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三百六十九章 誰當皇帝好處大
大內,嫻雅宮

對於皇子公主之間的齷齪,景康帝顯然心中有數,所以馬晉夫婦的歸寧宴,除他和賢妃以及顏易兄弟三人外,並無其他人參加。

筵席之上沒什麼說的,無非是圍繞著馬晉夫婦的家長裡短,景康帝連同賢妃、顏易以長輩的身份,對馬晉這新女婿兼妹夫進行了友好而親切的「交談」。

這是馬晉意料之中的事,新婚女婿誰沒讓嶽父嶽母、大舅子敲打過幾次,但比較讓馬晉意外的是,說的最狠的竟然不是景康帝父子,而是一直溫柔嫻雅的賢妃。

………

丈母娘明確的告訴了馬晉,她只有顏妍一個女兒,說是掌上明珠毫不為過,馬晉要是敢欺負顏妍或者做了對不起顏妍的事,她嫻雅宮可還少了一個掃地倒恭桶的太監………

嘶~

馬晉聽到賢妃的話,頓感胯下一涼,倒吸了一口長氣,這丈母娘也太毒了吧。

表面上看著是一副文文弱弱,和善可親的長輩模樣,誰想著下手竟然如此殘暴,不殺人,不放火,卻直奔男人最重要的地方招呼。

馬晉此時才想起來,自己這位丈母娘雖然如今是儀態萬千的賢妃娘娘,典型宮廷貴妃形象,但可別忘了,當年這位賢妃也是將門出身。

她父親老應國公可是當年朝中有名的混不吝,連八王爺也不及他十分之一,賢妃雖以才女著稱,但誰知道私下到底是什麼性子,興許人家且野著呢………

…………

賢妃的警告不只吧馬晉嚇出一身冷汗,一旁的景康帝、顏易幾父子也有些頗感不適,畢竟都是男人嘛,聽到斷那玩意兒,難免都會不自覺跟著胯下微涼,有兔死狐悲之感。

而賢妃則是斜眼瞥了一眼心驚膽戰的男人們,輕哼一聲,起身帶著顏妍離席,去了偏殿說話,大殿之上隻留下眾男人面面相覷。

賢妃母女走後,顏易同情的看了一眼還懵逼著的馬晉,感慨一聲。

「子升,喝酒!」

「嗯。」

馬晉悲憤的應了一聲,拿起面前的玉盞,仰頭一飲而盡。

………

不過賢妃的敲打再狠,也只是個警告,還遠沒有付諸實際行動。

所以過了一會,馬晉的心情也慢慢平復下來,目光重新回往大殿,看向了景康帝顏易父子。

大婚之後,馬晉曾聽顏妍說了一個宮中秘辛,景康帝這兩年越發感到身體乏累,幾次在宮中說過想讓權退位的言行。

這事顏妍都知曉,估計顏易更是清楚……

………

此時的顏易,正忙上忙下的伺候景康帝,親自為其斟酒、遞水、布菜,把原本是一旁花子虛的差事全部搶了,殷勤貼心倍至。

如今顏易可是嘗到了馬晉說的那個「孝」字的甜頭,隨著他這個「好兒子」越來越孝順,景康帝對顏易的態度越來越好,也愈發的信任於他。

先是將他升為戶部署理侍郎,又讓他兼著鴻臚寺副少卿,雖然都不是衙門堂官,但也是衙門最頂層的幾個人。

這在顏易其他還在任著六部郎中,屬於衙門中高層的兄弟們中是第一例,更別說顏易還身居兩職,其在朝中的勢頭狂漲。

前段時間,景康帝又同時賜他和慶王有禦書房行走之權,還特批二人可以參與內閣議事,眾皇子中只有二人有此殊榮。

而在此之間有一個值得深思的事,景康帝下旨時,是將顏易放在慶王的前面,這在以往以長幼排序下發的聖旨中,也屬首例。

而且景康帝有意放權的消息,不只在宮中盛傳,在朝堂之上也有風聞,皇上準備在繼位二十年的時候,宣佈儲位人選。

而這個人選,據大家推測八九不離十就是在肅、慶二王中挑選,而如今,顯然顏易的機會更大一點。

之前景康帝病癒時說的那句「唯四皇子易,最為肖朕」,群臣可是猶言在耳。

………

面對這個情況,顏易之前就此召集心腹商議決策,而無論是馬晉還是顏易的首席幕僚張平給其的意見就是——穩。

之前和慶王相爭,顏易身處劣勢,自然要玩命追趕,可現在處境顛倒,是顏易佔據上風,只要穩紮穩打,不露絲毫破綻給慶王發揮,那顏易的贏面就會越來越大。

反觀慶王,要想二人距離不被顏易拉的太遠,就必須要有所行動,而行多必失,如今肅王黨上下就盯著慶王,只要其出了紕漏,當即雷霆一擊。

而顏易甩開慶王的基礎,就是越發得到景康帝的信任恩寵,所以顏易在景康帝面前繼續當著恭孝佳兒,一日三請安,恨不得就住在宮裏不出去。

其實馬晉給顏易支的這招也不多高明,其他皇子見到顏易得利,也跟著模仿,只是剩菜哪有頭碟香。

景康帝對顏易已經先入為主了,其他皇子再跟著學,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引起景康帝的猜忌,懷疑其對自己的用心,畫虎不成反類犬。

………

而對顏易的得勢,馬晉是樂見其成,說句不好聽的,顏易做皇帝對馬晉的好處,和景康帝做皇帝對馬晉的好處相比,天差之別。

景康帝在位,馬晉只是其的一個女婿,雖然頗受恩寵,但也近不過那些皇子公主去,馬晉雖為皇親國戚,但也只是外圍人員,算不上重要核心。

而顏易上位,則就大大不同了,論身份馬晉是其親妹夫,皇室寡親,顏易除了自己的三個親弟妹,對其他兄弟姐妹感情寥寥。

而馬晉作為其唯一的親妹夫,自然也算顏易最親近的幾個人之一,更別說馬晉本就是肅王黨中的核心人物。

馬晉先是自己當財神爺,後來又為顏易開源同仁堂,引薦豪商白午入夥,可以說顏易的財力就是馬晉撐起來的,後來又獻策「孝」計,奠定顏易奪儲大業基本,居功至偉。

以顏易的性子,登基之後自不會忘了馬進的功勞,再加上郎舅的親近關係,馬晉就是聖前紅人,待遇比如今上漲數倍。

………

心裏想著心事,馬晉也沒忘了給顏易捧場,開口稱讚二人父慈子孝,為天下典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