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夢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
趙王李承道和魏王李承陸將手上的奏摺和《大唐西域記》快速的看完。

「父皇,兒臣以為這個叫松贊乾布的什麼吐蕃贊普,是一個不容小視的人,其人十二歲即位,竟然查出謀害自己父王的兇手,並且還平定了隨之而來的叛亂。如果生在中原,恐怕不失為一位梟雄啊!」

「是啊!父皇!兒臣贊同王兄意見,此人如果不除,遲早是我大唐後患!」李建成非常欣慰,自己的兩個兒子身後,雖然在朝堂上面擁有不同的陣營,不過,眼光倒是出奇的一致。想到這裏,李建成又突然有一種自豪感——還是自己的種好啊!

「你們都有什麼想法?回去之後,給朕拿出一個條陳,到時候,朕要依據你們的條陳,執行對吐蕃的方略,吐蕃的事情,朕就交給你們兄弟兩個了,想怎麼做,你們都寫到條陳裏頭。朕很看好你們!」聽到李建成的鼓勵,趙王李承道和魏王李承陸都很興奮。

「請父皇放心,兒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趙王李承道和魏王李承陸走了之後,李建成又暗中對明宇公公和狄仁傑分別吩咐道:

「嚴密監視趙王和魏王!不要讓他們出事,也不要鬧出什麼大的亂子!」明宇公公與狄仁傑都點頭稱是。

趙王李承道從李建成的寢宮出來後,直接前往兵部庫房。

「來人啊!給本王將《括地誌》拿來,本王要勘察地形!……」與趙王李承道不同的是,魏王李承陸從太極宮出來之後,直奔自己的王府,回到王府之後,李承陸下令:

「來人啊!速速給本王收拾行裝!準備數十匹快馬!以及護衛人等,還有乾糧、淡水和駱駝!」王妃裴氏和王府管家感到奇怪:

「王爺!您這是要去哪裏?」魏王李承陸向北方望去:

「本王要去一趟漠北!」數日後,漠北聖恩寺(三藏法師來到漠北,深得漠北原先的突厥貴族和漢人崇拜,尤其是像阿史那思摩這樣的突厥降將、回紇吐迷度可汗、吐谷渾的國主、西域的阿史那社爾都對三藏法師極為尊崇,派人前來送上供奉、還有高昌國的鞠文泰甚至特地親自從高昌趕過來朝拜,企求三藏法師做法賜福。為了顯示三藏法師的尊貴和對於三藏法師佛法的虔誠,由漠北留守府牽頭建了這座莊嚴的聖恩寺——為了表達對李建成的感恩,三藏法師親自將寺廟命名為聖恩寺。)一隊商賈打扮的人來到了聖恩寺門前。只見聖恩寺門前香火鼎盛。大批的信徒在門口等候。突然,聖恩寺的大門開啟了。

「看,三藏活佛出來了。快!」

「參見活佛!參見活佛!」只見三藏法師坐在一把被四個人抬著的黃金攆椅上。比起原先在長安的時候,更加的白胖。整個人顯得更加的莊重。一種久居上位的氣勢即便遠處也可以感受到。一個又一個的牧民信徒來到三藏法師的面前,先在三藏法師面前跪下,恭恭敬敬的伏在地上。三藏法師口吐一聲:「阿彌佗佛!」

「多謝活佛賜福!」隨後,信徒離開,下一個信徒走上去。那名商賈看到三藏法師,大聲喊道:

「師傅!徒兒辯果求見師傅!師傅!徒兒辯果求見師傅!」周圍維持次序的沙彌和尚向那名商賈大聲呵斥道:

「大膽,現在是活佛傳法賜福的時辰,你竟敢在此喧嘩。還不快點退下!」商賈身邊的護衛向維持次序的沙彌和尚喝道:

「你大膽!你知道他是誰嗎?……」那個人將身邊的護衛一攔,繼續喊道:

「師傅!您在中原長安收的徒兒辯果求見師傅!請師傅賜見!」三藏活佛沒有說話,只是向身邊的侍僧使了個眼色。侍僧點點頭,三藏活佛繼續為自己的信徒賜福傳法。那名商賈還在那裏繼續大叫。侍僧來到那名商賈面前,先行個佛禮:

「這位施主,請跟貧僧到寺裡,活佛有請!」那名商賈低聲說了一句:「真是譜大!」聖恩寺活佛的禪房中,只見整個禪房的裝飾都是用黃金和西域寶石製作的,看的那名商賈目瞪口呆:『怪不得父皇一直想用皇權遏製宗教,怪不得北周武帝要滅佛,這些和尚們蠱惑人心的本事不錯。竟然能夠讓這麼多的財寶進入他們的口袋。這裏的黃金和西域寶石的數量,就是皇宮大內,也比不上啊!』就在這位商賈暗中感嘆的時候,身後響起了一個聲音:

「殿下請用茶。」商賈轉過身來,看到三藏活佛和一個端著茶的小沙彌站在自己身後。三藏法師笑眯眯的。

「把茶放下吧!這裏由我照料貴客就行了!」小沙彌走後,那名商賈打扮的人向三藏法師笑道:

「師傅!徒兒辯果參見師傅!」

「魏王殿下請起!不知道魏王殿下來到這裏,是有什麼事情?」

「師傅!最近,吐蕃在西南邊疆生事,師傅在《大唐西域記》中曾經提到過,這次,徒兒前來,希望師傅能夠為徒兒解惑。」

「王爺!不知道王爺向如何解惑?」

「根據長安在長安得到的史料,徒兒只能了解一個大概,師傅曾經修法於天竺,徒兒聽說,那松贊乾布曾經向天竺求法,而師傅也曾經在吐蕃和天竺傳道,所以,想向師傅請教。」玄奘法師聽到魏王李承陸的話後,思緒又回到了當初在天竺求法的日子。當時,三藏法師在天竺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fa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裡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fa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裏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製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又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正因為這些造詣,使得三藏法師在天竺非常著名。就在三藏大師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之後,三藏大師的駐地來了幾位非常尊貴的客人。

「敢問誰是中原來到天竺的三藏法師!」

「哦!貧僧就是!敢問幾位施主?……」三藏法師發現,這些人穿著的不是天竺服飾,而是地處西南的吐蕃服飾。

「各位客人好像不是天竺人吧!?」

「嗯!我們是吐蕃人,在下松贊乾布,是吐蕃人士!我身後的這位是我的管家——祿東贊!我們前來天竺做生意,聽聞大師佛法高深,是天竺這裏的大德,所以,在下特地前來討教。」

「啊!諸位請坐!貧僧只是佛主架下的一個小小侍童而已,大德之名,不敢僭越!」

「大師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整個天竺只有大師能夠獲此殊榮!足見大師佛法高深。可惜,我吐蕃信奉苯教,整個吐蕃巫者橫行,不比這天竺佛家,高深經典!」……三藏法師與頌讚乾布和那位祿東贊管家一起談經論道,一連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後來,又在他們主僕二人的邀請下前往吐蕃與天竺邊境一起與苯教首席法師論道。就在那個時候,三藏法師才知道,松贊乾布是吐蕃贊普。

各位讀者,推薦兩部好看的小說:1初戀考卷:易先生借個吻唄——她,是他見過最單純的女孩,竟能讓一向優秀的他頭疼。他,是學校公認最完美的男人。高貴帥氣,教學一流,令無數女學生著迷。卻不知遇見那個純真的她以後,自己的命運就被改變。在相遇的那一天,那個笨蛋連招呼都沒打,就這樣闖進他的生活,乃至他的心房.「三年前,我隻認為你是一個災星。可三年後的今天,我發現自己習慣了被災星纏身的生活。災星,你能一直纏著我嗎?」

2狐顏亂世:輔國小妖妃她沒有天生麗質,沒有奇佳根骨,並非系出名門,也沒有萬貫家資,她只是一隻小妖狐,甚至還是一隻單尾雜色的小醜狐,但她卻歷四朝,佐三帝、扶二主、三遷都、兩復國,在面臨親人的背叛、親骨肉的慘死,國家的殘破下,她帶領族群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將族群從覆滅的邊緣一次又一次拉了回來並帶領他們走向巔峰!她雖從未做過人族皇帝,但卻是人族心目中歷史上最偉大的聖皇,沒有之一!且看狐族灰姑娘如何玩兒轉出這跌宕宕,華麗麗,苦中作樂,精彩紛呈的一生!

大家一起共同鑒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