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五百一十八章 言官不是「言」官
道旁

「李先生………我可以推薦你到都察院…………」

馬晉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他自己沒覺得什麼,卻把昂然駕馬向前走的李瑞陽驚得不輕。

李瑞陽抬手勒緊韁繩,眼神詫異的看著面前的馬晉,左右看了看,有些不確定的指了指自己。

「五駙馬,您是和我說話嗎。」

許是馬晉的話有些觸動了這位狂傲不羈的小太白,其對馬晉言辭間竟破天荒的第一次用了敬詞。

看著神情明顯變得恍惚了的李瑞陽,馬晉笑了,上前一拉李瑞陽的馬繩,親熱道。

「此間除了我後面的幾個護衛,可不就只有伯祥(李的字)你了,走走走,這不是說話的地方,西城門正好有一家鼎香樓,我們去那細談。」

李瑞陽還沒來的及說話,馬晉就一拽他的馬繩,其座下的馬兒就老老實實的跟著墨麒麟這匹駒王跑了起來,直奔西城門的方向而去。

途中,李瑞陽望著前面的馬晉,幾次面露掙扎的想要說話,但一直到西城門鼎香樓分店,也沒曾開口。

………

西城門鼎香樓

馬晉難得來一趟西城門這,可把分店諸人激動壞了,先是專門騰出一間店裏最好的包廂供馬晉幾人坐著,而後茶果點心、毛巾熱水、一應器具、美酒佳肴凈揀好的呈上來,另有掌櫃帶大夥計旁邊隨時聽喝。

其殷勤迅速的服務速度和貼心程度,讓沒少來鼎香樓吃飯排隊等候李瑞陽頻頻側目,不過再一考慮馬晉是鼎香樓的大東家,他也釋然了。

端著人家的飯碗,還能不好好伺候嗎?

馬晉倒是沒有李瑞陽想的這麼多,論伺候人,誰也比不上宮裏的那些從小就精心調教出來的內侍。

而顏妍貼身伺候的那群人,且都是賢妃特地從宮裏選出來的派到女兒身邊的,在宮人中都屬拔尖人物,伺候起人來,那叫一個周到妥帖。

沾顏妍的光,馬晉在家裏也被這些宮人伺候慣了,眼前分店眾人的殷勤招待,在他眼裏也就是能得個用心二字罷了,要說多舒服講究,遠遠談不上。

當然,這些都是旁支末節,有沒有都無所謂,馬、李二人如今真正的注意力都在馬晉剛才的那句話上。

馬晉舉薦李瑞陽入都察院為官!

………

馬晉說這句話雖然是腦子一熱,但也不是沒有絲毫考量的,否則他也不會拉著李瑞陽跑到這鼎香樓來細談。

李瑞陽這個人,怎麼說…嗯…口才著實了得,其號稱詩壇雙傑之一,作詩的本事馬晉還沒見過,但噴人的本事,馬晉剛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馬晉自認自己也算個嘴炮了,和人對噴起來也是勝多敗少,但和這位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以馬晉剛才的觀察來看,方才李瑞陽看似火力全開,實則還是因為有所顧忌,多少收著點了,不然要是讓其真拉來開架勢,肆無忌憚的狂噴,估計剛才的情況還要惡劣一倍。

如此噴人功力,再加上那副臭性格,這李瑞陽簡直就是個活禰衡………

…………

而馬晉為何突然惦記上了這個活禰衡,還要開口舉薦其到都察院為官呢,原因很簡單。

他手底下或者說都察院,如今正需要李瑞陽這樣的特殊性人才。

前面說過,因為上次的清風行動,馬晉和都察院得罪了太多的人了,如今在京官員,除了剛從外面提上來補缺的,原來的官員幾乎有七成人看都察院不順眼。

要知道,因為清風行動罷免廢黜的官員雖多,但因其被訓斥、降職、罰俸甚至調離冷衙門的官員更是數不勝數。

這群官員多是無甚大錯,但失小節,都察院「清風」颳倒那群貪官汙吏的時候,也捎帶腳的餵了他們兩口土。

雖不至於讓他們為此和都察院不共戴天,但不滿和抵製還是有的。

於是,本就在朝中不怎麼受歡迎的都察院,如今更是被京中各大衙門針對,除了幾個清貴衙門還和都察院有點聯繫外,其餘六部五寺順天府這些衙門的官員,幾乎逮著機會就給都察院的禦史們添點堵。

當然,這種情況多是在中下層官員發生,上層的大佬不會下場摻和,但是,有沒有在後面推波助瀾就不一定了。

畢竟這些都察院的禦史言官,在朝中可不怎麼遭人喜歡,哪怕是頂尖大佬也沒少被他們彈劾,若有機會落井下出口閑氣,估計大佬們也樂得看熱鬧。

…………

所以,最近都察院的中低級禦史日子過的很艱難。

尤其是三品至五品這些位禦史,正好有上朝的資格,那每天朝會的過程,就是被各大衙門的官員群起而攻之,每次都是景康帝或者內閣閣老看不下去喝止,眾官員才意猶未盡的放過被圍攻的懷疑人生的禦史們。

天可憐見,都察院的禦史們雖然號稱言官,但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寫奏摺上奏彈劾,即使在朝會上有發言,也都是事先準備好,按照宣讀即可。

所以,都察院的筆杆子是遠遠多於「言」官的,讓他們寫文章罵仗,都察院一衙敵一朝,絲毫不虛。

但若是論朝堂爭辯,他們可不是諸衙聯盟的對手,僅有幾個口才不錯的,也是一嘴辯不過十張口,反而哪裏有反抗,哪裏就有更大的壓迫。

…………

就這,你還挑不出他們什麼錯處來,反正他們爭論都是朝堂的政事,最多意見不同導致言行有些激烈,不過都是為朝廷分憂,你也不能死抓著不放吧。

反正清風行動已經完了,他們之前的錯處,也都該罰的罰完了,無事一身輕的他們如今最不怕的就是都察院。

在馬晉參加清苑文會之前的一場朝會中,都察院有資格上朝的禦史告假近四分之一,剩下的也都是悶嘴葫蘆,一言不發,任別的衙門的官員如何挑釁也不搭話,

………

都察院的禦史們如此窘境,馬晉作為「始作俑者」看著,心裏也頗不是滋味。

以他之前清風行動的凶名和顏易的關係,群起攻之這件事自然輪不到他頭上,但眼看著都察院的同僚「被欺」,馬晉也不能無動於衷。

只是,他一人力短,在朝會上也護不了幾人,往往都是枉費口舌,相反這群人看著他這個清風行動的發起人,心裏火更大,又不敢對著馬晉發。

於是………

………

此番馬晉在文會,看到李瑞陽大發神威,突然突發奇想。

要是把這位爺,拉到他們都察院,而後想法放到朝會上,不用多,小太白就發揮今天的一半功力,也夠那群以多欺少的官員們喝一壺的。

馬晉是越想越心動,本來還想回去考慮一下,但路上一見李瑞陽,就直接忍不住開口相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