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江湖獨行》第十三章 初探華山
華山又稱「西嶽」,為五嶽之一。華山位於陝西渭南華陰,地處在西安以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水經注》說它「遠而望之若華狀」,因名華山。

自古華山就流傳許多神話傳說,如巨靈神劈華山等,後演變成沉香救母的故事。

因山勢險峻,風景瑰麗,多聚靈氣。華山修道之士不絕,其中名氣成就最大的當屬陳摶老祖。

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白雲先生」、「希夷先生」。民間稱之為「睡仙人」,晚年隱居華山,著有《指玄篇》、《易龍圖》、《先天圖》、《無極圖》等。

全真教王重陽武學道法多受陳摶老祖影響,後廣寧子郝大通創建華山派,後經弟子王志謹等發揚光大,成為中原主要武林門派之一。

其本為全真支脈之一,然而其他各脈或專註道學,武功不名於世;或者被佛門打壓,已然淹沒與時光中。漸漸華山派也與全真派沒有多大關係,便是鎮派秘籍也是越來越偏向儒門,遠離道家了。

林志寧還沒到華陰境內,他「魔醫」的名頭已然傳遍江湖。

果然,沒有勢力地位的人,總也免不了殺人立威。一路上,見到他過來不少人怒目而視,看到他察覺卻趕緊轉過頭去,壓低聲音,生怕惹禍上身。

雖然他們失了親朋好友,但是為了一個死人與這麼厲害一位人物為敵,卻也不敢,或者說沒有人出頭,他們不敢。

原來受林志寧恩惠的武林中人也不大敢上前來打個招呼,他們或許因為懼於林志寧武功,或許是因為感念受其恩惠,也或者心中懷有愧疚。

畢竟那麼多江湖人物串聯,卻無一人向林志寧報訊,不是懼於那些江湖人物勢力,便是自家樂見其成。

不過林志寧也懶得理會這些表面上豪爽大氣,一腔正氣,實則蠅營狗苟,貪生怕死之輩。他救治江湖人士,原本也不是要賺取虛名。那些人是正道豪俠或奸險小人與他何乾,只不過是為了磨練醫術的小白鼠而已,看到過眼救上一救,如此而已。

沒人來煩他,他正好可以安靜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一路上遊山玩水,碰到窮苦百姓,他也儘力出手救治而且分文不取,反正不管貧富貴賤都會得病,向富人多收銀兩也就是了。

而且普通百姓可不會理會他是不是殺了很多正道大俠,有人能夠免費幫他們解除病痛,那是求告菩薩神佛都沒有的好事。

就是與江湖中大大小小門派有牽連的富人官僚,能夠延請到名醫,誰還管他是正道魔道,自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一路逍遙,很快華山就在眼前。林志寧來到華山,早被華山派上下知曉,畢竟華山雖然沒落,但在華陰縣內的掌控還是比較嚴格的。

可惜華山之上,對林志寧有點吸引的絕不是嶽不群。他沒有特殊愛好不說,那嶽不群實在沒有什麼可說道的。

紫霞秘籍是廣寧子郝大通晚年結合自家武學經驗與先天功所創,後經過華山前輩結合儒家學問,觀華山雲霞有悟,逐漸完善,威力實不在少林易筋經,日月神教葵花寶典之下。畢竟時光流轉,少林武學也有遺失。

可惜越是深奧的絕學,於學問一道要求越深,嶽不群雖然號稱「君子劍」,實則流於表面,對道家儒家學問淺嘗輒止,如何能夠將紫霞秘籍修鍊到高深處。

中華自古不論各家學問都要講究修身養性,實在大有道理。因為陰謀算計權勢迷人,一旦沉迷此道,難有超脫。

所以大派武學修行緩慢,但到中後期卻往往後來居上。蓋因,門派傳承越久,武功就越講究超脫,大都重視紮實根基,自家哲學武功相合,哲學越深,武功越強,修鍊也就越快。

華山承繼道家,原也不該不懂這個道理。可惜華山弟子往往不肖,一代不如一代,隻願在細枝末節上下功夫,而上乘鍊氣絕學卻不明其理,實在可嘆。

不過華山眾人對於技巧一道倒也頗為可觀,將華山的「奇、險」二字化入武學,形成諸般技擊套路。

林志寧的目的就是見識見識五嶽各派劍法,以及後山風清揚的獨孤九劍。獨孤九劍號稱金庸群俠第一劍,來到笑傲江湖,如若不能見識風清揚的獨孤九劍,絕對是一大遺憾,他自然不會錯過。

嶽不群也不知是不是躲起來修鍊辟邪劍法,或者在江湖中攪風攪雨,總之林志寧來到華山,他並未過來查問。

他不來正和林志寧心意,與這等偽君子打交道,是最麻煩不過的事情。

所以林志寧徑直來到後山思過崖。一路上他也探查一番華山情形,發現嶽不群等人居然就在華山派,那一大一小兩股氣息,大的那股明顯帶有一絲邪異,小點的陰柔中帶著剛烈,他心知這是嶽不群與寧中則無疑,那嶽不群果然沒忍住,修鍊了辟邪劍法。

只是其他幾股氣息實在太過弱小,讓林志寧忍不住嘆息,如今華山派果真沒落了。

後山山勢極為陡峭,只有一條羊腸小路通往山頂,顯然是華山歷代弟子上山下山踩出來的。

山下林志寧就感應到一股劍意直衝天際,這股劍意有種清淡隨風的感覺,他知道這就是風清揚了。

他也不放出氣息相應,免得早早激出風清揚,畢竟華山石壁上的武學是他五嶽劍派失傳絕學,不會容許他這個外人學了去。

他雖然不一定怕了風清揚,但是與之生死相搏卻非他願,還是先瞧過石壁上的武學,再於風清揚映證一番為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