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歷史諮詢商》第十八章 離開江東軍
眾人見袁術將話題撤到了糧草上面去了,一個個都想到了之前袁術扣押自己的糧草,於是當著袁紹的面,跟袁術吵了起來,起初還有人勸架,只是到了後來,勸架的人反倒是自己打起來了,原因自然離不開地盤的爭鬥和之前的恩恩怨怨。

曹操苦勸無果,眾人根本不聽,他於是向孫堅借兵,想要前去追擊董卓,曹操的心很大,他想要從董卓的手中將漢獻帝搶過來,這樣的話他就能在道義上佔據製高點,挾天子以令諸侯。

江東軍軍中的騎兵並不多,孫堅也不吝嗇,就借給了曹操,曹操帶著一群騎兵前去追擊,而孫堅的帶著士兵進入了皇宮,因為劉志告訴他,大漢帝國的傳國玉璽還在宮中,並沒有被帶走。

孫堅得到這個消息自然是十分歡喜,於是趁著眾諸侯還在吵架扯皮的時候,悄悄的帶兵進入了皇宮。

洛陽城中的皇宮分為南北兩宮,宮中的枯井的數量倒是不少,按照三國演義中的記載,這傳國玉璽乃是被一名老婦人抱在懷中,在南正殿外面的一口枯井裏面。

劉志於是將這個消息告訴孫堅,孫堅不疑有他,帶著士兵前去正南殿外尋找,果然在一口枯井裏面找到了這枚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始於秦朝,是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鐫刻,上面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這八個字是李斯用篆書親筆所寫的,秦滅了之後,秦王子嬰將傳國玉璽交給了劉邦,後來被大漢帝國歷代傳承,成為了皇權的象徵。

傳國玉璽代表著什麼,孫堅不會不知道,而他對這個東西還是和歷史上一樣上心,顯然他有極大的野心。

而劉志在將這個消息告訴他了之後,就離開了江東軍,表示要出去雲遊四方,孫堅自然再三挽留,而劉志也一再堅持,最終,孫堅還是妥協了,不過出於對劉志的安全的擔心,他還是給劉志安排了一支衛隊,如果劉志什麼時候在外面想要回到江東,這支衛隊還能夠將他送回來。

孫堅的安排讓劉志感到比較的意外,因此他最後給了孫堅一個忠告,傳國玉璽的事情一定是守不住太久的,肯定會被其他諸侯知道,而天底下覬覦這枚傳國玉璽的人肯定很多,有實力去爭奪的人一定不少,所以他勸孫堅趕快率軍離開洛陽,星夜兼程趕回江東去,以免被袁紹袁術等人攔截,而除此之外,他一定要提防荊州的劉表,這個人膽小怕事,不敢招惹袁紹,所以很有可能會被袁紹收買,出兵攔截江東軍。

孫堅此時還沉溺於獲得傳國玉璽的喜悅之中,對他的話並沒有加以重視,劉志也不再多說,帶著他的隊伍就離開了洛陽,向南去了,他準備到襄陽去,襄陽此時聚集了大量的學子,還有劉表建立的襄陽書院。

劉表這個人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奇怪,他在襄陽城外的隆中建立的書院裏面明明有很多有才華的人,如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人,但是劉表卻根本不去重用他們,蒯良、蒯越兩人雖然也有才華,但是他們的背後卻有龐大的家族勢力,因此顧及家族利益,使得他們不可能盡心儘力的輔佐劉表,而劉表也無意進取,隻想守成,於是寒了很多士子的心,最後像諸葛亮和龐統這樣的人,都在荊州碰了一鼻子的灰之後投向別處。

不熟悉三國歷史的人可能會將三國時期的荊州和後世湖北境內的荊州城混淆,甚至認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就是丟掉的是這座荊州城,殊不知這個時候荊州只是十四個州之中的一個,荊州只是一個稱謂,並沒有實際的荊州城,而荊州的治所在襄陽,這裏的襄陽也不是後世湖北的襄陽(以前叫做襄樊),後世的襄陽是襄陽和樊城的總稱,兩座城市合二為一組成的,在三國時期,襄陽城是荊州的治所,而樊城則和襄陽城只有一江之隔。

洛陽距離襄陽並不是很遠,直線距離大約是七百餘裡,不過這個時候的交通工具很簡陋,而且路上也不太平,黃巾軍的殘部在南陽一帶還很活躍,因此劉志也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險,雖然孫堅給了他一支衛隊,不過這支衛隊的人數也不是很多,才五十餘人,能不能對付黃巾軍和山賊還真的難說。

於是劉志也不急,暫時去不了襄陽那也沒關係,先到別的地方去轉一轉也還行。

就在孫堅率軍急匆匆的離開後不久,率軍前去追趕董卓的曹操滿臉是血的回來了,劉志這個時候也準備出行,見到曹操這幅樣子,顯然是追擊不成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於是上前問道:「曹將軍無礙吧?此行必定不順,我看你的部下十不存一,一定是遭到了西涼軍的伏擊了,董卓雖然是一介莽夫,但是他的手下還有李儒這樣的謀士,曹將軍護駕心切,值得嘉獎,但是卻低估了敵人的實力,這才造此大敗。」

曹操聽了他的話,也十分後悔,說道:「董卓這廝,先讓徐榮在半路設下埋伏,我軍前去追擊的時候他並不出手,我們不知有計,隻想著快點追上西涼軍,迎回陛下,沒想到遭到了呂布大軍的攔截,而就在我們和呂布交戰的時候,李傕郭汜兩人分別帶著軍隊從左右兩側衝擊我軍兩翼,我軍人少,難以抵擋,一下子就被西涼軍衝散了隊形,只能向後撤退,而還不等我們後撤三十裡,徐榮的兩萬軍又從後面殺了出來,又將我們的殘軍再次殺退,要不是曹洪誓死保護,只怕操也死在亂軍之中了。」

曹操說完之後又怒道:「袁紹匹夫,五十萬大軍在洛陽城下裹足不前,我軍新敗,回來告訴他之後他還嘲笑我當初不聽他的勸告,自行前去追擊才有此敗,而絲毫不理會我的建議。」

劉志心中好奇,問道:「孟德將軍給袁盟主提了什麼建議?」

曹操氣憤的說道:「董卓派徐榮設下一道伏兵,在伏擊了我之後,勢必會撤掉這支伏兵,西涼軍裹狹著大量的百姓,難以快行,因此,我向袁紹建議,如果這個時候派出精銳騎兵前去追擊,董卓勢必不會再有任何的防備,一定能將天子迎回,可他袁紹倒好,說什麼人心思變,有說什麼糧草不濟,不願意出兵,白白錯失這樣一次大好的機會!豎子不足與謀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