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歷史諮詢商》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啟稟殿下,卑職已經讓人前去調查了,發現這人確實是有幾分的詭異,他來到長安應該是有所謀劃,但是他究竟是站在哪邊的,那卻不知道了!」

一旁的文士就是劉文靜了,他跟李世民一起進京,不過兩人並沒有一路,而是分了先後,這個時候來到這勝業坊的情報點來匯合。

劉文靜見李世民神情間眉宇緊鎖,顯然對這個問題有些看法,他不知道兩人說的到底是誰,於是看了那微胖的掌櫃一眼。

胡開連忙湊到他身邊,小聲的說道:「是殿下進京時遇到的一名旅客,只不過此人的底細並不清楚,於是殿下讓我派人去查探,但是對方行事謹慎,派去的探子沒有查到什麼有用的信息。」

劉文靜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倒也不算是什麼大事。

「殿下莫非是認為那人是太子安排下的人?」

劉文靜其實心裏並不這樣想的,聽了那人的消息之後,他就感覺這事情應該是不可能的,哪有人想要潛伏過來的時候還會拖家帶口,自古以來臥底細作被發現了都是亂棍打死的,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孩童過來,那就是自己作繭自縛,沒有人會這樣愚蠢。

李世民哈哈一笑,不提這件事情了,繞開兩人徑直朝內屋走去。

那胡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讓劉文靜走在前面,他知道秦王殿下十分重視他身邊的這個謀士,而殿下身邊有很多事情都是這個謀士一手處理打點的,所以對他的態度十分客氣,絲毫不敢怠慢。

此處是秦王李世民在京城的秘密據點之一,李世民的手中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而軍隊行軍作戰,都需要準確的情報支持,戰陣之上,一名出色的細作能夠起到的作用往往可能是改變整個戰局,而他不僅在其他各路軍隊之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線,而且還專門組織強悍精幹的人手,在京城之中成立了一個負責打探大唐內部的特務機構,名叫墨羽!

唐軍的鎧甲是黑色的,以兩檔鎧居多,明光鎧雖然在隋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但是製作工藝比較複雜,所以裝備的數量不多。

而秦王的大纛上面是紅底黑邊黑字,一個大大的「秦」,甚至都不是唐軍的紅底黑字軍旗。

而墨羽的寓意是一支黑色的利箭,直刺敵人的心臟,從他們所做的事情上來看,這個名字倒也合乎他們的所作所為。

「南邊還沒有動靜嗎?」

李世民在這裏有自己的辦公室,說是辦公室,其實是一件只有一半的書房,另外一半是大量的卷宗文檔,是墨羽從全國各地搜集來的情報,牆壁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

這個時候沒有沙盤,所以研究行軍部署等細節的時候,都需要對著地圖進行,不過這牆壁上的這幅地圖未免太過於巨大了一些,在這樣大比例的地圖上部署作戰是明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這裏兵棋推演,分析天下的局勢還是可以做到的。

南邊說的範圍比較寬廣,一般來說南邊說的是長江以南的地方,這裏都稱為南邊,但是他們目前身處關隴,說的南邊很有可能是指巴蜀一帶。

而此時,南方的局勢並不明朗,佔據巴蜀一帶的蕭銑的西梁軍其實內部的矛盾有些大,漸漸的有些難以消弭,西梁軍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向唐軍或者隋軍發動進攻了,而各地的將領調遣的非常頻繁,一看就是內部遇到了問題的局面。

而江南一帶,自從宇文化及兵敗身亡之後,江淮一帶的杜伏威帶兵南下,佔據了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而杜伏威走後,他空出來的江淮一點就成了權利的真空,一時間無論是李密還是竇建德都想佔領這裏,不過雙方誰都沒有動手,因為他們此時還算是盟友,竇建德畢竟也對隋朝稱臣了。

若是那李密先動手的話,多半會給竇建德一個口實,說朝廷打壓他這等有意投效朝廷的人,這個帽子扣得比較大,李密也不想被扣上這樣一頂帽子,所以沒有先動手,而竇建德這邊其實也挺困難的,他佔領了山東這片之前就屬於隋軍控制的地區,這才跟江淮接壤,如果他繼續向南進兵的話,未免有些太過了,隋朝內部肯定會有很多人心生不滿,這一點他心裏也十分的清楚,而另外一點,僅從戰略局勢來分析的話,他如果真的佔領了江淮一帶,那麼他的地盤就成了一個鐮刀形狀,很多人可能沒有見過鐮刀,其實它的形狀跟阿拉伯數字7差不太多。

這樣一來,他的陣線實在是拉得太開了,從河東到江淮一帶,他幾乎將自己的最柔軟的部分都暴露在了隋軍的眼皮子底下,一旦將來他跟隋軍之間的蜜月關係結束了,那麼等到刀兵相向的時候,他就會很難防守了。

所以竇建德這邊也還在猶豫,根本不敢派兵過去。

而在這兩股勢力都不派兵佔領這個地方的時候,來了另外一股神秘的勢力。他們跟之前走掉的杜伏威和準備過來的竇建德以及隋軍都不一樣,他們沒有想要控制這裏的念頭,全將人口都給擄走了,而且被擄走的人口都走海路給運跑了,這種事情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的話,那估計是會讓天下嘩然的事情,但是這個時候身處亂世,大家都顧不上這件事情了,更何況這裏還是一個三不管的地帶,杜伏威走了之後大量的綠林響馬不請自來,將這裏搞得烏煙瘴氣,一片混亂,很多過不了日子的人要麼選擇逃走,要麼就被這股神秘的勢力給帶的出海了。

這股神秘的勢力是誰?眾人誰也答不上來。

聽完胡開的彙報,李世民點了點頭,他其實對南方的局勢多少有一些的了解,雖然沒有墨羽這邊知道的內容詳細,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在大方向上的判斷。

根據隋軍跟夏軍之間對江淮歸屬的明爭暗鬥,這兩個勢力之間的合作關係只怕是很快就會結束了。

此時天下就像是三國時期的情勢一樣,唐軍雖然不是曹魏,但是隋軍和夏軍卻扮演起了東吳和西蜀的角色,聯合起來討伐唐軍,甚至將唐軍逼迫的難以東出潼關,原本在他的計劃之中,他是想要迅速的攻佔洛陽的,但是現在看來,想要進攻洛陽只怕是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行,目前沒有這個條件,不過如果這合作的雙方之間的矛盾激發起來,導致他們的合作關係破裂的話,那形勢就不一樣了,到時候說不定他就能夠帶兵東出潼關,向洛陽方向挺進。

為此他需要好好的謀劃一番,恰好劉文靜這個時候也在這裏,於是李世民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了之後,劉文靜馬上表示贊同,然後兩人一起參考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採取離間計,離間計首先就是要散佈謠言,為此他決定派人去河東和河南一趟,讓這些地方的墨羽成員發動起來,只要謠言一起,就算是他們自己不上當,但是民間的那股氛圍卻會讓很多人都上當,而這種氛圍也會影響到上面的決策,然後他們再派人去江淮一帶,趁機挑撥雙方之間的矛盾,最好是讓他們爆發衝突,如此一來,這事情多半是成了。

大的方向上是這樣的,但是這個計劃當然不晚上,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無論是李密還是竇建德,這兩人都不是傻瓜,他們手底下的能人異士也不少,如果事情做得太簡單了的話,多半就會被他們一眼識穿,那到時候做這些事情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不過對於突然出現在江淮一帶的這一股神秘的勢力,李世民和劉文靜都很有興趣。

「那江淮一帶專擄人口的那些人到底是什麼人?你們有什麼頭緒嗎?」

李世民對這件事情比較感興趣,主要原因是對方只要人口不要地盤,這說明什麼?說明對方的手中有大量的土地,但是缺少人口,或者說是缺少奴隸,缺少勞動力,所以才會想到要用擄掠這種辦法來解決問題。

事實上戰爭對整個國家的人口損害是非常大的,隋朝時期人口其實一直都很多的,立國支出便已經有六百多萬戶,而到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人口增加到了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湖,有四千六百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人,而到了唐朝立國的時候,人口數量銳減,武德六年,唐朝的人口統計發現全國只有200餘萬戶人口,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在戰爭之中損失掉了。

而隋朝時期,由於南北朝的影響,大量的人口都沒有入戶,因此其戶籍人口數量並不準確,根據史學家的推測,隋朝巔峰的時期,也就是大業五年之大業八年之間,其人口數量高達6900萬人,這個數字比盛唐士氣的最高人口還要多,要知道唐朝歷經了貞觀之治以及開元盛世之後,其人口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也不過才六千萬人,這說明經過了一百多年,唐朝的人口還沒有恢復元氣。

由此聯想到了一個問題,同樣是由盛而衰,而且是急轉直下,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導致的人口銳減,使得西晉統一全國的時候,其人口數量不足東漢的七分之一,全國人口只有八百餘萬,人口少國力自然就弱,北方的大片土地沒有人煙,由此導致的是關外的遊牧民族的內遷,最終導致了五胡亂華,說起來五胡亂華的直接誘因是八王之亂,倒不如說是黃巾之亂和三國混戰所導致的國家實力的巨大下滑。

「啟稟殿下,墨羽在江淮一點的細作也曾經探查了一下這個情況,發現這些人似乎是來來自海外的某個地方,他們操著一口標準的官話,但是卻自稱是來自於海外的蓬萊仙島,說他們那裏有大片的肥沃土地等待開墾,只要人們願意過去,他們就提供農具和房屋,甚至還可以提供耕牛,而且還宣揚他們那邊生活富足,沒有戰亂,不用擔心綠林豪強以及土匪響馬的騷擾,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寫世外桃源的時候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人演三國演義,說董卓在洛陽樂不思蜀,呵呵,我趕緊想了一下,陶淵明確實是東晉人,出現的比唐朝早)。」

「蓬萊仙島?」

李世民跟劉文靜對視一眼,彼此的眼中都很是奇怪,這種地方難道真的存在嗎?

「那後來呢?你們是否安排了人手上去隨著那些被擄走的人一起出海?」

胡開苦笑了一聲,說道:「殿下明鑒,卑職確實是讓他們這樣做了,只是那些派過去的細作自從出了海之後就再無音信了,倒不知道是他們的行蹤被對方有所發覺還是這些人真的是在某一個很偏遠的島上,就連那信鴿都難以逾越那大海!」

胡開這樣說著,屋內的三人都是一陣沉默,信鴿是這個時候為數不多的幾種可以遠程傳遞消息的工具,而另外一種就是走陸路的快馬,這種傳遞途徑必須要是安全的路徑,這個時候大家的實力縱橫交錯,從敵佔區想要運送情報回來,採用這種方式顯然是不行的,而信鴿就變成了唯一的方式了。

信鴿訓練起來倒也不算是很難,而且它傳遞信息的距離很很遠,最遠可以達到六百多公裡,到了後世,最遠的超遠程信鴿甚至可以超過1500公裡!

墨羽內部有人專門訓練信鴿,而且為了保證各地的通信的暢通,他們會在一些地方建立中繼點,讓信鴿在這裏停下,換上新的鴿子再進行傳遞,而信鴿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會認巢穴,也能夠辨別方向,如果想要讓長安城的信息傳遞到洛陽去,那麼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洛陽城的鴿子抓起來,帶到長安城去,等到要用的時候就將帶著信息的鴿子放回去,鴿子認巢穴,他自然就會飛回洛陽,而這樣一來,駐紮在洛陽的人就能夠看到來自長安的信息了,而至於他們想要給長安的人回信的話,那就只需要放一隻來自長安的信鴿就好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