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夜郎江湖》第三十二章 天龍屯堡
滇候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

黔中寓兵流長華夏千秋史。

——————天龍屯堡楹聯

明洪武十四年,梁王把匝刺瓦爾密不奉正朔,在謀巨的脅助下,首殺大明皇帝朱元璋的使臣王禕,一共殺了四個使臣,最後舉兵反叛。朱元璋得知,大怒,終於下定了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決心,同年秋初,在南京點齊大軍,命潁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大將軍,蘭玉、沐英為副將。戰船遮天蔽日,溯長江水道至武昌與湖廣、河南、江西、浙江四兵馬司軍隊匯合,三十萬大軍聲威震天,立誓平定西南。

傅友德精心策劃,由四川永寧(今敘永)趨烏撒(今威寧)進兵。明軍經過兩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抵達黔地,攻下普定,後又克普安(今盤縣)。梁王聽聞明軍攻克了「滇之喉」的普定,大懼,聚集十萬大軍屯紮於雲南曲靖白石江南岸,企圖靠天塹阻擋明軍。傅友德屯兵貴陽,後經安順,取道水西進軍,得奢香夫人之助,經過一番激戰,消滅了梁王,梁王最後自殺,元滅。

據《明通鑒》載:「梁王『棄昆明城而走晉寧忽納寨,焚龍衣,驅妻子赴滇池死,遂與右丞托迪,魯爾俱自殺。』」

明軍勝後,班師回朝,朱元璋為保邊陲之安寧,遂留兵於天龍屯堡(以前叫飯籠驛,因「天龍」名字威武,暫且用之),以防患於未然,意寓兵於農,戰時作戰,閑時種田,「三分備操七分種」,時日長久,兵的性質漸漸發生了變化,民的性質漸深。

如今鄭、沈、陳、張四大姓已成為天龍的主要姓氏。

天龍屯堡在安順境內,是以安順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粵蜀之辰齒」之稱。

天龍屯堡在雲鷲山下,這是一個石頭的世界,腳下踩的是石頭,伸手摸到的是石頭,眼睛看到的還是石頭,石頭的房子,石頭的街道,石頭的牆,石頭的台階,石牆上蓋了石頭瓦,這個城堡四周的石巷子中還有槍眼,有哨堡。

沈沐家在天龍屯堡東門。沈沐,絡英,夢圓三人帶著夢軒來到天龍屯堡,沈沐背著夢軒直奔到家,沈沐的父親沈濟見到他背著一個姑娘進來,忙問其原因,沈沐道出原委,「爹,你快看看夢軒怎麼樣了?」沈濟上前號脈,脈象極其微弱,幾乎感覺不到脈搏跳動的痕跡。沈濟號了半天的脈後唯有搖頭。

絡英見沈濟搖頭,忙道:「沈先生,怎麼樣?」

沈濟回道:「回天乏術!」夢圓聽沈濟如是說,可把她嚇壞了,她幾乎不相信沈濟所說的話。夢軒是她最好的師妹,她坐在床上握住夢軒的手不停的哭,淚如雨下。絡英愕然,不知所措,夢軒是他從小帶大的,就像他的孩子,他心痛如刀割,沈沐站在旁邊,不知道怎麼辦,「爹,真的沒有辦法嗎?」

沈濟緩緩道:「你去把我收藏的千年何首烏拿來。」沈沐依言,急匆匆的跑去取來,沈濟道:「切不可打擾她。」眾人依言,齊出門來,沈濟拿何首烏去製成約,加了很多名貴約材,然後讓夢圓端去用口對竹筒喂夢軒喝下,待一碗葯喂完時,剩下的葯幾乎涼了。

沈濟對絡英道:「傷得如此之重還能有口氣,真是奇跡。服下這良藥後就真的看她的造化了,不過道長還是先做好心裏準備。」

絡英明白他的意思,謝道:「多謝沈先生!」

沈濟道:「不客氣,我儘力而為吧。」沈沐問沈濟夢軒的傷勢如何,沈濟回他不可多擾夢軒,一日最多可探望一次,沈沐從之。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命盤,或許任何人都改變不了,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順其自然,妄圖改命者,最終害人亦害己。命不可改,運卻是握在自己的手中。遇貴人或是遇霉事,全由人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夢軒會遇到貴人嗎?

兩三日不見夢軒醒來,夢圓心裏自是鬱悶,心裏老是沒底,卻又沒奈何。她獨自走在青石板路上,她心裏想著事情,那裏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定眼一看時,天龍屯堡全在自己眼下又是另番景色,她來到雲鷲山,坐在亭子裏一個人靜靜的坐著發獃。

空氣悶熱,蜻蜓低飛!

春天的天氣瞬息萬變,陰晴不定,一會兒狂風,一會兒下雨,一會兒晴空萬裡。剛才烈日曝曬,現在卻下起了雨,幸好這裏有一個亭子,夢圓才得以蔽雨,沒讓自己被雨淋,但天上的雷聲,她卻怕得要命,她捂起了耳朵,企望避開雷聲。她和夢軒一起長大,她怕雷鳴,夢軒恐高,她們努力試著改變,但還是改變不了,這難道就是每個人的命麽?

黔中之地,煙雨茫茫,山色空朦,春雨洗禮過的大地,一切是那麼的清新,綠樹在放晴後的太陽下顫動枝條,葉間的露珠輕輕滑落,發出美妙的樂聲,敗落的花隨著潺潺的流水不知道漂向了何方,天空飛過幾隻鳥兒,嘰嘰喳喳的鳴叫著,田野間有幾個調皮的小男孩在互相潑水,遠山外偶爾又發出幾聲雷鳴。看著這一切,夢圓原本鬱悶的心情也就舒緩了許多,她緩緩的走下了台階,慢慢的踏上回沈沐家的路,不料前面走出一個人,正是沈沐抱著雨傘趕來,沈沐拿著雨傘出門來找夢圓的時候還是傾盆大雨,當他跑到這裏時雨已經停了,他的下身很明顯已經被雨打得濕透了。

紅男綠女在細雨中漫步是一種浪漫,在雨後天晴的的天空下散步亦是一種享受。沈沐問訊夢圓去了何處,夢圓回他,「去了那坐山上,在亭子裏蔽雨」,沈沐知道夢圓沒事,二人便緩緩的行走,不知道二人是不是沒話說,他們有好一段時間是無聲的,還是夢圓打破了沉默,「沈大哥,天龍屯堡裡的人都這麼開心嗎?」她看著很多嘻笑的孩子道。

「對啊,我們天龍屯堡裡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從來都沒有和外面的人有過什麼衝突。」

「我們峨眉山上的人也是,師姐妹們相處得都很融洽,夢軒和我是一起長大的,只是如今……」

「別擔心,相信夢軒很快就會本來的。」

「但願上天保佑她平安無事,」她怎會不知道沈沐是在安慰她,二人又沉默了一會兒。

夢圓道:「沈大哥,你的武功那麼厲害,是伯父教的嗎?」

「嗯!是的。」

她知道沈沐的武功很好,卻不知道其武功名字,遂問道:「你學的武功有名字嗎?」

「我學的《若水劍法》是我先祖跟隨武當開山祖師張真人張三豐學道時悟得的,」沈沐道,「當年張真人從老子《道德經》裏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1〕及『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2〕中悟出了玄奧無比的『太極拳』和『太極劍法』,而我先祖則在張真人的指導下自創了《若水劍法》。」

「哦,張三豐與我們峨眉派祖師也素有淵源的,你們家以前就居住在天龍的嗎?」

「不是,我祖籍是……是周莊的。」他沒有說下去,因為他們不知不覺的已經走到了家中,他們進屋,屋裏多了六個人男人,三老三少的男人,沈沐認得他們是大伯陳雲,二伯張旭,三伯鄭瀾,以及他的三個兄弟陳明,張鷲,鄭燮,他上前行禮,以示歡迎,夢圓見有客議事,並沒有和沈沐進去屋,而是謂沈沐道:「我去看夢軒,」便轉身離去。

「沈老弟,我們四大姓的祖先來到這黔中之地生根發芽,落地開花,亦算是素有淵源了,」頭髮並鬍鬚花白的陳雲道。

沈濟道:「陳老哥說的極是。」

張旭道:「如今我們生活在天龍屯堡,息息相通,任何人都別想欺負到我們的頭上來,我們任何一個人亦代表著天龍屯堡。九月初九重陽之際,全省武林大會將在梵凈山舉行,我們今天來就是商討派誰代表天龍屯堡的前往參加的,」他說得義正言辭。

鄭瀾接著道:「張二哥說得對,我們老一輩已經老了,就派年輕人去吧。」

沈濟道:「鄭三哥,我看陳明,鄭燮,張鷲,沐兒都已經長大了,不如讓他們去歷練歷練也好。」四個年輕人均看著沈濟。

那年長的陳雲道:「關鍵是誰代表我們天龍屯堡。」四老並四少聞言,均思索半天。

鄭燮道:「陳伯父,梵凈山武林大會是以武會天下,不如我們四兄弟也以比武的形式來選擇吧。」

「鄭燮侄兒,武功固然重要,但臨機應變的能力也不可不察。」

那鄭瀾見陳老大如此說自己的兒子,道:「大哥說的對,可這眼下也沒啥其他好的辦法。」

張旭道:「我看就這樣吧,先以武擇出,而後再比各位侄兒的應變能力吧。」

沈濟道:「就依張二哥之言。」

陳雲道:「好吧,你們四個下去好好準備,擇日選賢。」

四位年輕人齊聲說道:「是。」四老四少難以都聚在一起,故而當日留下來在沈沐家一起吃飯。陳明,鄭燮,張鷲,沈沐四人是自小一起在天龍屯堡長大的,小時候經常做些禍害別家女孩子的事,如今回想起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陳明道:「沈大哥,好久不見,都去那裏了?」沈沐回之,「去了一趟烏撒府。」

鄭燮道:「沈大哥,近日武功有沒有精進啊?來給兄弟們露一手吧。」

張鷲附和道:「對啊,沈大哥,來一手吧,給兄弟們開開眼界。」沈沐也不好推辭,故把自己家傳武功舞給三人看。

夢圓辭別沈沐後徑自去看夢軒,絡英也正坐在床邊發愁,師徒二人沒有辦法,只能是怏怏不樂。夢圓探望夢軒出來後恰好遇到沈沐,陳明,鄭燮,張鷲四人在比劃武功,遂在一旁觀看,沈沐的武功造詣確實高,三人均拍手稱好,沈沐看到夢圓,「夢圓姑娘」,夢圓應聲走了過去,「沈大哥」,沈沐分別介紹四位互相認識。

沈沐道:「你們不是要看武功嗎?讓我們夢圓姑娘給你們舞一段。」

那陳明迫不及待的道:「好啊,夢圓姑娘,來一段吧。」

夢圓道:「我那敢班門弄斧。」她剛說完,沈沐已經把劍遞給了她,無可奈何,她推辭不掉,隻得應了三人的興緻,她手平舉劍身,右手腕了一個劍花,是一式「百鳥朝鳳」,一劍平劃去,是一式「水面初平」,她身子轉動,長發飛舞,看起來誠如一個舞女,在一旁的陳明張著嘴巴目不轉睛的看著,直到夢圓舞完,鄭燮才拍了拍他,道:「非禮勿視,」把他嚇了一跳。

夢圓把工布劍遞還與沈沐,道:「獻醜了。」

陳明搶道:「那裏那裏,非常好。」

夢圓那有心思和他們開玩笑,道:「沈大哥,你們先玩,我去照顧夢軒。」沈沐言可以,待會兒吃飯見。

陳明看著夢圓進屋去道:「大哥,這姑娘不錯喲。」

鄭燮道:「大哥,你家裏什麼時候多了一個大嫂了?」

沈沐道:「你胡說八道什麼,那是峨眉派絡英道長的弟子。」

張鷲道:「不管是誰的弟子,我看就應該叫大嫂。」

沈沐舉起手,道:「討打!」張鷲故作逃態,避開了沈沐,「日後咱們四兄弟還得比武呢,好好準備吧。」

晚飯時分,五老四少一姑娘共十人並坐一桌,沈濟坐主位,絡英坐客位右隨夢圓,陳明坐父親左邊,張鷲坐其父左邊,鄭燮坐其父右邊,沈沐定副主位。飯前,沈沐介紹了在坐的各位給絡英認識,亦通了絡英及徒夢圓名諱,幾位施禮,以示歡迎,絡英還禮,幾位看絡英眉宇間略有愁苦,遂問訊其故,絡英道出因夢軒受傷一事,眾人皆道:「暫且吃飯,待會兒一起去看看。」

飯畢,五老一起來看夢軒。卻原來天龍四老閑時皆對岐黃之術略有鑽研,故而一一為夢軒號過脈,卻都是搖頭示意,斷是無力為之。

陳雲道:「這姑娘傷及心臟,能活到今日已算是奇跡了。」

沈濟道:「以後能否醒過來,還得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絡英聽聞,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四老皆言無力回天,除非她自己醒來。絡英原本落下的心又懸了趕來,滿臉愁雲,四老勸其順其自然,皆道各有療傷良藥,待會兒可教自家小兒送來,絡英言謝,三老辭了他別出來屋子,鄭瀾突然道:「我想起了一個人,若是他到來,或者能救她一救。」

注: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語出《老子》第八章,其大致意思為:最好的品行就像水一樣,他滋養和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去爭任何東西。全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語出《老子》第四十三章,其大致意思為: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卻能駕馭天下最硬的東西。全文如下: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