色,白氏一貫和善,就想開口哄哄胡氏。

孰料白氏話還沒出口,胡氏美目一翻就轉了畫風:「唉,我啊,隻盼著我們爺多少念念我過門也算早的情分,日後能雨露均沾,別讓我這活寡,從府裡守到宮裡去。」

宮裡?!

幾人悚然一驚。

.

河上,玉引與孟君淮盛著船順流而下,小半個月後,就已快到地方了。

這幾日在河上過得無所事事,日日就是看看信聊聊天。好在家裡的信來得勤,有喬氏寫的,也有和婧寫的。

喬氏寫得大多很規矩,一條一條地稟清苑的大事小情,只有一回添了句帶著點「私心」的——她跟玉引說想嘗嘗南邊的點心,問玉引如果方便,能不能賞她一盒?玉引當日就著人挑了些不易壞的買了幾盒,快馬加鞭地給她送去。

和婧寫的則隨意多了,天天跟她說弟弟又不聽話啦、阿狸撓壞東西啦、蘭婧又哭啦、和夕珍夕瑤吵嘴吵得不太開心啦雲雲,孟君淮和玉引便輪流認真地回信解決這些孩子們之間的小問題。

直到這日,和婧提了件大事。

——乾清宮突然下旨加封了各家的女孩子們,謹親王那兒的都封了翁主,其餘郡王府的都是郡主,還未封王的皇子府的女兒封了縣主。

和婧與蘭婧自然不會被繞過去,和婧封的靜寧郡主,蘭婧是因為年紀還小又是庶出,封號上暫且比和婧少一個字,稱良郡主。

玉引先讀的是和婧寫來的信,讀到此處就皺了眉,剛跟孟君淮說了兩句,坐在榻桌另一邊的孟君淮把喬氏的信遞了過來:「喬氏也提了這個。」

「這是什麼意思?」玉引緊張道。

宗室女冊封的規矩她是知道的,基本都是十歲再冊封。所以慢說蘭婧,就是和婧也沒到年齡。

而且居然還把各府都封了?

「喬氏說十弟府上的三個女兒全封的翁主。」孟君淮深吸了口氣,搖頭,「父皇這是要封十弟當親王。」

「怎麼……」她喉中一噎,深感詫異,「皇上當真那麼器重善郡王?」

她覺得善郡王就是個糊塗蛋啊!

孟君淮嘆氣:「其實在那個位子上,被蒙蔽是最容易的。」

他細細想來,父王平日能見的人和事其實都很少,還不如他們這些在京裡的皇子見的事多,與他走得最近的還都是宦官。昔日直接鬧出假傳聖旨杖責皇子的事,他們還可以鬧一鬧,但後來,魏玉林悄沒聲地往中間一擋,讓他們連見聖顏都難了,想與父皇說什麼也就更難了。

也是從那時起,孟君淮才一點點的發覺東廠的勢力到底有多可怕,每一點都讓他心驚膽寒。

「這幾年皇上身子都不見好,如若善郡王被抬起來,那謹親王……」玉引很擔心,她覺得如果善郡王當了皇帝,天下便算改姓魏了。

孟君淮沉默了會兒:「大哥會應對的。這事一出,我覺得你兄長很快也會寫信來。」

「你非要出來一趟,是因為早就知道這件事嗎?」玉引道。

突然出京遊玩的原因她一路上追問了三次,他每次都支吾著不說,她也著實急得很。

「嗯……」孟君淮默了默,「不是。」

「那到底是為什麼?」玉引不耐道,「你快告訴我吧。」

「……」他沉吟了著,隔著榻桌目不轉睛地看著她,看了會兒,又把胳膊肘支到桌上,繼續看她。

玉引被看得發矇。

他忽地一傾身把榻桌一抬放到床下,猛然湊近了她:「你就非得問明白?」

「……」玉引和他大眼瞪小眼,「我好奇……」

「好吧,你好奇。」他眯眼一笑,側過臉點了點,「親我一口」

玉引:「……啊?!」

孟君淮又轉回臉正對向她:「要不我親你一口?」

幹什麼啊……

玉引滿臉迷茫地看著他,心說這一天天的,親得還少嗎?

然後她抿了抿唇,傾身在他唇上啜了一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