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是盼著皇上死啊……(二合一)
七月二十日

剛剛下朝的顏易立刻召集了在京所有肅王黨心腹,前來王府議事。

當然,為了不暴露肅王黨的全部實力,一些身份敏感和隱藏不為人知的官員,自有秘密通道進入王府。

肅王府,正院

此時已經被上百個衣著勁裝,神情警惕的王府護衛團團圍住,同時,正院三百步之內嚴禁任何人靠近。

肅王府護衛統領鐵赤親自帶人把守要處,以防有人潛入。

………

正院書房

馬晉站起身子往窗外瞄了一眼,看著肅王府這院裏院外,守備森嚴的架勢,嘴角不由一抽,看向顏易道。

「殿下,王府這般大動乾戈,要是傳到宮裏讓皇上知道不太好吧。」

不等顏易回話,一旁的張平聞言先說道:「駙馬多慮了,皇上今日在朝中提及立儲,對王爺和其他幾個皇子來說,是天大的事,別的王府的動靜恐怕不比我們小,大傢俱是如此,皇上那也不會另眼相看。」

馬晉聽了之後,恍然的點了點頭,畢竟立儲之事非比尋常,沒看到剛才朝上那群成了精的老狐狸,都險些沒繃住。

肅王府動靜大些才是正常現象,自己有些太過敏感了。

轉過身來,馬晉又掃了一眼面前的幾個人,繞是他剛才已經有過一次驚鄂,現在再看仍是震驚於顏易勢力之大和其隱藏之深。

戶部左侍郎燕紅川,戶部右侍郎右侍郎陳川,應國公羽林衛副統領常嘉。

這三位是顏易的人馬晉心裏早就知道,其中戶部兩侍郎是顏易親自和他講過,而應國公是顏易親娘舅自更不必多說。

但另外幾人的露面,著實讓馬晉意想不到。

………

頭一位,大理寺左少卿薑一禮!

作為五寺之首,和都察院、刑部並稱三法司的大理寺,地位之尊崇,自不必多說。

左少卿在大理寺是二把手,官職正三品,雖然官職可能比其他人略低些,但其能與顏易的幫助絕不比其他人少。

大理寺掌獄案審理,相當於後世最高法院,左少卿作為其司二把手,不但掌駁正獄案及重囚復訊工作,還分掌浙、閔、魯、粵、黔、川等十幾省的刑獄之事,權力極大。

具體解釋太過敏感,就這麼說吧,如果你犯了事,案宗遞交到大理寺,刑罰是死刑還是關上幾個月甚至是無罪,薑一禮都可以輕鬆定下。

當然,薑一禮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如此明目張膽,畢竟大理寺其他官員,和監察獄訟的都察院也不是吃乾飯的,但死刑變無罪不行,改為輕一點的發配或者收押還是有很大希望的,或者直接將案子駁回待決。

畢竟大乾律有規定,如果大理寺對案子有異議,死頂著不判,其他部門也沒什麼辦法,除非皇帝出馬。

這位薑少卿在朝中一向低調,馬晉沒想到能顏易能將其卿收入麾下,還晉為心腹。

不過也可以理解,薑一禮位置緊要,顏易能夠用的著其的地方很多,甚至某種意義來講,薑一禮這個大理寺左寺卿比一個六部侍郎的作用還大。

………

相比於只是熟臉點頭之交的薑一禮,這第二位馬晉就熟悉很多了,禮部右侍郎楊晃,就是當初當街鬥毆的楊侍郎。

別看這位楊大人性格很是「不羈」,但其能當上禮部侍郎之位,自然不容小覷。

禮部在後世很多人看來,似乎就是一群文人聚集地,管些禮樂祭祀之類的清貴活計,沒什麼重要的。

可大家都忽略了禮部還掌科舉考試和藩屬之來往,這兩樣一個教育,一個外交,對於一個朝廷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吧。

籠統來講,禮部有點像替朝廷進行意識形態控制,凡是沾著一個「禮」字的,禮部都能摻和一腳,相當於後世的教育部、外交部、宣傳部、文化部等多部門的結合體。

甚至於馬晉當初發行《雜誌》時,還專門給禮部打了個招呼。

不要以為禮部都是文人好欺負,殺人莫過誅心,這幫讀書人一個個下手毒著呢,要是招惹到了他們,抓到你一點紕漏,立刻大做文章。

什麼不忠不孝、藐視朝廷、不尊師長、無視倫常,無數頂大帽子往你頭上扣,你百口莫辯,死都得遭人唾棄。

不過其他人懼讓禮部,馬晉如今倒沒什麼感想,畢竟他手上還有一本《雜誌》,論打嘴仗他是絲毫不怵。

唯一可慮的,就是這幫文人給《雜誌》扣上什麼帽子,引得朝廷封刊,不過馬晉有老丈人罩著,倒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

話回正題,楊晃作為禮部三把手,對肅王黨的幫助不言而喻,但是,相比於楊晃本人,馬晉更看重的是,楊晃背後的內閣閣老蕭然。

眾所周知,這位楊侍郎是內閣建極殿蕭然的乘龍快婿,眼下楊晃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肅王黨心腹密議會上,這是不是代表著其背後的蕭閣老也是支持顏易的。

再加上那位和顏易十分曖昧的遊見,內閣五個大佬,顏易已得其二了。

………

至於第三位顏易新露面的心腹,也是最後一位,同時也是在坐的官職最高和讓馬晉最吃驚的一位。

都察院右督禦史陳明水!

這位乾瘦矮小的老頭,臉上從來都是笑眯眯的,是都察院最著名的老好人,脾氣好的嚇死人,哪怕下屬情急之下當場頂撞他,其也是付之一笑,毫不在乎。

而現在,這個都察院一直盛傳的即將退位還鄉,平時清閑度日的右督禦史,卻是顏易深為信重的心腹重臣,以方才顏易對其的幾個小動作,陳老大人投靠顏易絕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個天差地別的兩個形象,讓馬晉剛看到陳明水時,好半會沒反應過來。

這老頭太鬼了,把所有人都騙了!

平常一副安穩等著退休的好好老幹部模樣,實際上私底下卻早早站了隊憋著勁搏從龍之功,

你還別說這老頭是為了後輩,別人不知道,馬晉作為都察院人脈王,他知道陳明水的一幫子孫是什麼底細,個頂個的廢材,說是一群扶不起的阿鬥都算抬舉他們。

不給陳老頭闖禍算陳明水管的嚴,還往官場推,這不是嫌陳家人多活的長嗎。

不為後輩,看顏易對其尊重的樣子,也不像是陳明水被顏易拿住了把柄,逼其就範的,那就只剩下這老頭人老心不死,想再博一把了。

………

看著笑呵呵的陳明水和沉默寡言的薑一禮,馬晉突然發現,如今三法司中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二把手都歸於顏易旗下,再加上最近在不停拉攏的刑部曹達華。

如果成功,那麼朝廷這三個司法部門,顏易幾乎可以動用大半,再加上顏易幾乎抓在手裏的管著天下錢糧戶部,和一部分禮部、鴻臚寺、勛貴及其他勢力,肅王黨羽翼已經頗豐,遠遠將其他皇子拋於其後。

可別忘了,顏易還有個老丈人管著天下一等一富庶的浙江,毛巡撫可是在浙江經營小幾十年了,勢力根深蒂固,一個天下前幾的省份全力支持,不比拿下京城一個重要部門差。

馬晉心裏琢磨了一下顏易的整體勢力,發現自己還真是有些小瞧這位大舅子了,與此同時,馬晉也有些對顏易這個龐大的勢力感到微微的恐懼。

這要是讓景康帝知道了,老丈人還能睡好嗎………

………

當然,這個話有些誇張了,顏易勢力雖然不小,但如今前勢不明,他籠起來的勢力也只是浮根之萍。

說句難聽的,景康帝一句不立顏易為太子,這裏的人就能當場跑了大半,甚至落井下石都不稀奇。

但話又說回來,顏易這個勢力雖然對景康帝不算什麼,但比之其他皇子,絕對是遠遠超出了,如果不加控制,任由其發展下去,威脅到皇權也不是不可能。

馬晉已經可以想像出,如果顏易覺得群臣舉薦儲位人選,是景康帝真心實意的想法,然後發動手下全部勢力,再拉攏一些想要攀炎附勢的朝臣,其造成的聲勢,絕對能遍佈朝野上下。

繼而是讓景康帝覺得顏易深受百官愛戴,乃天生帝皇,然後讓位退休。

還是心生警惕,對顏易大肆打壓,甚至給其扶持一個對手,讓兩人互相牽扯對峙,以免威脅自己的皇位。

以馬晉對景康帝的了解,十有八九景康帝會選擇後者。

………

如今的馬晉可以說是和顏易綁在一條船上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馬晉決不可能看著顏易跳坑而不攔著。

於是,馬晉顧不了以往在肅王黨議事時很少發言的低調作風,起身將自己的猜想和盤托出,同時,也給正因為景康帝提及立儲而激動不已的肅王黨眾人,狠狠潑了一桶冷水。

「子升,你是說,立儲此事只是父皇的試探,是個陰…嗯…計謀,方才在朝上你給我打暗號,就是看出了不妥。」

顏易聽完馬晉的話,立刻從對儲位的熱情中冷靜下來,緩緩分析道。

馬晉搖了搖頭,老實道:「說實話,我也拿不準父皇的心思,但我覺得,一個百官支持的皇子,對於一位春秋鼎盛的帝皇來說,怎麼看都不像是好事。」

顏易微微頜首,看向其他人:「你們對子升此言怎麼看。」

陳明水摸了摸鬍鬚,第一個對馬晉表明了支持:「駙馬之言周密慎全,老夫聽駙馬一說,也覺得對群臣舉薦之事還得再慎重考慮一番。」

馬晉抬頭看向了陳明水,老頭微笑向他點頭致意,馬晉心中一動。

這廝好像在拉攏自己………

………

不提陳明水和馬晉的小動作,在陳明水之後,其他幾人也紛紛發表意見,其中薑一禮和楊晃支持馬晉,張平及戶部兩位侍郎則是不同意馬晉的看法,原因很簡單。

若是景康帝是真準備讓群臣舉薦太子人選呢,如此大好機會,肅王黨為了一個馬晉莫須有的猜測,就眼睜睜的放棄,未免太可惜了,甚至於要是藉此被其他對手趁機上位,肅王黨就更被動了。

雙方人各抒己見,各自爭論個不停,吵的顏易直頭疼,同時也更猶豫了。

說實在的,顏易腦子裏的理智告訴他,馬晉說的情況很可能發生,他比馬晉更了解景康帝,同樣也明白自己這位父皇對皇位的看重,絕不可能讓人有所機會染指。

但同時,顏易又捨不得眼前這個群臣舉薦的大好機會,萬一要是景康帝說到做到,那他不是生生將自己期盼多年的太子之位推給別人,想想都要憋屈的吐血。

………

顏易左思右想,就是拿不定主意,突然看到舅父應國公常嘉一直安坐在座位上,不發一言,不由想聽聽自己這位粗中有細的舅舅的看法,於是,他開口向常嘉問道。

「舅父,您怎麼看。」

和一母同胞的妹妹賢妃不同,常嘉沒有半分儒雅氣質,雖然長的文文靜靜,一副儒生賢士模樣,但骨子裏卻是典型的武將性子,粗豪爽快,不拘小節,喜歡用拳頭說話。

「咳咳……」

聽聞顏易問話,常嘉咳嗽了一聲,然後爽快道。

「王爺,你是知道的,我是個粗人,不懂的什麼彎彎繞繞,不過方才馬小子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對,皇上還在位呢,底下這麼多人琢磨下任皇帝的事,你讓皇上怎麼想。

說的難聽些,這不就是盼著皇上死嗎,反正別人我不知道,要是我兒子天天惦記著我死之後誰接我的爵位,我知道一個收拾一個,攆出家去都不帶心疼這鐘不孝逆子的………」

……

呃,雖然常嘉的話直白了些,甚至還有點拐彎抹角罵顏易的意思,但卻是讓顏易豁然開朗。

是了,他自己也是兩個兒子的父親,若是自己這倆兒子每天什麼也不想,就是盼著自己死後接自己的位置,那自己心裏是什麼滋味,看這倆兒子又是什麼心情。

常嘉的一席話,不但驚醒了顏易,也讓房中正在爭論的兩撥人安靜下來,臉上陰晴不定的暗自考慮著是非得失。

「本王決定了。」

顏易的聲音讓房間所有的人把目光投到他身上。

「舉薦之事,咱們隻用明面上的人,沒有暴露的官員不得舉薦本王,要不棄權,要不就給慶王那邊儘儘力。」

顏易最後的這個冷笑話,沒有逗笑任何人。不過對於顏易的決定,眾人對視一眼,沒有人出言反對,這事算是定下來了。

不冒頭,不拔尖,先讓其實皇子頂上去,肅王黨看看風頭再說。

此事定下,馬晉摸了摸短須,突然露出一副高深莫測的笑容。

「殿下,趁著耍幾個王爺正忙著拉攏串聯,您不如去關心一下皇上的身體,聽說前幾日皇上病了一陣,也不知好利索了嗎………」

聽了馬晉的話,顏易眼睛一亮。

是啊,趁這個功夫,自己可以去抱大腿啊,只要把父皇哄高興了,甭管這其中有什麼麽蛾子,自己也是立於不敗之地………

………

ps:祝大家中秋快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