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三百四十四章 三分之一的張三豐
馬晉自稱青雲老祖還真不是胡亂說的,青雲觀乃平武、平法二人所立,是開派祖師。

只是師兄弟二人不忘師恩,又拜其師道靜真人為祖,為青雲第一代,平武這一輩屈居第二代。

不過因為道靜真人是沾了徒弟的光,存在感太差,所以一般無論是道家其餘各派還是本門弟子,都是以平法師兄弟為祖師,這次老道代師收徒,馬晉也一躍成了平字輩,名義上是青雲觀開派祖師第三人。

青雲觀有道士二百餘人,再加上未入道碟的道童、知客、俗家弟子、雜役,足有五百多。

在馬晉的平字輩之下,是以觀主南雲為首的南字輩,數量不多,只有七人,都是馬晉那個便宜師兄平武的徒弟,如今在觀中各身居要職,在外邊也都是響噹噹道家全真,號稱青雲七子。

南字輩後是昆字輩,數量不少,是青雲觀的中堅力量,再往下是永字輩和慶字輩,其中永字輩多是年輕道人,一般跟在師父及長輩後邊歷練,偶爾派些小用。

而慶字輩更是道童,最大的不超過十五,多是還學著道經,分些不重的輕活打理。

………

青雲觀上下五代,門下弟子近三百人,雖比不上龍虎、少林這些幾百年上千年的大派,甚至和隔壁的大佛寺比起來也要規模差些,但在佛道兩宗中仍屬排名前列的大派。

畢竟青雲觀是先皇下旨所立,至今不足也不過幾十年,比不上那些年頭日久的大派很正常,幾十年就發展如此,可見勢頭之猛。

而且最關鍵的是,青雲觀位處京城,和朝廷親近,先皇在時不必多說,哪怕是如今景康帝不信佛道,但有些大典祭祀還是要請這些僧道助陣,而青雲觀就是道家的不二人選。

這也是青雲觀成為北方道庭之首的重要原因,有官方背景,就是比江湖草根說話硬氣。

………

而馬晉憑藉一本書,就莫名其妙的成為了青雲祖師,這在很多青雲弟子心中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不是老道威望重,都有人以為其老糊塗了。

但其實不然,老道將二十多歲的馬晉收為師弟,看似荒謬絕倫,其實是有自己的考慮在的。

《封神》雖好,但也不是非它不可,關於這點老道很明白。

但之所以寧願代師收徒,以九旬高齡卻收馬晉這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為師弟,則是為了給青雲觀尋一靠山。

青雲觀如今雖有勢微,但仍是北方道庭之首,看似沒什麼影響,但一多半都是老道撐著。

青雲觀到底建立時間太短,根基薄弱,自先皇和平武真人逝去,日子已經遠遠不如以前了,每況日下。

最明顯的就是,青雲觀中,除老道以外,其他人根本沒有和大乾頂級權貴搭話的資格。

若是老道死後,南雲等人雖然靠著他們師兄弟剩下的香火情能撐段時間,但人情上用一個便少一個,南雲他們又能撐多久呢。

而且時間長了,那些攢下來的老交情也可能慢慢逝去,後輩新人當家,就未必認這個交情了。

到時候青雲觀拿什麼和那些立派幾百年的大派爭,和上層搭不上話,就意味著萬事被動,恐怕連如今的官方背景都能讓人奪去。

而沒有官方背景,勢微的青雲觀只能令人宰割。

………

這些事情,很可能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發生,但未雨綢繆的老道已經開始準備了,青雲觀是他和師兄的心血,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其沒落,而袖手旁觀。

馬晉,就是老道為青雲找的新靠山。

說實話,剛開始老道並沒有打算非拉馬晉入門,成不成都行,他更看重的是《封神》,但等他仔細調查了馬晉之後,卻發覺馬晉十分合適作為他死之後,新的青雲觀守衛者。

原因很簡單,其一,馬晉即將成為駙馬,是名正言順的皇親國戚,作為當今聖上的女婿,當然算是朝中頂尖權貴。

但大乾頂尖權貴不少,老道為什麼就看中了馬晉就呢,就是其二,馬晉是從底層剛爬上來的,缺乏底蘊,且身家清白,可以和青雲觀互為補充。

而其他權貴手下勢力繁雜,爾虞我詐,老道不願讓青雲觀參與其中。

其三,老道看好馬晉的前景,找靠山自然要找長久的,這點老道自然清楚。

很少有人知道,老道懂相面之數,幾年前他曾見過顏易一面,看出其面帶龍氣,有帝皇之相。

老道不是沒想過投靠顏易,結果人顏易隨爹,不信佛道,根本看不上青雲觀,老道隻得放棄,結果今日一見馬晉,老道瞧出馬晉額頭微光泛紫,隱有貴氣,天庭寬廣,是大富大貴之相。

再結合馬晉是有帝皇之相的顏易其親妹夫,老道索性心裡賭了一把,死活拉馬晉入青雲門下,以保道觀長青,甚至代師收徒也不在乎。

老道不求馬晉能將青雲觀發揚光大。冠絕道家,只要平平安安保住這份他們師兄弟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老道就心滿意足了。

………

這些事老道不會和馬晉說,或者說不是現在說,給他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估計,應該還能活幾年。

他要在這段時間全力讓馬晉看到道觀的價值,讓二者緊密聯繫,到時候在以臨終之託相求馬晉,以老道觀察的馬晉心性來看,其不會拒絕。

老道也不覺得自己是算計了馬晉,青雲觀實力不弱,起碼對現在的馬晉來說是個不錯的助力,二者相輔相成,各取所需,談不上算計。

………

此時的馬晉但沒老頭想的那麼深,對他來說,當青雲觀祖師,玩鬧的心思居多,並未考慮這麼深遠。

現在他就和老道興緻勃勃的討論起自己的道號,按規矩,馬晉是平字輩,其道號自然是平字開頭。

「所謂之,出也,師弟年輕有為,出類拔萃,不如叫平之吧。」老道出主意。

平之?

林平之,那個全家死光光,殺了媳婦的太監?

還不如叫平一指呢,好歹是個名醫,馬晉滿臉黑線的拒絕老道的提議。

「不如叫平升吧,師叔字子升,也算貼切。」南雲跟著出主意。

平升?

倒也入耳,不過馬晉聽到這兩個字,總想跟著念一句平生不識陳近南,便是英雄也枉然,還是周星馳的腔調。

打了個寒顫,馬晉搖搖頭拒絕,也不和老道他們商量了,這群不著調的,盡往金老爺子的那拐,反正也不常用,索性用名字吧,平晉。

於是,馬晉這位平晉真人,是為青雲第二代祖師。

後世,因為平行效應,武當消失,而青雲觀則取代武當,發展為華夏第一道庭,馬晉也跟著水漲船高。

道家列宗教排位時,平晉真人為青雲三祖之末,道家知名先賢,相當於三分之一的張三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