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三百九十八章 打了滿京城的臉 (二合一)
景康帝十九年七月初九

正當馬晉忙著在第二刊的《雜誌》上給老曹做文章時,《雜誌》的風波還在京畿之地繼續快速的擴大。

截止到昨日初八晚上,《雜誌》在京城的銷量已經在昨日就達到二十二萬冊大關,目前雖然日銷量有些下降,但總得來說,還有很大希望突破二十五萬銷量。

和新華合作的外地書商傳回來的反饋消息也很利好,第一刊的《雜誌》各地銷量將近十萬冊,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性增加。

據安逸等人估計,最終第一刊《雜誌》的銷量大致在三十八九萬左右,破四十萬的可能性很小。

不過就算如此,《雜誌》第一刊也破了馬晉《封神》下部三十五萬的記錄。

………

當然,帳不是這麼算的,《封神》一本一兩銀子,而《雜誌》只是二錢一冊,單是價格就有五倍之多,更別說《雜誌》的各項成本了。

《封神》《說嶽》這些小說,雖然也得安逸等人忙著印刷、宣傳、發售等工作,但終究還是輔助,真正的主力還是馬晉這個作者,其餘的支出屬於正常成本,成本利潤之間比重很是驚人。

說白了,《封神》主要的賣點是其中的內容,而馬晉一個人的就可以搞定,除了宣傳、銷售之類的,並沒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成本。

可《雜誌》不一樣,和《封神》同樣裡以內容為賣點的它,其需要很多人的協作,有時甚至需要外界幫助。

而這,都需要人工以及其他各項成本,甚至有時馬晉還要往裏搭人情。

這點,從馬晉為《雜誌》營造出來的框架就可以看出來。

………

要知道,《雜誌》雖然初創,底子可一點都不薄,作為自己的野心所在,馬晉可是下了不少心思。

單以其班底論,專項的文字編輯、排版、畫師、相當於狗仔的探子,以及馬晉精心挑選出的具有初步採訪能力的記者,目前就有近三十人之多,更別說底層的雜役、門房、馬夫、護院之類的。

人員之多,已經超了成立了一年多之久的新華社總社,而這些專業性人才,都需要一定可觀的薪酬拴住。

畢竟馬晉再能耐,他也不是三頭六臂,他不可能一個人在區區半個月的時間,不但要寫出《三國》的兩回書,還得編出十則笑話,查閱並寫出科普歷史軼事、賽事新聞、八卦閑談、採訪名人等等………

這絕對不現實。

所以馬晉或者《雜誌》必須要有這麼一批有能力有經驗的專業精英團隊,即使要花費不菲的資金培養,也再所不惜。

………

除此之外,《雜誌》還有其餘各項支出,比如獲取新聞,《雜誌》可是明文說了要按勞犒賞,如果真有得力的新聞,《雜誌》不可能出爾反爾。

還有邀請名人採訪、撰稿,多少都要意思一下,給些出場費、潤筆費之類的,而且因為對方的地位,這些錢還不能數目太小。

當然,以《雜誌》如今的影響力,這條支出有些可有可無,要是《雜誌》放出風邀請採訪,別說收費,倒貼錢都有人上趕著來。

不過,事無絕對,萬一要是有人死要錢呢,你給不給,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賣《雜誌》面子的,而且如果有時碰上一些熱點事件,更是要不惜出重金也要拿下新聞或者當事人,也就是俗稱的「搶頭條」。

還有「故事會」中刊登劉勉、杜山這些作者的短篇小說,也得付人家稿費;像陳秀才、諸葛老頭這種外來投稿的,一視同仁,一經採納也得給稿費。

更別說馬晉想陸續舉辦的金球獎這類比賽評比,往裏投入的人工,場地,獎品,宣傳都不是小數目。

再加上後續的印刷、宣傳、銷售這些必要的支出,《雜誌》三四十萬銷量看著多,但結合其定價,及各項成本均攤下來,利潤沒有明面上這麼豐厚。

………

當然,不豐厚可不代表少,根據預估,《雜誌》第一刊近四十萬冊的銷量,除去所有的成本,最後利潤差不多四萬餘。

雖然看著這四萬兩根本比不上,馬晉那一發書就十幾萬二十萬的利潤,也就和柴月他們發書差不多。

但可別忘了,《雜誌》是半月刊,像這樣的四萬兩,一年到頭下來有二三十次的機會,而且《雜誌》所產生的利潤也不會一成不變。

隨著其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這個四萬兩早晚能變成五萬兩、六萬兩、七萬兩………

到時候,光是靠賣《雜誌》,馬晉就能年入百萬兩,大乾上下除了朝廷和皇家,能有這個吸金能力的,全天下找不出一掌之數。

………

而且最關鍵的是,在馬晉的設想中,《雜誌》最大的盈利點可不是銷量,而是——廣告費。

如今的《雜誌》,,就像後世的那些資訊網站,銷量就相當於流量,佔的利潤是小頭,真正的大頭還是廣告。

先引流,擴大影響後,在以龐大的用戶招收廣告,獲得利潤。

這個在後世玩爛了的盈利方式,對目前的《雜誌》來說很合適,如此既簡單操作又實用可行的方案,馬晉沒道理不採用。

………

目前每一刊的《雜誌》,內有十幾個板塊,頁數多的上百,少的也有七八十,這其中蘊含著多少大大小小的廣告位。

當然,馬晉不可能把《雜誌》做成一個現在的百度,狗皮膏藥一大堆,從而影響《雜誌》本身質量,這無疑是本末倒置,所以數量上要有一定的控制。

除了控制數量,為了維護《雜誌》本身的名聲,和考慮時代因素,其對廣告本身也要仔細甄選,不能給錢就上。

例如,《雜誌》要是廣而告之的宣傳一個娼窯或者賭館、高利貸之類的汙穢場所,這無疑就是自毀長城,不但把自己的檔次拉低,還很容易引起官方和民間的反感,像蔡陽、遊見這樣的大佬也從此會敬而遠之,免得汙及己身。

………

所以在馬晉看來,《雜誌》廣告商也是要慎重挑選的,就像後世明星選代言一樣,要符合自己的檔次定位,比如那些小鮮肉或者各種女神,所代言的廣告都是奢侈品,或者國內或者國際的知名品牌。

普通的小作坊,出的錢再多也很少能拿下正當紅的明星。

原因無他,掉份二字足以,同一咖位的明星,一個代言國際知名洗化產品,另一個代言高家村王二麻子牌手磨香油,賺多少錢都不夠人家笑話的。

除此之外,還影響其他廣告商對你的觀感,畢竟大品牌都是要面子的,你讓他的代言人同樣背著鄉下作坊的廣告,丟臉是輕的,損害品牌形象才是真的虧。

更不用說民間的反應,宣傳鼎香樓的刊物和宣傳路邊包子攤的是一個級別的嗎,久而久之,馬晉先期又是捐錢,又是請梅方、蔡陽出面,所營造出來的高逼格形象,將不復存在。

偶爾的親民叫貼地氣,天天親民你想矜貴都沒了那個氣質。

所在馬晉的設想中,《雜誌》那些最佳的廣告商,還是那些生意規模大的商戶,既有能力承擔高額的廣告費用,還有一定的規格,品質檔次都有保證。

………

眼下,第一刊《雜誌》的影響已經開始展露出來,馬晉也讓人開始籌備招商廣告,甚至專門籌備了一個公關招商部門,專門負責廣告這類事務。

不過廣告這邊籌備還未完全,推出時機也不成熟,馬晉打算等《雜誌》再刊發幾期,影響更加擴大後,再向外公佈廣告招商之事,將利益最大化。

廣告之事暫且放在一邊,隨著《雜誌》的前期銷量統計出來,馬晉如今打算提前完成之前所提到承諾——將第一刊《雜誌》的利潤所得,全部捐往河南災區。

同樣,也是給慢慢陷入平緩下來的《雜誌》,再添一把火,而且也是為幾天之後發售的第二刊《雜誌》,宣傳造勢。

………

七月初十。

沉寂了十天的《雜誌》又發出新的傳單,上面並未向之前那樣宣傳什麼,而是附上了一則聲明。

其上詳細的列舉了目前《雜誌》第一刊的詳細銷量數據,然後開始算帳,得出目前《雜誌》所賺取的利潤,其中馬晉有心機特意聲明了,這些利潤包括成本在內。

最後得出《雜誌》第一刊的銷量現在三十二餘萬冊的銷量,其利潤大致在六萬五千兩左右。

再加上馬晉之前承諾的他和顏妍夫妻二人一人一萬兩,總共八萬五千兩,已經全部交於戶部專門負責河南賑災的官員。

另外,雜誌還在總部門口貼出告示,其上有戶部及河南布政司衙門的印章,以示真偽。

而且,聲明中還著重解釋這些還不是最終款項,直到《雜誌》第一刊全部停止發售後,會將剩下所有的餘款,再次捐入河南災區。

聲明的最後,又一次搞出了當初馬晉那震驚京城的八個字。

朗朗蒼穹,天佑大乾!

………

此番聲明一出,在《雜誌》橫行了京城半月後,馬晉搶走了它的風頭。

說實話,當初馬晉那篇捐出第一刊《雜誌》所有利潤的聲明告示,在京城引起轟動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對此存疑。

畢竟以當時《雜誌》的勢頭,和馬晉以往的吸金能力,很多人推算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馬晉真的願意將到手的錢全部捐出來?

很多人認為馬晉只是在作秀,或者是宣傳《雜誌》,其也許會給災區捐錢,但捐的可能只有一部分。

在京城,絕大多的人都持以這個觀點,另一小部分人則陰暗的表示這都是馬晉的套,他是絕不會掏一文錢的,而支持馬晉遵守諾言的人也有,但很少,絕大部分都是馬晉的書迷和支持者。

不過雖是如此,京城的百姓還是認為馬晉多少會出一部分資金支持災區,所以很多人響應了馬晉的號召,積極購買《雜誌》盡些微薄之力。

………

但今日《雜誌》這捐款聲明一出,整個四九城,到處都是啪啪打臉的聲音,大家沒想到,馬晉真的說到做到,把錢全捐了。

六萬五千兩,再加上馬晉夫婦的兩萬兩,這可是足足八萬五千兩,也不用再提之後的餘款,隻這些銀子,已經足夠讓百姓們為馬大善人歌功頌德了。

別說沒什麼見識的老百姓,就是京城的一些大戶權貴,看到馬晉這一口氣掏出的八萬多兩,也倒吸了幾口涼氣,暗暗搓牙花子。

八萬兩!

這能讓一個普通人家,衣食無憂過上幾百年,在京城置辦十間三進三出的大宅子還有富裕,哪怕天香樓那四大花魁,估計也能贖出兩個,講講價,再饒一個當紅姑娘也不是沒可能………

這個數目,哪怕是那些豪商和頂級權貴一口氣掏出來都有點困難,更別說還全捐了,眾人驚詫馬晉的大魄力的同時,也不由感慨馬晉恐怖的賺錢能力。

要知道那雜誌可是半月刊啊,如此下去,估計要不了幾年,天下首富就該姓馬了………

(所以,當首富可能是馬家的天賦-_-)

…………

所有人都不停的誇讚馬晉重信義,有大慈悲,沒有不開眼的去質疑事情的真假。

原因很簡單,除了《雜誌》總部門口和戶部大門的兩張告示上那明晃晃的大印之外。

今日朝會之中,景康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對馬晉大肆誇了一通,又擢升其位正五品殿中侍禦史,賜麒麟服、玉如意等物,還號召群臣向馬晉學習的事,也很快從宮中的傳了出來。

誰要是在這個時候頂風招惹一下馬晉,迎來的很可能不止是馬晉的反擊,還有可能是暴怒的景康帝。

據知情人透露,這次河南天災,在馬晉的帶領下,朝中無數官員權貴踴躍捐款,金額達幾十萬,其中馬晉個人幾乎佔了其中的兩成。

而這筆銀子,也相當於負擔了此番河南賑災款項的七成,馬晉給國庫省了一大筆錢,為此景康帝能不喜歡這個貼心有錢的女婿嗎。

別說是他,就連和顏易快打出狗腦子的戶部尚書錢吉,見到馬晉這個肅王死黨還露出個笑模樣呢,顏易就更不用說,拉著馬晉喊了好幾次「子升助我頗多」。

那親密勁,別說馬晉膈應的難受,就連他親妹妹顏妍也忍受不了,看她哥的眼神跟防情敵似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