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歷史諮詢商》第六章 進入太原
聽到李元霸這個名字,劉志感覺自己是不是穿越錯了世界,在隋唐世界之中,李元霸這個人是不存在的,而他這個時候居然親耳聽到了有人提起了這個人物,頓時感覺自己的歷史觀要被顛覆了。

「李元霸?就是師弟你之前收的那個關門弟子嗎?」

王道士開口問道,這件事情是徒弟打傷師父,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情,中國自古以來都講究尊師重道,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而像這樣徒弟打傷師父的事情,可以說是離經叛道的惡劣事件。

「那孽徒現在哪裏?走,帶我去看看!」

王老道士顯得十分的憤怒,一定要去看看這個離經叛道的不孝徒弟,為自己師弟出一口惡氣。

「師兄不必找了,那惡徒已經離開了天龍山了,唉!也不知道他記住沒記住為師的教誨,若是仍然這樣想要逆天改命的話,只怕最後會不得善終。」

紫陽真人看起來還在為自己的這個徒弟擔心,儘管李元霸出手傷了他,但是他似乎並沒有因此而怪罪於他。

王老道士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的這個師弟性子軟,既然他都不願意懲罰自己的徒弟,那他也沒有辦法去勉強了。

「師兄,這位公子是?」

兩人聊了半天,似乎這才發現了一旁的劉志,紫陽真人開口問道。

「哦,這位是劉公子,我在東海的一個小島上發現了他,見他身上有紫韻散發,顯然是身中魂咒,於是便將他帶了過來,想到師弟你經研與此,或許會有解救的辦法,於是就將他帶了過來。」

紫陽真人聞言看向了劉志,劉志連忙上前微微一拜,說道:「前輩身上有傷,晚輩還要叨擾,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紫陽真人擺了擺手,連道無妨,又看了看他手臂上的魂咒,臉色變了又變,對他說道:「劉公子身上的這個蓮花魂咒確實是我道家的咒術,不過這門魂咒卻並不是用來殺人所用,其主要的作用卻是用來聯絡的,下咒之人可以通過公子身上的這個魂咒來感應到公子的所在,從而能夠找到公子。」

他低頭沉思了一陣,問道:「劉公子你之前到底遇到了什麼人?他為何會這種失傳已久的魂咒,還有,他為何要將這種魂咒用在你的身上?」

紫陽真人連問了好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劉志都不好回答,也不能回答,總不能告訴他自己是時空穿梭者吧。

「是誰給我下的魂咒也也不知道,而我最近一段時間也並沒有遇到什麼特殊的人,所以實在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給我下這個魂咒。」

紫陽真人見劉志的樣子明顯是不想說,於是說道:「劉公子身上所中的這種魂咒並不是不能解除,只是解除這種魂咒需要使用到一種非常名貴的藥材——天山血蓮,世人皆知天山會有雪蓮出現,卻不知還有一種比它更加寶貴的血蓮出現,這種藥材每三年才會產一株,目前花期已過,下一次出現要等到三年以後了,所以公子身上所中的這種魂咒貧道暫時沒有辦法解除,不過公子放心,你身上的這種魂咒並不致命,因此對你的日常生活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三年之後我會想辦法前往天上弄到這株血蓮,到時候公子再來天龍山,我一定會為公子解除這個魂咒。」

既然他們解不了自己身上的魂咒,劉志也沒有必要在這裏繼續待下去了,當下就跟兩人道別之後下了山。

天龍山就在太原的旁邊,山勢很高,海拔1380餘米,山上不僅有道觀,而且還有寺廟,天龍山上的天龍寺就十分的出名,不僅受到了朝廷的重視,而且還在後世很多武俠小說裏面都有登場。

劉志從天龍山上下來之後,便來到了太原城中,此時的太原還不是李淵的管轄地,山西受到戰火的波及雖然嚴重,但是卻不像是山東和河北那樣恐怖,加上隋煬帝還準備在太原修建晉陽宮,所以太原城實際上還有不少的軍隊,這也讓亂賊也義軍們都頗為忌憚,不敢前來進攻。

劉志來到城中,找了一家酒樓,準備大吃一頓,這些天跟著那個老道士,天天都是清湯寡水,可把他給餓壞了。

他來到了酒樓的二樓,找了一個靠近窗戶的位置坐了下來,點了幾碗葷菜和一些時令小菜,然後打量了一下四周,發現酒樓裏面三三兩兩做了十來個人,人並不是很多,不過城中的人卻很多,可能是因為四處動蕩的原因,城中多了不少的難民,到處都可以見到衣衫襤褸的窮人和乞丐,其中不乏拖家帶口帶著小孩的人家。

「聽說了嗎?東征大軍在高句麗又遭遇大敗,據說軍中都爆發瘟疫了,可是死了不少人呢!」

正當劉志在悶頭吃飯的時候,鄰桌上的幾個市井打扮的食客開始小聲的討論了起來。

此時正值隋煬帝第一次出征高句麗的時候,他在公元612年完成了對江都的巡視之後,便集結大軍,共計一百一十餘萬,除了北方的西北方向的戍邊軍隊調動的比較少之外,其他各地的郡兵基本上全都調了過去,他令幽州總管元弘嗣往東萊海口造船三百艘,將大量經由運河從江南之地調運過來的糧草物資調到了幽州,在當地建立了三十多個大型倉庫,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作戰物資,然後讓大軍分成三路向東進軍,分兵這件事情且不說必要不必要,但是他卻要求每一支軍隊都要聽從他的調遣,軍事進止都要先奏聞隋煬帝,等回復命令,不許將領臨陣決斷,這等於是將前方作戰的將領給束縛住了,讓他們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來打仗,隋軍人數雖多,但是卻臃腫不堪,大軍作戰成了平推遊戲,自然處處受困,進展緩慢。

按理說這樣的道理隋煬帝不會不明白的,他當年曾經跟楊素和李淵等人參加了伐陳之戰,滅亡了南陳,他的軍事素養應該是很好的,他和太子楊勇不一樣,楊廣是從行伍出來的,但是他卻在三征高句麗之的時候犯下了這麼一個巨大的錯誤,而且後續的錯誤更是離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