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五百八十四章 賜封馬晉為文誠伯,承襲三代……
「子升,朕今年三十有五了……」

顏易的這句話,讓因為其方才鬆口正心中竊喜的馬晉,當即就是心中一顫。

馬晉和顏易相交近十年,他很了解自己這位大舅子,所以,他很快就明白了顏易這句話背後的意思。

三十五歲。

這在壽命率普遍在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大乾,已然算是即將踏入高齡。

當然,這個壽命率的計算多是生活困苦貧窮的普通老百姓,像顏易這種錦衣玉食,良醫圍繞的皇帝,正常來說,肯定會比普通老百姓活的長久。

但世事無常,皇帝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比一介鄉下老農活得長。

先皇景康帝,一輩子享盡了榮華富貴,吃的人蔘鹿茸這類強身補藥,加起來能養活整個京城的藥鋪,可即便如此,不也才五十齣頭就去了。

反而鄉下的老農,從小吃糠咽菜,米粥度日,幹了大半輩子的苦活重活,照樣有很多能活到花甲古稀的歲數………

…………

當然,在這其中有一個基數比例問題,不過這不是主要問題,不必細究,列舉這上面這些的目的就是說明一件事。

顏易如今的年紀不算小了。

他今年三十五歲,嚴格來說,再過幾個月就是三十六歲,眼瞅著就直奔不惑的年紀過去了,現在的顏易還算是壯年,身體康健,當然用不著擔心壽命這方面。

但可別忘了,馬晉之前估算過,那《乾坤大典》涉及太廣,所耗甚巨,要想撰修完成,保守估計至少也需要十數年,甚至二十餘年的時間。

撇去零頭不談,就算作《乾坤大典》完成要二十年,等到那時,顏易也已經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

更別說,顏易都未必能活到那個時候………

…………

別人不知道,馬晉作為皇家女婿,可是知道皇室顏氏嫡脈長壽者可不多,尤其是近兩三代,本來就因為那場「血龍案」人丁稀少,如景康帝這般在五十歲以上去世的,竟然不足五指之數。

先不論據皇室,僅算大乾開國以來,以故的十四位皇帝,其中,年過五十的皇上才只有五個,佔總數一半都不到。

而且,這五位年過五十的皇帝,僅有一個活到了花甲之年,結果還不到六十五歲,就駕崩了。

馬晉的老相識八王爺,今年剛過古稀之數,愣是在大乾歷代皇室嫡脈中能排進前十,可見大乾皇室的壽命長度,並非十分理想。

也因如此,馬晉有時會很擔憂顏妍的身體情況,時不時就帶著她去京郊杏林諸葛老頭處逛一逛,讓諸葛逸看看顏妍的身體情況,順便再討教一下他的長壽秘訣。

馬晉可一直對諸葛老頭年近八旬,仍能健步如飛,身體康泰之事十分羨慕………

………

馬晉都知道的事情,顏易這個當事人自然更是明白,他對馬晉說這句話,就是在告訴自己這位妹夫兼心腹重臣。

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用《乾坤大典》實現他文治傳世的心願………

半柱香後

馬晉恍恍惚惚從乾清宮出來,而後被內侍領出宮門,被祝虎扶著登上了自家的馬車。

車轅上駕車的馬夫一聲響亮的吆喝,拉車的馬兒馬蹄飛馳,帶動車輪轉動,馬車徐徐前進,待在車廂裡的馬晉也終於慢慢恢復了冷靜。

不過,馬晉明白,他心裏的關於是否參與編撰《乾坤大典》的天平,已經因為顏易的那句話,開始有所傾斜。

…………

次日,泰光元年十二月初八

百官臨朝,顏易親自在朝會上捧著《地理志》,為馬晉等一行人表功,同時,也開始有所側重的為泰光朝的文治盛世進行一定程度的造勢,

比如,顏易在朝會第一次開口,鼓勵民間學者儒生興學、著書、立言,並表示其中優者,朝廷會給予一定的嘉獎封賞,甚至收錄其文於朝廷編撰的官方典籍中。

這對普通文人士子來說,絕對是個莫大的榮譽,甚至可以算作一份耀眼的資歷,以為晉身………

對於顏易突然的一系列關於文治大乾的鼓勵嘉獎措施,除了馬晉和一些顏易心腹重臣有所準備外,其餘百官九成都是懵逼的。

呃,消息來的實在太突然,一時之間,大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於是,保險起見,群臣隻得先默認了顏易所說,具體情況日後等他們整理好了心緒再行決議。

………

百官默認,顏易夢想中的文治盛世泰光朝,總算邁開了第一步,緊接著,顏易又邁開了第二步。

在朝會進入尾聲時,顏易命一旁侍立的大內總管戴全,打開一張早已擬好的聖旨,高聲朗誦其上內容。

「………《大乾風土人情地理志》歷時五年,今始書成,全賴諸愛卿盡心儘力,朕心甚慰,故此對卿等有所嘉獎………

《地理志》總撰修官馬晉,功勛卓著……特賜封馬晉為文誠伯,承襲三代,另賜宋名硯兩方、宮中內庫珍藏古董十件、禦用雲錦二十匹、官窯瓷器二十套、黃金千兩………

《地理志》副總撰修官冷青書,勞苦功高………擢升其為禮部右侍郎,賜宮中內庫珍藏古董四件,禦用雲錦十匹、官窯瓷器十套、黃金五百兩………

《地理志》撰修官卓子玉,用心盡責……擢升品級一級,賜禦用雲錦一匹、官窯瓷器一套、黃金百兩………

………」

聖旨內容很多,戴公公足足念了有小半炷香的功夫,還有完全念完。

不過此時乾坤大殿上的百官,卻絲毫沒有注意他後面念的是什麼,因為群臣早就在其宣讀顏易封賞馬晉的內容時,就直接炸開了鍋。

…………

特賜封馬晉為文誠伯,承襲三代……

這句輕飄飄的話,看似沒什麼份量,卻把在場百官砸的是七葷八素,心中百感交集。

這特麽可是正兒八經的封爵啊,雖然只是公、侯、伯三等爵位中最裡不起眼的伯爵,但這也是爵位啊,非大功不可輕授。

要知道,距離上次封伯爵乃至以上爵位時,還是在奉文朝,景康帝在位二十四載,輔國、奉國中尉的許了一大堆,也沒有封過一位伯爵。

可新帝顏易倒好,登基還不足一年,就給馬晉封了一個文誠伯,還特麽承襲三代。

憑什麼呀?

難道就憑他是皇上的妹夫?

「………」

媽的,我當初怎麼就沒和皇上結上親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