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夢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十)
薛林和黃文清看著李建成,等待著李建成的下一步指示。

「二位愛卿!你們主要是擔心,債券發行之後,那些購買債券的商人們收不回來本金而引發民變是嗎?」薛琳和黃文清相互看了一眼,點點頭。李建成笑了笑:

「哈哈哈哈!二位愛卿老成謀國,朕心甚慰!其實,你們想到的,朕已經想到了!」薛琳和黃文清看著李建成:

「請陛下明示!」李建成故意裝作深沉的樣子,對薛琳和黃文清二人說道:

「二位愛卿!等到正式出兵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了!」李建成一邊說著,一邊望向了北方。而在北方,有人歡喜,有人愁。設在定襄隋王宮的頡利可汗的汗庭。頡利可汗的心情就十分的高興。

「哈哈哈哈!執思雲力,你說的是真的嗎?啊!哈哈哈哈!實在是太好了!」執信必可在前往中原的路上碰巧碰到了執思雲力。而且還從執思雲力的嘴裏聽到了一個可以讓頡利可汗激動萬分的消息。所以,執信必可就帶著執思雲力回到了定襄,來到了頡利可汗的面前。

「執思雲力!你是說李建成為了表達對本可汗的誠意,已經將叛逃到中原的苑孝政給殺了!」

「是的,大汗!那李建成說,他是大汗的妹夫,而且李唐與我們大突厥還是姻親,不能讓這麼一個姦邪小人破壞了李唐與大突厥的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美好局面。所以,在苑孝政投靠李唐之後,李建成馬上將其收押,並且在探明苑孝政的身份之後,就馬上將苑孝政開刀問斬,並且,托奴才將苑孝政的首級先行帶回草原。送與可汗陛下處置!」

「哈哈哈哈!好啊!快拿上來!」執思雲力馬上命人拿上一個盒子,一打開,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頡利可汗馬上捂住自己的鼻子。

「唔!」執思雲力尷尬的笑了笑:

「可汗陛下!不好意思,因為天氣炎熱,所以害怕路上腐爛,就在盒子裏頭放了石灰粉,請可汗陛下恕罪!」頡利可汗捂著自己的鼻子。

「來人啊!去把阿史那羅爾慧勤的隨從叫來,本汗要讓他們仔細辨認!」

「是!」當頡利可汗的侍衛們將阿史那羅爾慧勤的隨從叫來之後,頡利可汗命令道:

「你們仔細看看!在恆安一帶與你們發生衝突的,以及夜入你們營地的人是不是他。」那些阿史那羅爾慧勤的隨從們對著那顆首級看了半天。

「你們說是這個人嗎?」阿史那羅爾慧勤的隨從們暗中嘀咕了一會兒:

「嗯!啟稟大汗!嗯……」

「嗯什麼?說!能不能確認是那個人?」頡利可汗怒吼道,那些侍衛們一聽到頡利可汗的怒吼,馬上堅定不移地回答道::

「可汗陛下!奴才等可以確定,此人就是當日與阿史那羅爾慧勤少頭人起衝突,並且,夜入我們軍營中殺死阿史那羅爾慧勤少頭人的人就是他沒有錯!」

「你們確定嗎?」那幫子奴隸被頡利可汗一嚇,還管他什麼確不確定,反正被殺的又不是我們家族的親戚。所以都異口同聲的表示這個首級就是苑孝政。頡利可汗又亮出了他那狂妄的笑聲,周圍的阿史那氏族長老都跪在頡利可汗的面前:

「恭賀大可汗威名遠揚,我大突厥繁榮昌盛。」

「好!實在是太好了。哈哈哈哈!……」突然,頡利可汗的笑聲停止了:

「阿史那斯摩比特勤!」阿史那斯摩比特勤聽到頡利可汗在叫自己,馬上出來:

「可汗!奴才在!不知道可汗找奴才有什麼事情?」

「阿史那斯摩比特勤大人,執思雲力大人,你們都是出使過中原李唐的,你們說,那李建成也是一代天驕!從我們大突厥處羅可汗開始,這個李建成就如同一道城牆一樣,不管本汗用什麼辦法,都被李建成一一化解,本汗一直都覺得,此人的才智,謀略,當世無人可及!可是李建成為什麼要對本汗如此恭敬呢?!」阿史那斯摩比特勤先開口說道:

「可汗陛下!其實現在的李唐看似強大,實則尚未恢復元氣,比起當初的大隋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就像一個身材高大而強壯的人一樣,可是卻因為大病初癒,由此對待別人的挑釁只能忍耐,不能與之硬。只能周旋化解。」阿史那斯摩比特勤看著頡利可汗。頡利可汗示意阿史那斯摩比特勤繼續說下去。

「奴才與執思雲力大人多次前往中原,奴才屢次觀察中原消息,自李唐建立到現在中原一統,只有短短數年時間,再加上李建成登基前的兄弟之爭,牽連了一大批文臣武將,僅李建成登基之後,就發生了數起謀反案。人心未穩!所以,對我們大突厥不得不如此!」頡利可汗點點頭。

「哈哈哈哈!好啊!阿史那斯摩比特勤大人,你不愧是我大突厥的智囊智者!本汗能夠得到你,實在是我大突厥之幸啊!」阿史那斯摩比特勤向頡利可汗躬身謝道:

「多謝大汗誇獎!」

「嗯!那苑君璋晚年飽受喪子之痛。本汗十分痛心!來人啊!將苑孝政的首級清洗乾淨,再派專人送給苑君璋!就直接告訴苑君璋,其子苑孝政是李唐的人殺的,與我們大突厥無關!另外,本可汗相信苑相國的忠誠,此事就此罷了。希望苑相國替本汗好好鎮守恆安防線!本汗西征薛延陀部落得勝歸來之後,自會好好封賞!」在場的眾人都覺得有些奇怪,阿史那斯摩比特勤向頡利可汗問道:

「可汗陛下!奴才有些疑問不知道該問不該問?」

「阿史那斯摩比特勤大人!請說!」

「可汗陛下!那苑君璋終究是一個漢人南蠻子,再說了,他的兒子苑孝政的確是殺死阿史那羅爾慧勤的兇手。為什麼可汗還要如此善待於他呢?」頡利可汗又向在場的其他人問道:

「你們之中有沒有知道的?」在場眾人都搖搖頭,頡利可汗好像很喜歡賣弄自己的聰明一般,繼續向眾人解釋道:

「各位,那薛延陀部落兵強馬壯,又有鐵勒諸部相助,實力不可小覷!如今本可汗出兵討伐,勢在必行!並且,必然會將整個突厥主力和漠南諸部一起壓上,所以,本可汗方有放棄漠南之地的想法!」在場的人都點點頭。

「但是,中原與我大突厥的仇恨,並不比薛延陀部落的淺,甚至更深,我突厥草原自北魏起,到東魏西魏對峙,再到前隋和現在的李唐,不是我突厥侵入中原,就是中原王朝對我大漠草原還擊!雙方的愁怨從未化解。矛盾是越來越大!用中原的話說,是兩虎相爭,隻留一個。而如今,我大突厥全部撤離漠南,如果恆安一帶失守,我大突厥將萬劫不復!而且,相信各位都看過三國志吧!」《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作者是[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作者是[晉]陳壽撰。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睿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劉禪為先主傳、後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從篇幅來看,《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佔三分之一,《蜀書》隻佔六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而關於蜀漢的史作闕如,而且蜀漢也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三國志》取材精審,作者對史實經過認真的考訂、慎重的選擇,對於不可靠的資料進行了嚴格的審核,不妄加評論和編寫,慎重地選擇取材之源。這雖然使《三國志》擁有了文辭簡約的特點,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點。但是,由於中原的封鎖,草原上沒有什麼中原的兵書,因而像《三國志》這樣的史書就成了突厥貴族的最愛,也是最基本的兵書知識。

「當初吳主孫權將關羽的腦袋送給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曹操卻為關羽製喪,你們知道是什麼緣故嗎?」在場的人都搖搖頭。

「吳主孫權將關羽的腦袋送給曹操,這是轉移矛盾,而今天本可汗將苑孝政的首級送給苑珺章,就是告訴苑珺章,苑君璋與李唐早已經不死不休了。而李唐要想接收漠南草原,唯一的辦法就是走恆安,那苑君璋是什麼身份,是前隋的反賊、馬匪。是與李唐經常犯邊的土匪。再說了,李唐殺了苑君璋的兒子,俗話說的好,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就讓苑君璋和李建成死磕到底吧!再說了,他們漢人狗咬狗。阿史那斯摩畢特勤大人不是也說過了嗎?李唐缺少戰馬,先消耗掉李唐的戰馬,等我們收拾完薛延陀之後,再從新返回,拿回漠南之地!」在場的人聽頡利可汗這麼一說,都點點頭:

「可汗英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