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三百五十六章 純金的金龍
要不說女婿難當呢,用得著的時候,女婿是咱半個兒,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用不著的時候,女婿就成了外姓人,就連嫁出去的女兒也變成了潑出去的水,一副兩不相乾的姿態。

女婿難當,而嶽家強勢的女婿更難當,不說別的,單以年宴賀禮來說,作為景康帝的兒女,皇子們出一份,公主們出一份,這合情合理,無可指摘。

但諸皇子王妃們的賀禮。是隨皇子們算一份,而駙馬們卻要除卻公主的賀禮外,另準備一份。

也就是兒子兒媳送一份,而女兒和女婿卻是一人一份。

這不是明擺著歧視嗎………

………

像馬晉這樣沒成婚的還則罷了,成親之前討好一下老丈人天經地義,無可厚非。

但狄江這樣成親了好幾年的,和大公主早已夫妻一體,結果年宴賀禮卻還是各送一份。

不送還不行,以往的規矩擺在這,你違反就是掃景康帝面子,而不給皇帝面子的下場,相信不用明說了吧。

馬晉初聽顏易說此規矩時,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哪個操蛋玩意在嶽家受了氣後,回去刁難自己女婿。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廝著實不當人子!

但等顏易說完這規矩乃是太祖所定後,馬晉又悄悄把話收了回去……

………

在大乾,言官是可以議君的,只要你佔理,指著景康帝的鼻子罵都未必有罪,當然,也沒這樣的傻子。

但大乾有律,言官可以議君,卻不能誹議歷代先帝,也就是凡是死了的皇帝,任何人都不能說他的不是。

哪怕他是個十惡不赦的昏君,活著的時候你隨便說,但只要其駕崩歸西,那他一句壞話都不能題,違者重懲。

這是大乾皇帝為了保證其身後名,立下的祖製,不去官方史書能陳其利弊外,其餘任何人不能胡亂言訴編寫先朝帝王的錯事壞話。

像是先皇奉文帝,你可以聊他在位期間那場名垂千古的「血龍案」,但不能說奉文帝的半句不是,如果嘴賤說了被人告發,輕則打板子監禁,重則發配充軍,甚至人頭落地。

所以馬晉可以在心裏俳腹景康帝,但不能琢磨先皇、太祖的不是,不然哪天嘴沒把門的禿嚕出去,不死也得脫層皮。

於是,惜命的馬晉在心裏默念了幾遍,太祖英明……

………

和顏易猜的一樣,大駙馬狄江並沒有送太貴重的禮物,他送的是一幅前朝寧德帝時期,一位名家的畫卷,價值不是很好,在外面市價也就千兩左右。

畢竟,他和大公主都不是爭強好勝的性子,不願和其他公主駙馬鬥彩爭先。

再加上他們又不用像皇子們那樣需要奪儲,也用不著下血本置辦厚禮,討景康帝的歡心。

更何況算上景康帝的壽辰和年節,一年中就得送兩次禮,而且他們夫妻倆每次還得送雙份,一年光是景康帝賀禮的開銷就得五千兩上下。

狄江可不像馬晉這個牲口會那麼賺錢,他自己還靠著叔叔狄毅生活,日子雖不算窘迫,但也沒富裕到哪去,他可拿不出巨資給景康帝砸銀子買重禮。

狄江和大公主成親後,除第一次參加年宴備了厚禮外,其他時候送得東西都在千兩左右,大公主更是一直忝為眾公主之末。

沒辦法,不是他們不想討景康帝的歡心,實在是公主府每年的各項開支都不少,他們實在沒多少財力支持給景康帝置辦貴重禮品。

甚至如果不是大公主嫁妝裡置辦的商鋪莊子,和叔叔狄毅的周濟,僅憑狄江一個六品都尉的那點俸祿,連維持公主府的普通用度都不夠。

………

同理,二駙馬韓襄也是如此,狄江靠的是叔叔狄毅,而他則是依靠浙江老家的支援。

但韓家雖為浙江名門望族,但也不是挖金子的,相反,正因為韓家家大業大,人丁茂盛,所需要的花費開銷更是巨大。

韓襄雖為皇家駙馬,但畢竟不是長子,韓家就是對其有些偏袒,也不能只顧其一人,族中的後輩俊傑都得照顧。

所以,韓襄日子甚至還不如狄江,他和二公主每年的進項,維持公主府中的開銷用度,人情來往還算夠用。

但要是一年兩次的斥幾千兩,乃至上萬兩的巨資給景康帝置辦賀禮,那真是強人所難了。

所以和狄江一樣,韓襄送的一塊南宋古硯,價格也就在千兩左右,不顯眼也不露怯。

………

狄江和韓襄也算是年宴老人了,年宴也參加過幾次,殿中諸人也對他們的賀禮有所預料,不算在意。

直到韓襄退回去後,三駙馬洛子文起身前往大殿中央,眾人連忙起精神,眼神中出現了看戲的興奮光芒。

每年的年宴,除去了皇子之間的鬥寶外,其他並沒有太大的看頭,但今年不同。

根據以往慣例,凡有新駙馬參加年宴,作為新人,第一次給景康帝進獻賀禮,必然是精心準備的重寶。

而今年,一下子有三位新駙馬……嗯……兩位新駙馬參加年宴,還是本就不和的三公主和五公主的駙馬。

眾人已經可以想像,此番獻禮,二人若不鬥個高低,都對不起兩位公主吵架是浪費的口水。

所以,洛子文一起身,殿中諸人都是一副看好戲的樣子,心裏好奇其準備了什麼重寶進獻,而號稱京城豪富的馬晉又以何物迎敵呢。

至於,還有一位四公主和四駙馬,早已經被眾人華麗麗的忽視了………

………

等到洛子文掀開禮物上的紅布綢後,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連馬晉都唬了一跳。

不是說洛子文獻上的禮物有驚艷稀奇,恰恰相反他所進獻的東西算不上珍貴,在坐眾人誰都見過——金子。

這位三駙馬用整整三千兩黃金鑄成了一條近丈長的五爪金龍。

要知道大乾金銀的比例大約是十比一,也就是這條金龍是用了差不多三萬兩銀子鑄造成了,再加上其不俗的雕工,估計怎麼也得加上幾千兩。

也就是說,單論個體總價來論,這條金龍力壓眾寶,力奪第一,就是馬晉那幅吳道子真跡也比不過他。

………

但寶貝不是以價格定義的,如顏易,就一分錢沒花,景康帝不也讚賞有加嗎。

而洛子文獻上的這條金龍,別人不知道,馬晉對此的評價就一個字。

俗!

俗不可耐!

這傢夥把景康帝當什麼人了,沒見過金子的鄉下地主老財嗎,這可是堂堂的天下之主,你送條金龍這不是罵人嗎。

馬晉對洛子文的禮物嗤之以鼻,送禮也不用心,要真砸銀子有用,咱還用滿世界的找畫,直接掏出一張十萬兩的銀票一拍,萬事大吉。

馬晉偷偷往禦台上瞥了一眼,果然不出他所料,景康帝的神情有些不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