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江湖獨行》第十章 尋訪武林
安頓下來,洗去一身疲憊,林志寧跟李雲逸到樓下用飯。

天津不愧武術重鎮之稱,餐館中,不少人談論各路武師,討論各派功夫的強弱。

李雲逸聽到大搖其頭,不以為意,他還是覺得大傢夥將時間浪費在武功上,不如投身民族大業,便是仁人志士提出強國強種,多年的儒學教育,總是輕視武人。

林志寧卻是滿臉笑容,總算是了解了一些情形,算是不虛此行。

原來,這個世界很龐雜,將一些民國甚至清末相關的電影,依據歷史串在了一起,所以各路高手很多。

此時他們爭辯南北方武術高手,林志寧聽到不少耳熟能詳的名字,聽得林志寧津津有味,不由的多喝了幾杯。

李雲逸看著林志寧這番做派,心中好笑,說道:「怎麼,聽到他們的事跡,心動了。」

「可惜啊,不少高人已經作古。不過還好,這也是個高人輩出的時代,能見識這麼多高手,也不枉我來此世走一遭。」林志寧端著酒杯,笑著答道。

李雲逸搖搖頭,他實在不怎麼認同林志寧的想法,不過倒是再沒有出聲掃了興緻。

酒足飯飽,林志寧突然說道:「良忱兄,我明日打算拜訪中華武士會,你可願隨我一同前往。」

卻是林志寧已經知道了李雲逸對於武人不大看得上眼,帶他去看看也好,若能轉變他的看法,自然極好,不能改變,也趁早斷了他的念想。

中華武士會是同盟會燕京支部形意拳名家葉雲表同李存義等人創建,李雲逸路過此地,同為會中人,避而不見也不太好,所以沒多想就答應下來。

吃過飯,兩人獨自去休息,林志寧默默平復波動的心緒。

如果說,武俠小說中的大俠讓他喜歡的話,那麼民國武俠電影中的人物,就讓他崇敬了。

這時候湧現的武師,大都是為國為民不斷奔走,傳下拳術,強國強種。

不知道他當時看電影之時,多少次幻想著與這些英雄們同場較技,一起揚我國威,一起弘揚民族正義。

此次能夠同他們切磋技藝,比武論道,實在讓他心中歡喜。

靜坐了不少功夫,林志寧心中漸漸冷靜下來,他畢竟不再是那個初入江湖的毛頭小子,對於這些前輩雖然敬仰他們為人行事,但也很快就能冷靜對待。

平靜下來,林志寧不再耽擱,漸漸心神沉寂,修鍊起來。

第二日,林志寧早早起來,打了一遍八卦掌法,舒展筋骨,活動氣血。

吃罷早飯,兩人拿著拜帖,早早來到李存義居所。

卻是林志寧來的時間不巧,中華武士會分春秋兩會,此時離著秋季大會還有段時日,眾武師雖然聚眾教拳,但並非同聚一處。

卻是他已經打聽清楚,李存義此時尚未回道深州老家,還在天津弟子李星階處,主持天津中華武士會事宜。

將拜帖遞與守門弟子,林志寧同李雲逸候在門外,林志寧不由的想到這幾日聽說的這位名望極高的拳師生平。

李存義,原名存毅,字肅堂,後改名存義,字忠元。生於清道光二十七年,河北省深縣南小營村人。少時家貧,以幫人趕車為生。及長習長短拳技並周遊各地。中年師形意拳名家劉奇蘭學藝,後至京與程廷華等為友,併兼從董海川習八卦掌。其八卦掌技藝多為程廷華所授。曾任兩江總督督標把總,後至保定開設萬通鏢局,兼收徒授藝。

1900年,以53歲之齡,毅然投身義和團,手持單刀上陣,奮起抗擊外敵,一時間「單刀李「之名,不脛而走。晚年棄鏢行,專志授徒。宣統三年(1911),與葉雲表在津創辦中華武士會。後任教上海精武體育會、南洋公學院(交通大學前身)等地。生前於北方武術界威望甚高。

門下著名弟子有黃柏年、郝恩光、尚雲祥、馬玉堂、李星階、傅劍秋、陳泮嶺、田鴻業、薛顛等。

林志寧同李雲逸並無什麼名頭,不過上門是客,他們既然上門拜會,主人家自無不見之理。

不多時,李星階迎了出來,畢竟林志寧是打著以武會友的名頭,雖然沒聽過他這號人物,但依舊沒有失了禮數。

見到門外的兩人,李星階稍稍皺了皺眉頭,不是他有別樣心思,而是眼前這兩人實在不像習武之人。

李雲逸看著明顯是個讀書人,不用探查他都看的出來,他身體虛弱,根本就不是練過武術之人。

而林志寧在他的眼中雖然沒有李雲逸那般不堪,但也差不了多少,像一個公子哥多過武林人士,更何況林志寧年紀太輕,未免叫他看輕幾分。

這卻不是他眼力不行,而是林志寧有心收斂的效果,而且李雲逸成熟穩重,兩人站在一起,他收斂起息之下,別人也難將他看做主事之人。

不過總算是他修養極好,微微一愣便收斂了去,拱拱手說道:「貴客臨門,星階喜不自勝,兩位裏面請。」

李雲逸雖然不怎麼喜歡武術,不過也知道中華武士會為國為民之心,所以也很客氣,拱拱手,說道:「我等不請自來,正要叨擾,請。」

林志寧並沒有說話,他跟著兩人進了宅院,一路盯著李星階腳下步伐,他不似李雲逸不懂其中妙處,在他眼中,李星階一舉一動都在練功,顯然功夫早已上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