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哥,要票嗎,十兩銀子一份……(二合一)
(上章標題又錯了………)

泰光元年臘月二十

雲慶班園子

一大早,有經常來雲慶班看戲的戲迷,在例常前來戲園喝茶等戲時,突然發現了在園子門口張貼的大字榜。

鮮紅的紅紙做底,燙金的大字寫成標題,而後又有濃黑重墨書文內容。

「因時近新年,雲慶班上下伶人,為答謝新老觀眾的支持,茲決定在泰光元年臘月二十八日晚,於本園舉行封箱演出,具體節目單如下:

《白蛇傳》節選——水淹金山寺,參演人員梅方(白素貞)、孔甲(法海)、林芝(小青)等。」

《秦瓊賣馬》節選,參演人員,陳宇(秦瓊)、李航欣(店鋪老闆)、趙雪垠(單雄信)等。

《狄公案》節選,夜奔涼山,參演人員,李岩(狄仁傑)………

《風波亭》節選………

《三顧茅廬》節選………

《梁祝》節選………」

………

足足六個讓雲慶班老觀眾耳熟能詳的大戲,甚至毫不誇張的說,這其中隨便單獨拿出來一個,都是其他八大園子份屬壓軸的級別。

就算是在名戲雲集雲慶班,這六個戲也是他們戲班磨練了這麼多年,最拿手幾個戲目。

如今在這次封箱演出中能一次全唱了,即使都是節選,也可見雲慶班的誠意,更何況節目單上寫的清清楚楚,上台唱戲的可都是雲慶班的角兒。

梅方、孔甲、陳宇,這些都是京城梨園行裡的名角,甭說雲慶班戲目如何,其實光是看這些人一同露個面,都足夠賺回票價了………

可能值得唯一可惜的就是,這次封箱演出沒有舞台劇,不過再一想舞台劇的道具服裝確實需要很多,且不太適用節選演出,大家也能理解。

十幾個戲迷圍在大字報旁邊的看了一會,對上邊的內容讚不絕口,連稱雲慶班和梅方做事大氣敞亮,對他們這些戲迷有心。

…………

「哎,不對,下面還有字。」

起先這十幾個戲迷都沉浸於雲慶班的這番大動作,心情振奮之下,沒有留意到這戲曲節目單下面,約半尺處還有一個空檔處,上面也有幾行文字。

好在下面空檔處的字跡也頗為顯眼,沒過多久,就有一個眼尖的戲迷發現了,不由發出一聲驚呼,而後,其看清上面的字跡,更是唬得直接高聲吼出來了。

「不會吧,郭老二怎麼跑雲慶班來說相聲了。」

在旁的其他人被那高吼戲迷的反應嚇了一跳,但等聽到他的吼聲,也紛紛運目朝下看去,只見其下紅紙處,寫著兩行板板正正的楷書

「封箱當晚,除雲慶班的戲曲表演,我們另請了幾位曲藝同行過來以祝諸君興緻,具體節目單如下:

相聲《扒馬褂》,表演人員,郭同、顏謙、嶽龍剛等。

相聲《揭瓦》,表演人員,郭同、顏謙………」

…………

節目不多,只有兩個,卻仍把圍在大字報附近的戲迷們震得不輕。

能在這個點過來園子裡聽戲的,幾乎都是鐵杆戲迷,並時間很閑,且……有錢。

愛好曲藝,有錢有時間,有這幾個條件與己身的,幾乎不可能沒去在京城人氣僅次於雲慶班的晉德園,而去了晉德園,自然不可能沒聽過郭同的評書和相聲。

事實上,這十幾個戲迷中,除了個別一兩個確實不怎麼對曲藝評書感興趣,隻癡迷於戲迷之外,其他人更多是兩樣都喜歡。

只是可能喜愛戲曲這邊的比重更多一些,但這不代表他們對評書、相聲的喜愛就差到哪去,尤其是郭同這樣高人氣大角的相聲評書。

…………

要知道,因為這幾年郭同因為發展方向更側重於相聲,說評書的時間漸漸少了,所以導致彭善在評書行內的地位上隱隱有超過郭同之勢,但這不代表郭同就不如彭善了。

相反,因為相聲這麼藝術表演方式大多都是耍渾逗趣,以博觀眾一樂,在笑聲中贏得觀眾的喜歡,所以在吸納人氣這方面,天然上會比評書討喜些。

郭同這幾年雖然在評書這行中似乎被彭善隱隱超過,但在整個包括了曲藝、梨園、雜耍、唱曲等所有表演方式的藝人行當裡,郭同的名氣遠遠要高於彭善。

如果說,當初郭同和彭善這兩位評書雙傑在京城藝人行當裡,無論是人氣還是名氣都被梅方穩穩壓過,只能屈坐二三把交椅。

但現如今,彭善這個三當家還是老樣子,距離梅方的頭名還有很遠的距離,而郭同卻早已經甩開了他,大步向梅方追去。

雖然目前還沒並駕齊驅,但以郭同眼下的向上勢頭,這一天還真不會太遠………

…………

別說郭同了,就是他的搭檔顏謙,如今在京城也都是響噹噹的名角了。

雖然如今還比不過彭善,但和侯四、常五掰掰手腕完全沒問題,就此也可見得,郭同如今的人氣之高。

這雲慶班貼出的封箱演出大字報,上邊竟然寫的郭同、顏謙前來助演,這京城名氣最大的兩個角兒一起同台,由不得戲迷們不震驚。

「不對啊,這雲慶班和晉德園,不是競爭關係嗎,怎麼郭同還過來給梅老闆站檯子。」

一個年紀不大,卻衣著華麗的少年,摸了唇瓣上的絨毛,面露不解。

「一聽你就不了解兩家的淵源。」

旁邊一位大漢聽了少年的話,嗤笑一聲,而後見少年和其他幾個戲迷,都面露懵懂之色,大漢索性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同幾人說了。

「其實,常去兩家園子的人都知道,在雲慶班和晉德園雖然是京城第一、第二的兩個園子,但彼此關係非常親近,幾乎沒有一丁點的齷蹉在內。

這其中固然有一家主營戲曲,一家主營評書,兩者直接競爭關係不大的緣故,同時,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一個人。」

…………

「哦,是什麼人?」

那個華麗少年似乎很有捧哏的天賦,大漢這邊剛賣了個關子,他就立刻配合發問,惹得大漢給他一個讚賞眼色,而後又繼續說道。

「這人不是旁人,正是咱們大乾朝的駙馬爺,官至正二品左副督禦史,前幾日剛剛被當今聖上封為文誠伯的馬晉馬大人。

當然,他還有一個名字,估計你們也都知道,那就是寫出《三國》、《西遊》的晉馬老……咳咳,嗯,就是他。」

大漢可能是說的太嗨,差點直接說禿嚕了嘴,把對馬晉的日常「愛稱」給叫出來,還好他最後反應過來,及時停住了口,不過還是被許多「同道」聽懂了。

不過眾人也沒有糾纏的意思,給了大漢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就繼續聽大漢談及雲慶班和晉德園的淵源。

………

「京城十之八九的人都知道,那晉德園的是彭善和郭同是馬大人的親傳弟子,郭同幾人從少年時便跟著馬大人學藝,師徒之間感情極佳,這晉德園雖不是大人的名下產業,但以郭同幾人對他的感情,和是他的也沒兩樣。

這是不少人知道的事,沒什麼好談的,咱們說點鮮有人知事,就比如,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雲慶班其實也有馬大人的股份。

其戲班台柱子梅方梅老闆,更是馬大人的至交好友,聽說梅老闆的夫人還是五公主身邊的近人,二人成婚都是馬大人和公主親手做的媒。」

「不對吧,梅老闆的夫人我知道,是第一屆武林大會的魁首女金剛胡香,她怎麼是五公主身邊的近人。」有人對大漢的話提出異議。

「你知道個……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漢似乎脾氣不怎地,聽見有人質疑自己臉色,眉頭瞬時一皺,神情變了變,才把嘴裡的粗口咽了回去。

「那位胡夫人可是和五公主相交莫逆,當初推拒了先帝的五品將軍,去做了公主的貼身護衛,一做就是近四年,這不是公主身邊近人嗎。」

大漢消息很是靈通,三言兩語將其中內情說出,駁得的方才開口質疑的那人臉色燦燦,退回人群。

………

「哎,別說梅老闆夫妻的事了,你接著說這晉德園和雲慶班之間的事。」

華麗少年似乎不太對這些男女之事感興趣,只是一個勁的催促大漢接著剛才沒說完的話題。

少年這邊急著聽其中因由,旁人也是如此,而大漢卻是沒有繼續開口,反而攏了攏袖子,嘴角一咧。

「列位,寒冬臘月的,你們就讓咱站在門口乾說,連口熱茶都不給喝。」

大漢此話說的直白,別人說這些戲迷了,都是那個年齡不大,涉世不深的華麗少年,也聽懂了他的意思。

眾人又瞧了瞧這大漢身上穿著,這才發現,雖然這大漢口氣大的驚人,可衣著破舊,左邊袖口更是露出了些許的碎棉花,看起來有些寒酸。

…………

華麗少年急著繼續聽大漢聊故事,也不顧及其他,伸手一拉大漢,二人連帶後面的兩個小廝就一起進了園子。

「來壺西湖龍井,並六碟拿手點心,快點上。」

少年拽過一個夥計,連聲吩咐了幾句,夥計應聲剛想走,卻被大漢拉住:「龍井要雨前的啊,頭茶喝著舒服。」

夥計看著大漢的衣服,遲疑了一下,不敢應下,轉頭看向了華麗少年,華麗少年很痛快的擺擺手,讓夥計放心去拿,而後二人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少年眼神微微帶著探究的看向了大漢。

「還知道雨前龍井,瞧這意思,您以前也是大戶人家的子弟?」

「嗨。」

大漢瞥了一眼,在他們後來進門又漸漸圍過來的戲迷們,也沒當回事,只是對少年曬笑道。

「我哪是什麼大戶人家,破落戶一個,只不過早些時候在《雜誌》裡面當過幾年差,比外人知道的消息多點。」

原來是《雜誌》的人。

少年連同旁邊圍著的戲迷們恍然大悟,怪不得消息這麼靈通。

只是,既然是《雜誌》的人,那大漢怎麼變得如此落魄,少年猶疑半響,才吞吞吐吐的向大漢問道。

「那您如今這是………」

………

在方才眾人為大漢的身份震驚時,大漢這邊卻根本不當回事的對付起了夥計端上來的點心,聽到少年的話,他咽下嘴裡的點心,抬起袖子一擦嘴角的碎渣。

「還能是怎麼回事,不在《雜誌》幹了唄,其實這事也沒必要和你們細說,反正,就是當初我闖了個禍,事情不小,就算丟不了命,估計也得去牢裡關上了七八年。

後來還是《雜誌》當時的總編七姑娘,覺得這事我也是出於公心才出的事,故此出手將我保下,並賠償了對方所有的損失。

只是這麼一來,我在《雜誌》就乾不下去了,加上我又沒別的什麼手藝,如今只能給那些小報刊寫寫短文,賺兩個碎銀子吃飯罷了。」

事情雖然可能有些憋屈,但大漢卻說的十分灑脫,幾句話見到交代了自己的事情,而後就拍了拍手,遵守承諾說起了正事。

「前面說過,這梅老闆和馬大人是至交,關係很好,有這層關係在,這郭同作為馬大人的弟子,自然也和梅老闆交情匪淺,我曾聽說,私下裡郭、彭幾人都稱梅方為師叔,甚至還曾跟梅方學過戲,有半師之誼。

以這個交情,甭說雲慶班的封箱能把郭同、顏謙請來,就算是把彭善、侯四他們全都叫來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大漢說到這,砸吧砸吧了嘴,又銜起兩塊點心叼到嘴裡,嚼了兩口咽下,然後看著仍眼巴巴瞅著自己的眾人笑道。

「我要是你們,就不會在這傻坐著不動,而是趕緊去買封箱的門票,乖乖,梅老闆加上郭同,肯花錢來看的肯定海了去了。」

………

大漢這句話算是提醒了圍坐著的戲迷們,眾人互相看了幾眼,然後爭先恐後的跑去園子賣票處買票,生怕去晚了票都讓人搶走。

眾人齊齊前去買票,華麗少年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他還沒起身,袖口就被大漢拽住,少年眉頭一皺,不解大漢此舉是為何意。

可能讀懂了少年的眼神,大漢笑眯眯的解釋道:「這群傻子,真以為這封箱的票這麼好買,兄弟,看在這杯雨前龍井的份上,我同你透個實底。

這封箱演出一共大約五六百張票,絕大部分早早就被那些有關係的人定下,最後能流出去三成就算是多的,所以,園子這邊的賣票處一天最多能賣二十張。

而不巧的是………」

說著,大漢從手裡掏出三四張材料特質的門票,向少年晃了晃,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小哥,要票嗎,十兩銀子一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