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四百零一十六章 右侍郎的訪談(二合一)
半個時辰後,等在嫻雅宮的賢妃得到了景康帝的獎賞。

一大堆令后宮妃子眼紅的珠寶首飾,綾羅綢緞,被花子虛親自送了過來,並且放下話,晚上皇帝宿在嫻雅宮。

待花子虛退下,賢妃笑語盈盈的看著興奮的嫻雅宮宮人們,美目一閃光芒。

本宮出手,哪有失手的道理……

………

與此同時,含香閣



和別人待久了,自然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些別人的習慣,麗嬪進宮跟景康帝好幾年了,別的沒學會,發火砸東西的本事絕對深得真傳。



又一個官窯紫雲細口瓶被砸成碎片,趴在地上的太監和宮女們,身子發抖的頻率更快了,隻得一個勁勸道。

「娘娘息怒……」

又報廢了幾個拿到外面至少幾百兩的官窯後,麗嬪終於消停下來了,不是消氣了,而是體力不支。

砸東西也很累的………

………

「哼,本宮還不信比不上一個老女人,來人把禦膳房的禦廚給我叫來。」

麗嬪一想到自己送的湯品被景康帝砸了,而賢妃送的湯品卻受到了無數賞賜,還勾的景康帝入宿嫻雅宮,心裏這個嫉妒之火就止不住的往上湧。

孫子都有了還和我爭寵,這麼大的年紀,也不看皇上力氣跟不跟得上………

「娘娘……」

跪在底下的小太監忍不住提醒道:「小的已經打探清楚了,賢妃娘娘送的湯品乃是秘方,禦膳房那邊也不會做………」

砰~

估計景康帝在這裏也忍不住罵上兩句,朕再有錢,也禁不住這麼砸啊。

「那你說怎麼辦,如今這滿宮上下就擎等著看本宮笑話呢,今天這面子要不扳過來,本宮以後如何在那賢妃面前抬的起頭。」

麗嬪眼神危險的看向了小太監,手裏還把玩著一個雙喜龍鳳罐,頗有一番小太監想不出主意,這罐子就和他腦袋來個親密接觸的架勢。

「………」

小太監都快哭了,這宮裏官窯的質量可不是蓋的,不然麗嬪也不會砸的這麼費勁,若是拿腦袋硬接那麼一下,不死也得躺上幾個月。

眼看麗嬪的眼神越來越不善,嚇得一臉冷汗的小太監,突然腦中靈光一閃。

「有了,娘娘,小的記起來了,方才在那禦膳房,小的曾聽那禦廚嘴裏提過那麼一嘴,賢妃今日送的那道湯正是第二刊《雜誌》上的菜品,是鼎香樓的菜式。

小的估摸著,也許是皇上今日看了《雜誌》,心裏正覺得新鮮,而賢妃娘娘又掐著點將湯品送到,皇上才龍顏大悅。

娘娘,既然賢妃可以,咱是不是也能效仿一番。」

小太監名為小李子,年紀不大,卻早已是含香閣的副總管了,地位不低,自然也曾沾光麗嬪分上一本《雜誌》,知道裏面的內容。

在宮裏就是這樣,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像麗嬪這樣得寵的,連手底下的太監也高人一等,而那些不得勢的妃嬪,加起來都未必比的上一個太監說話管用。

………

麗嬪眼睛一亮,下了座位,幾步來到一出書桌上,取過一本早上剛送來的《雜誌》,翻了幾頁,然後伸手招來小李子,指著上面的一處道。

「可是這個。」

小李子抬頭瞄了一眼,正是土茯苓綠豆老鴨湯的描寫,他帶著點不確定道:「應該是,小的聽禦廚說賢妃送的是道湯品,還用到了鴨子。」

「不是應該,就是這道湯。」

麗嬪找到了克敵製勝的法寶,心情一下大好,見小李子有些不解還有心開口解釋,

「本宮方才看過這篇文章,其上列舉了三道菜,只有一道湯品,賢妃既然是按本書覲獻湯品,那就坑定是這道鴨湯了。」

………

「太好了,娘娘,咱們晚上也送這湯去禦書房吧,不行這湯賢妃送過了,咱們送其他兩道菜……啊……」

小李子自顧自話,還沒說完,就被麗嬪一腳踹倒,此時的麗嬪可沒了景康帝面前那嬌俏溫柔的模樣,玉面微沉。

「蠢貨,禦膳房沒有菜譜怎麼做,馬晉是賢妃的女婿,那個老女人自然有菜譜能夠照貓畫虎。

可本宮又去哪裏去找這兩道菜的菜譜,味道不對,皇上不喜歡,本宮丟的了就不是一回臉了。」

小李子也反應過來,哭喪著臉:「娘娘,那我們怎麼辦……」

話沒說完,就又挨了一腳,麗嬪的暴脾氣展露無疑。

「怎麼辦,怎麼辦,什麼事都讓本宮想主意,那本宮養你們這群廢物幹什麼。」

小李子這次學聰明了,任憑麗嬪怎麼發火也不出聲了,反正多說多錯。

我不說話了,她總不能還找自己茬吧………

小李子想的很好,可他還是低估了女人生氣時不講理的性格。

見到小李子這副沉默是金的模樣,麗嬪心裏的火就更怒了,臉色陰沉:「好啊,脾氣大了,如今都敢給本宮使臉色了是吧。」

小李子大驚:「娘娘誤會………」



話沒說完,一個紅雲四方仙姑瓶在他眼前三寸炸開,濺起的碎片崩了小李子一身。

小李子肝膽俱裂:「娘娘……」



麗嬪見失手了,眉頭一皺,兩步來到百寶架上,玉手抄過一個鬥大的銅佛,直奔小李子扔去……

又沒中,不過看著地上被銅佛砸了一小坑,小李子都快嚇瘋了,又不敢躲,隻得高聲哀求麗嬪。

「娘娘………啊………」

這回中了,麗嬪拍了拍玉手:「抬下去找個太醫,能治就治,治不了就報皇城司吧,就說……嗯……被架子掉下來的佛像砸的,另外這些東西都記在他身上……」

「是,娘娘。」

含香閣的宮人早就見怪不怪的收拾殘局,腦袋活泛的太監都開始惦記小李子留下的副總管之位了………

………

禦書房

景康帝可不知道他寵愛的麗嬪,剛剛威武的手斃了一個小太監,估計就是知道他也不會在意。

宮裏每天不明不白死的宮女太監多了,他要是一個一個的過問,政事也別處理了,所以這些醃糟事,只要不被捅出來,景康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甚至,對於景康帝來說,相比於小李子的性命,他可能更看重被麗嬪砸的那些官窯佛像………

人命不值錢,這才是萬惡封建社會的現實。

………

吃飽了的景康帝,身上的不適也似乎消失了不少,也更有精力看《雜誌》,此時的他就在看曹達華的訪談錄。

「………」

柴月:「您被稱為重案之虎,是朝廷重犯要犯恐懼的刑部官員,對此您有什麼感想。」

曹達華:「首先,要感謝皇上的信任和刑部同僚的鼎力支持………

我有一個目標,就是凡是我任上的重案、要案必破,務必不讓這些傷害朝廷,傷害百姓的賊子逍遙法外………」

「………」

柴月:「您覺得您之所以能破這麼多重案,最大的憑仗是什麼。」

曹達華:「首先,是皇上的支持………」

「………」

柴月:「我們知道,您是從刑部一個八品小官一步步坐到如今右侍郎的位置,而這其中遇到最大的貴人又是誰呢。」

曹達華:「皇上!」

「………」

柴月:「問個敏感問題,您有……更進一步的打算嗎。」

曹達華:「全憑皇上安排,我是朝廷一塊磚,皇上讓我往哪搬,我往哪搬……」

「………」

………

通篇下來,曹達華言必景康帝恩德,也許外人看了,不免不屑的說上老曹一句馬屁精。

可這確是馬晉徵求了曹達華意見後,親自輔導的成果,不然「磚、搬」之說,老曹從哪裏知道的。

前面說過,從底層上來的老曹雖然看重虛名,但更重實利。

說白了,曹達華當刑部尚書這事,一萬個人支持他,都不如景康帝點個頭管用。

好鋼要用到刀刃上,這篇文章說是給老曹宣傳造勢,還不如說是藉機把曹達華舉薦到景康帝面前,這才是馬晉他們真正的目的。

所以,也別說老曹忠心表的太直白了,太矜持怎麼能讓景康帝體會到曹大人的「拳拳之心」。

………

而不出馬晉他們的估計,這篇在旁人看來滿文阿諛奉承的文章,落在景康帝眼中,就變成了………

「這個曹達華倒是忠厚性子,老實人!」景康帝滿臉笑容的贊道。

什麼是忠臣?

這個界限很模糊,像明朝大太監魏忠賢和著名貪官和珅,這兩位是忠臣嗎?

估計十有八九的人都會回答否,這二人一個臭名昭著,一個貪汙富己,無疑是大家眼裏的蛀蟲、奸臣。

可大家公認的奸臣,在天啟皇帝和乾隆的眼中就未必了。

魏忠賢號稱九千歲,權傾朝野,和珅富可敵國,一個人兼了十幾個要職官銜,若沒有天啟、乾隆的信任和放縱,單單一個蒙惑一詞可說不過去吧。

每個皇帝都有一種識辨心腹的方式,而景康帝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聽話和忠心。

兵部尚書蕭赫無甚大才,但就憑著對景康帝幾十年如一日的忠誠,坐到了六部尚書的位置。

馬晉能從一個小舉人,一路青雲直上,還娶了顏妍,其間固然有其他原因存在,但南郊救駕和他一直表現的對景康帝忠心耿耿,無疑是一錘定音的存在。

曹達華這篇滿滿阿諛奉承的訪談,在其他人看來是沒風骨,只知道媚上,但在景康帝眼中,也就變成了曹達華懂事知趣。

臣子嘛,作為下屬,什麼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攬,你讓皇帝如何顯示存在感,誰都這麼乾,久而久之,還要皇帝幹什麼………

所以,立場決定,景康帝看這篇文章沒什麼不妥之處,甚至對其深以為然。

………

當然,景康帝也不傻,忠心無才的雖然好掌控,但遇到正經事就用不上了,朝廷要想正常運轉,還是需要一批真才實學的臣子的。

所以曹達華這篇訪談,雖然讓景康帝對他頗有好感,但僅憑這個,還不足以讓景康帝對其委以重任,他必須拿出真材實料來。

於是,緊接「名人訪談錄」的,就是「重案之虎探案集」上面沒別的,就是把曹達華的履歷功績貼了上去。

……

奉文三年冬,西城一家綢緞鋪,一家十五口被滅門,同月,案犯被曹達華抓捕……

………

奉文六年七月,血龍案逃犯顏往、顏養被曹達華於京郊抓捕……

………

景康二年三月,朝廷和蒙古大戰,曹達華被命令聯合黑衣衛、順天府掃蕩京中蒙古細作,歷時三月,曹共捉拿蒙古細作一百餘人,比其他兩個衙門的總合還要多………

………

景康帝十年,京中大乾錢莊被盜,七日後,案子告破,主辦此案官員就是曹達華……

………

還有,景康帝十一年五月的百童疑失案……

景康帝十三年的紅靴子採花大盜案………

景康帝十五年的護城河碎屍案………

景康帝十七年的剖心案………

………

一連列舉了上百條之多,有些名聲大,案情比較離奇的案子還重點介紹了一番,滿篇文章讀下來,讓人不由感慨老曹不愧重案之虎之稱。

景康帝也是眼中異彩漣漣,沒想到朝中還有如此能耐出眾的臣子。

說實話,這些案子不少景康帝都曾聽說過,甚至有些也知道是曹達華的功勞,但他還真不清楚曹達華破了這麼多案子。

此番《雜誌》將這上百條案子一口氣擺在他的面前,給予景康帝的衝擊力還真不小。

敲了敲面前的矮桌,景康帝陷入了沉思,刑部大動在即,曹達華卻突然登上了《雜誌》,還佔據了不小的板塊,大出風頭。

這其中的心思,景康帝不是看不出來,不過看出來歸看出來,見到曹達華這驚人的履歷,和其「忠厚性子」,景康帝還真起了愛才之心。

「花子虛,去吏部和刑部取來曹達華的資料來,記住,不要聲張。」景康帝停下沉吟,吩咐了花子虛一句。

還是再觀摩觀摩,另外再問一下刑部尚書麥雷的意見,他在刑部幾年了,對繼任人選應該有些章程。

花子虛匆匆離去,景康帝又翻了幾頁,就看到遊見的文章,啞然失笑。

「遊子聞(字)也坐不住了………」

………

ps:推本朋友的書《明末流民帥》

主要講述的是普通現代人,穿越成天啟七年十歲的流民少年,跟在流民帥們身後討生活。

一路成長,有老師教授他,有長者庇護他,有同伴敬愛他。

潮起潮落一甲子,如岸上礁翁坐看風雲湧。

前期隨大流,中期扛大旗,後期定局面。

………

最後,限免求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