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三章 馬晉說隋唐
鼎香樓門口

錢記錢莊的錢掌櫃站在門口的牌子前面看著,心裡充滿了疑惑。

這牌子字寫挺好的,可是是什麼意思?評書是什麼,《隋唐演義》又是什麼,隋唐時期留下的書嗎,開講?誰講,講什麼!好奇的錢掌櫃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進去看看就知道了,反正祥雲樓的戲這兩天他也聽夠了,正好來看看這鼎香樓搞什麼名堂!

錢掌櫃邁步走進鼎香樓的大門,才發現裡面的布局也變了,大堂東面蓋起了一個小檯子!

檯子不大,兩尺來高,一丈長,半丈多寬,檯子上面有一個桌子,一個椅子,桌子上面蓋著白布,桌子後面止著一架屏風!

大堂的桌椅也變了方向,都對著小小檯子擺放!

全福過來招呼,錢掌櫃在全福的引領著找個桌子坐下,要了兩份包子,兩份小菜,兩碗稀粥。

點完菜,錢掌櫃拉住剛要走的全福,問道:「你們這鼎香樓是要幹嘛,怎麼多了個檯子,這檯子這麼小,不像是唱戲啊!」

「爺,我也不太清楚,這是我們東家弄的,您稍等,我去給您拿包子去!」

全福嘿嘿一笑,沖錢掌櫃解釋一句,轉身去給錢掌櫃拿包子!

東家?是馬路的那個獨子,那個十九歲就中舉的馬晉嗎?錢掌櫃摸了摸嘴唇上的八字鬍,心裡的興趣大增!

正當錢掌櫃埋頭啃包子的時候,一些客人看見門口的牌子,起了好奇心,紛紛走進鼎香樓,要了一份餐點,想看看究竟鼎香樓耍的是什麼名堂,很快,鼎香樓坐滿了一半的座位!

…………

巳初(九點)剛到,大堂東面的小檯子上就多了一人,客人們紛紛看去,有認識的,向旁人介紹,這是鼎香樓的東家舉人馬晉!

馬晉走上台來,向看著他客人一拱手,朗聲說道。

「感謝諸位今天來到鼎香樓,這裡大多都是老客人了,應該都認識我,馬晉,鼎香樓的東家!」

馬晉頓了一下,看台下客人沒有露出不耐煩的神色,繼續道。

「相信大家剛才進門的時候看到了那塊牌子了,心裡肯定有些疑惑,什麼是評書?」馬晉說到了門口的那塊牌子,台下的客人提起了精神!

「什麼是評書呢,我將他稱之為講古,也稱為說書,通俗來講就是來給大家講故事,好了,話不多說,今天開講!」

馬晉話音一落,走到台上的椅子坐下。



手中醒木一拍桌子,發出一聲脆響,吸引了台下被他剛才的話弄迷糊的客人!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青石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播種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好!」

台下的客人雖不明白馬晉為什麼說了一首詞,可這首詞朗朗上口,意境滄桑,不由得大聲叫好!



馬晉把定場詩說完,一擊醒木,評書這門受人喜愛的藝術正式登上了大乾王朝的舞台!

「今天呢,我們來說一說隋唐時期發生的故事,話說,這中原華夏,王朝更迭,從古相沿,其中有復:夏、商、周、秦、漢、三國,至兩晉。

晉自五馬渡江,天下分而為二:這叫做南北朝。

北朝有國,國號為周,大周有一隋國公楊堅,貴為丞相,欺負幼主年少,篡權奪位,奪了這大周的江山,立國號為隋!

隋主即位,立獨孤氏為皇后,世子楊勇為太子,次子楊廣封為晉王!

封皇弟楊林為靠山王,護國大元帥,起兵六十萬,討伐北齊。

靠山王楊林是楊堅的弟弟,生得面如傅粉,兩道黃眉,力能舉鼎,善格飛禽,兩臂有千斤之力。

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善使兩根囚龍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萬夫不當之勇,按上界計都星下凡,大隋稱第八條好漢。

伐齊之時,逢州奪州,逢府奪府,所到之處,勢如破竹,終於兵到濟州,遇到阻礙,濟州護衛將軍秦彝!」

馬晉在台上聲情並茂,娓娓道來,台下的客人哪聽過這個這般好聽的故事,一個個聽的入了迷,就連周福海,全福水根,也找了個座位津津有味的聽了起來,就連廚房做菜的魯二,也跑到大堂來聽書!

評書《隋唐演義》就是馬晉用來對抗祥雲樓的法寶,那日在祥雲樓聽完戲後,馬晉回到鼎香樓思考對策!

祥雲樓能吸引這麼多客人,就是靠的從外地請來戲班子演新戲的新鮮,大乾朝娛樂項目少,老百姓生活乏味,一般除了聽戲沒什麼娛樂項目了。

戲班又缺乏創造力,不排新戲,來來回回就那幾齣,老百姓早就聽膩了,一有點新戲就稀罕的不得了。

找到關鍵,馬晉就開始發愁了,編新戲不難,他的老本行就是編劇,連抄帶寫,他能這寫出幾百段新戲,可這需要戲班子配合啊,馬晉問了一下周福海,從找戲班子,再讓戲班子演員背詞,排練,還得讓弦師鼓師熟悉曲調,這麼下來,最快也要一個月!

好麽,等戲班子把戲排好了,鼎香樓早就被祥雲樓逼的關張大吉了,而且,馬晉看到祥雲樓僅僅靠一個新戲就吃的油光水滑,他心裡也不由得也起了一些想法!

既然請人唱戲這路走不通,馬晉就想起了說書,問了周福海,這大乾朝還沒有說書這個職業,馬晉回想了一下,說書是清朝初期開始興起的,大概也就是這個時候,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大乾朝並沒有人說書。

既然沒有人說書,那我就來當這個開山祖師,馬晉一想到這,就開始打磨草稿,準備說書。

馬晉對評書這門藝術並不陌生,他爺爺就是單田芳先生的忠實粉絲,單先生的評書他從小也聽了個四五成,長大之後又迷上了郭德剛,老郭的單口相聲,評書也沒少聽,馬晉綜合了一下兩個人的評書,再加上他看過的原著小說和電視劇,合成了一個馬晉版的《隋唐演義》

馬晉版的評書隋唐演義,主體為小說《說唐全傳》,其間又夾摻了幾部隋唐電視劇的劇情,說書技巧和風格模仿單郭兩人,幾者結合下來,馬晉敢拍著胸脯保證,單以劇情效果來說,絕不次於其他幾版,甚至略勝一籌!

至於馬晉的評書演繹效果,雖然他肯定沒有單先生和老郭的功底,但他混跡娛樂圈多年,還參加過網路節目,做過一些嘉賓,口才和舞台經驗俱都可以,應對這些古代人是綽綽有餘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