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最春風》第918章 京城亂
看著羅錦言瞠目結舌的樣子,秦玨張嘴要笑,可是想起這是孝期,他不能笑得太開心,便乾咳了兩聲,對羅錦言道:「趙予的社論裡寫錯了三個字,趙襄一字未錯。」

不是說趙襄的文采更好,而是趙襄沒有錯字。

羅錦言一本正經地道:「的確是難得,豫哥兒寫的文章都無法直視。」

秦玨繼續乾咳,是嗎?他不知道,改天他要看看那小子寫的東西了。

羅錦言看他裝咳嗽的樣子,忍不住笑了出來,道:「還好啦,就是容易跑題,東拉西扯的,范先生說他這個年紀,大多還沒有開始學著寫文章,他能寫成這樣,已經很難得了。」

秦玨哼了一聲,道:「胡說,我像豫哥兒這麼大時,沒有人教,我看了幾篇文章就能仿照著寫出來,我的兒子,能和別人一樣嗎?」

羅錦言朝他手背上擰了一把,免得他再自誇下去,問道:「就沒有人提起羅氏女懷孕的事嗎?」

羅氏女當時是懷孕的,即使乾清宮的人沒有活口,可其他人也是知曉的。

秦玨冷笑:「火場裡找到了幾具屍體,挑著個頭差不多的,便當做羅氏女了,原本太醫院還有人說起懷孕的事,可是屍體也有了,還有誰會多說,加之宗室營的人來得太快,虎視耽耽,也就沒有再提了,羅氏女已經死了,連同她腹中的小皇子也一併死了。」

不知為何,羅錦言心中還是一片惻然。

好在羅氏女還活著,如果她死了,也就如同一滴水,在烈日下消失無蹤,就連來時的影子也找不到了。

次日天還沒有亮,秦玨便帶同秦家有官職和誥封的一同進宮哭喪,秦家長房只有三太太去了,四太太則和羅錦言在明遠堂裡看孩子們耍寶。

四太太無聊地道:「唉,戲也不能唱了,曲兒也不能聽了,唉。」

羅錦言道:「萬卷坊裡刻了幾本新的話本,趕明兒讓人拿回來,讓鸚哥兒念給咱們聽。」

四太太笑道:「你那個鸚哥兒可真是個寶貝,同樣的話本子,我讓丫鬟讀來聽,就是不如鸚哥兒念得好聽。」

羅錦言也笑:「四嬸子若是想聽書了,隻管打發人來叫她,她娘說書也說得好,外面的人不方便叫進來,她娘倒也無妨的。」

「那趕情兒好,過些日子就是我娘家的老祖宗過壽,這個節碌眼兒上也不能操辦,只能是自家小輩湊在一塊給老祖宗磕磕頭,又不能請戲班子,索性就讓鸚哥兒娘過去說說書,也讓老祖宗高興高興。」四太太笑著說道。

兩人說說笑笑,直到傍晚時分,三太太才從宮裏回來,也顧不上儀態,連喝了幾杯溫茶,這才對羅錦言和四太太說:「宮裏熱鬧著呢,按品階后宮是劉賢妃最高,她在大行皇帝靈前那麼一跪,大長公主就不幹了,說皇家沒人了嗎?怎麼讓個沒有子嗣的妃子在這裏?」

「你們也知道,韓太夫人和高老夫人,再加上昭福縣主,那都是跟著大長公主的,大長公主這麼一說,這些人自是也要幫腔,可憐了劉賢妃,八成還想著給小皇帝做養母呢,如今連跪在大行皇帝靈前都不行了。」

四太太大吃一驚,問道:「宮裏後位空懸,再沒有六夫人在靈前,那大行皇帝......」

三太太呵呵地笑:「還沒登基的小皇帝跪在那裏了,后宮裡的娘娘們,一個都沒讓過來。」

四太太道:「我晚生了些年,沒見過先帝那時的排場,可也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唉,新君還沒有登基呢,這宮裏就已經是宗室的了。」

三太太道:「宮裏宮外一樣的,就是尋常百姓家裏,不也這樣?沒有子嗣還能如何?」

羅錦言插嘴進來,問道:「三嬸,您和昭福縣主說話了嗎?」

昭福縣主雖然位份高,但秦沈兩家是通家之好,因此她每次遇到秦家女眷都很客氣。

三太太道:「我給昭福縣主問安了,可那時她正跟高老夫人拌了幾句嘴,也沒和我多說什麼,唉,高老夫人在那裏說要讓驍勇侯回京主持大局,昭福縣主臉色都變了,很是生氣。」

是啊,沈家早早地把沈硯送走,就是不想讓參與這些事,現在宗室們又讓在外面帶兵打仗的驍勇侯回來,擺明是要把沈家推到最前面,昭福縣主自是不會答應。

但是女眷們是無法影響大局的,若是小皇帝登基,下旨讓驍勇侯回京勤王......

這不是不可能的。

晚上見到秦玨,羅錦言便問起這件事,又道:「有沒有戰報傳來?」

秦玨道:「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現在宮裏一團混亂,真有戰報傳過來,都不知道會被誰接下。我長這麼大,還是頭回遇到辦喪事也能辦得亂成這樣的,就連尋常的大戶人家都不如,找誰也找不到,要什麼東西也要不來。」

朝臣和宗室裡鬧得不可開交,后宮沒有主事的女眷,有個劉賢妃還給罵得不敢出來,可宗室女眷畢竟不是宮裏的,只是會鬧騰,卻不給操持,這能不亂嗎?

說到這裏,秦玨拍拍羅錦言的手,道:「這幾天我都在宮裏,不能經常回來,家裏的事就交給你了,你要約束家裏的人,能不出去就不要出去。」

說到這裏,他壓低聲音,湊到羅錦言耳邊悄聲道:「觀棋的軍隊已經從順德府再次起兵,打出了擁立正統的旗號,沿途的幾個縣都學著順天府,沒用一兵一卒便打開了城門,北直隸的缺口已經打開,只要驍勇侯不回京,攔住趙宥,觀棋軍開到京城指日可待。」

羅錦言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論起皇家正統,剛選出的小皇帝趙襄哪裏比得上皇太孫趙奕?別說趙奕,他連瑞王血脈的趙宥也比不上,趙宥的老祖宗,第一代的瑞親王是太祖皇帝的血脈,而趙宥是嫡長子。小皇帝趙襄那一支從來就不是嫡長。

羅錦言笑道:「那這個時候,還是先不要讓小皇帝登基為好。若他登基了,怕是第一道聖旨便是召驍勇侯回京勤王。」

秦玨道:「想登基?哪有那麼容易,先等著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