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最春風》第851章 旅人歸
就在今天之前,歐陽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他和秦玨會以這種方式見面,他甚至沒有想過會去結交秦玨。

傳說中的秦玨飛揚跋扈、年少輕狂,而縱觀之前的所作所為,以及近來秦玨對高蘊和王承秋的態度,秦玨這個人,處事果斷而冷酷,甚至不留餘地。

但是,眼前的秦玨卻出乎了歐陽傑的想像,除了有幾分世家子弟特有的疏離,秦玨並沒有傳說的桀驁不馴,他就像是一片幽深的海洋,深不見底卻寬闊廣邁。

那天,歐陽傑宿在了焦渭家裏,兩人均是多喝了幾杯,焦渭沒回後宅,和他一起住在客房裏。

次日,歐陽傑才知道焦渭和他睡在一張大炕上,他笑道:「嫂夫人要嫌棄我了。」

焦渭揉揉眼睛:「她聞到酒味就頭暈,我住在你這裏,她就能睡個好覺,怎會嫌棄你啊。」

歐陽傑怔了怔,他沒有想到竟是這個原因。

「焦兄伉儷情深,對嫂夫人真好。」他由衷地說道。

焦渭搖搖頭:「我離家多年,她孝順老人,照顧孩子,還要操持家務,說起來我是對不起她的,現在終於能一家團圓,她的身體也大不如前了。歐陽兄只是看到我現在對內人還不錯,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羅大人和大姑爺是怎樣對待妻子的。」

歐陽傑的腦海裡浮現出高府的一片混亂,兩位少奶奶把執後宅,高蘊不把馬夫人放在眼裏,妾室時常出入外書房,他便遇到過幾次。

高家的這些事,在楊家絕對沒有,羅家和秦家顯然也不會是這樣。果然後宅若是不能安寧,男子漢大丈夫又何談建功立業?

而此時的高蘊,剛剛和幾次閣老議事出來,又是生了一肚子悶氣。皇帝還在病著,在病榻上先後宣了霍英和韓前楚過去,就連並非閣老的武昌伯、驍勇侯、秦烑、秦玨也叫過去了,對唯獨沒有宣他這位首輔大人。

他氣鼓鼓地從宮裏出來,準備回工部,至少那裏還是他的一畝三分地。

剛剛出宮,他的幾名長隨便小跑著過來,其中一個壓低聲音對他說道:「大人,查清了,那兩名轎夫在五城兵馬司,歐陽先生不知去向。」

「五城兵馬司?」高蘊吃了一驚,張會隆不是說絕不會出差錯的嗎?那怎麼歐陽傑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兩個人還弄到五城兵馬司去了?

「張會隆呢?他沒有去五城兵馬司要人?」高蘊氣極敗壞,張會隆是他的心腹之一,這件事就是交給張會隆主辦,石青協助。

長隨摸摸腦袋,他顯然沒有想到自家主子會這樣問,他在高家也有幾年了,平時少不得要和京城的各衙門打交道,五城兵馬司是怎麼回事,他當然很清楚,他只是不明白,為何自家主子倒像是丈二和尚摸不清頭腦的。

「大人,五城兵馬司那邊都是些目中無人的傢夥,您的名帖到他們那兒......」

他硬生生地把「不管用」三個字咽了下去,可還是被高蘊狠狠瞪了一眼。

他堂堂首輔,卻從五城兵馬司裡要不出人來?

「那就讓張會隆親自過去,本官還不信了,這是京城,是天子腳下,還有沒有王法了?」高蘊本來就是一肚子的氣,如果不是在宮門外,他都想打人了。

他怒氣沖沖地上了官轎,往工部去了。

從宮門外到工部衙門,也只有兩盞茶的功夫,他剛進衙門,迎面便撞上一個員外郎打扮的官員,這人看著有些面熟,一時又想不起這是誰。

那人卻是認出了他,連忙施禮:「下官廖雲,昨天才從福建回來。」

高蘊皺皺眉,廖雲啊,這兩年去了福建監督造船,今年朝廷要節省開支,以供糧草軍費,加之東瀛人沒有再犯境,兵部抽減了沿海幾大衛所的軍需,連由造戰船的事也暫停了,廖雲自是要回到京城,重新安排。

高蘊到工部的時候,廖雲已經在了,那時高蘊對廖雲並不了解,只是知道他是揚州廖家子弟,庶吉士出身。可是前不久,因為打聽秦玨的事,他這才知道,當年秦玨、廖雲、常一凡這三個人私交很好,之後廖雲去了福建造船,這才少了聯繫。

因此,他看到廖雲,便覺得很是膈應。

真是的,哪裏都讓他煩心,家裏是這樣,內閣是這樣,現在連工部也這樣。

「你回來有何打算?」高蘊問道。

廖雲一怔,我又不是外放的官員,任期滿了要重新跑官,我本來就是以員外郎的身份,到福建督辦的,這是出公差,現在公差出完了,我回來了,原本幹什麼,現在繼續就行了,你卻問我有何打算,不是應該你們交給我差使嗎?

但廖雲一向圓滑,他微笑道:「下官昨天才回來,今天是來交差的,順便把下官從福建帶來的特產,給諸位大人和同僚們分一分,您的那份已經送過去了。」

高蘊點點頭,這才發現自己是說錯話了,他只是不想讓廖雲留在工部,在他的眼皮底下。

「你一走兩三年,衙門裏也有了些變動,你既然是剛回來,那就回去休息幾天,其他的事過些日子再說。」

高蘊邊說邊走,留下廖雲茫然地看著他的背影。

廖雲在福建時,與秦玨和常一凡的書信從未中斷,秦玨倒是很少回信,十封信回一封,廖雲不以為忤,好在常一凡是個勤快的,每封信必回。

於是廖雲對於京城裏的事也有所了解,可能是感同身受,他聽說高蘊是外室子時,還多了幾分同情,可是後來常一凡說高蘊給皇帝引見了一個叫王承秋的道士時,廖雲便只有鄙夷了。

他也是外室所出,只是不同的是,他被廖家認祖歸宗,如今又成了廖家這一代裡前途最好的,而他也一直都在奉養生母。

他也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但是他始終認為,無論你做什麼,都要有個底限,他自認不是正人君子,但是給皇帝送道士採補的事,他永遠也不會去做。

他回味著高蘊對他的態度,一刻不留,抬腿去了隔著半條街的刑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