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四百四十四章 《雜誌》舉辦武林大會(二合一)
公主府,書房

等顏易把事情大致說完,然後端起茶杯喝水喘口氣時,馬晉摸著頜下越來越濃密黑須,若有所思。

方才顏易說的之事,出乎馬晉的預料,竟然不是朝中之事,反而是涉及到江湖綠林。

前段時間,江蘇治下的一個小縣城,其縣令因為在審理一件殺人案時,處置有些偏頗……嗯……就是錢權交易,製造了一場冤案。

結果沒想到,人家苦主不是忍氣吞聲的小老百姓,和江蘇省內的一個什麼金刀大俠有交情,沒幾日大俠就殺到縣衙,將那縣令的腦袋剁了,懸於城門之上,並留字「殺貪官、金刀俠」的字樣,震驚整個江蘇。

江蘇巡撫暴怒,下令各府城張榜重金懸賞緝拿「金刀俠」,甚至不顧官場忌諱,請求江蘇駐軍出手幫忙。

一省軍/政全力以赴之下,沒有任何意外的,不足兩日,那位威風凜凜的金刀大俠就在一個小樹林伏了誅,聽說連全屍被沒保住,連帶著那家請他的「苦主」也沒好下場,主事的砍頭,其餘充軍發配,家產充公。

不過江蘇這個金刀大俠,雖然剛出場就領了盒飯,但其還是給朝廷造成了不小的風波。

…………

從此事消息傳出,朝中就不斷有人上奏,請朝廷下令鎮壓江湖人士,肅清這些不安份人士,並列舉這些江湖知名的「大俠」和「魔頭」身上條條光輝事跡。

單以朝廷角度來看,這群江湖人士,殺人放火、投毒滅門、偷盜搶劫、聚眾鬥毆、強搶民女、逃取賦稅、官民勾結,那是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堪比大乾之蛀蟲………

當然,這裏面不是沒有忠心朝廷的「義士」,但跟大環境比起來,簡直少的可憐。

也正是在眾官員一同上奏之下,朝廷將彈劾匯總後才驀然發現,這些不受朝廷約束的江湖人士,竟然已經成了朝廷的一個不大不小的毒瘤。

眼下雖不對大局造成不了什麼影響,但若還是置之不理,遲早會成尾大不掉之勢,一經爆發,後患無窮。

因此,朝廷決定藉著「金刀大俠」之事,一舉將江湖人士這個隱患剷除,而這個任務,景康帝就交給了顏易。

………

聽顏易說完前因後果,馬晉的心情還真有點複雜。

像他這種深受後世武俠小說熏陶出來人來說,其實從內心裏,對這些飛簷走壁,快意恩仇,一劍一人縱橫江湖的大俠,是很羨慕和嚮往的。

但是,屁股決定腦袋,馬晉既然身為朝廷官員,皇家駙馬,他就必須得站在朝廷這一方,對於這些表示朝廷威嚴,屢屢生事的匪類,馬晉只有一個如同對待階級敵人的明確態度。

通通剿滅!

………

其實除了屁股決定腦袋的原因外,已經重生大乾三年,對「大乾江湖」有一定了解的馬晉,對這些「江湖人士」的觀感還真算不上多好。

而且不要以為這位「金刀俠」,殺了兩個貪官就是好人了。

據江蘇那邊的調查,這傢夥黑白通吃,雖然殺貪官,但平時搶掠老百姓錢財的缺德事也沒少乾,甚至還有侮辱民女的劣跡,其除了金刀俠這個稱謂,在當地還有一個金刀大盜的匪號。

說到底,大乾是個太平盛世,百姓們對官府雖然偶有微詞,但整體上還是很擁戴的,所以這個大俠們這個「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套路,在大乾市場很小。

除了個別風評極好的真俠士,其餘大部分,老百姓多是持厭惡態度的,畢竟官府再黑,有時還拿遮羞布擋擋呢,可這群「大俠」不同。

那是一個窮凶極惡啊,直接明搶豪奪,一言不合就掏刀子捅人,你想還個價都來不及………

說白了,俠以武犯禁,官府和百姓太平日子過得很好,所以對這群動不動就生些事端的「異類」好感度極低。

而馬晉也是如此,沒有人喜歡有一天一群陌生人突然跑到你家,嘴裏喊的劫富濟貧,然後把你殺了,把你辛辛苦苦賺的的銀子搶走,除留下一點點給窮人外,剩下的大部分互相分了,花光了再去搶另一個。

看熱鬧還不覺得什麼,但等事情代入到自己身上,恨不得把這群「大俠」全部弄死,一個不留。

顏易此番上門問計,馬晉難得沒有謙讓推辭,反而興緻勃勃的幫著參謀………

………

其實,嚴格來說,這件事算不上什麼大事,這群江湖人士武功再高,也敵不過裝備齊全的軍隊,別管是什麼武林大派,還是什麼江湖魔門,來上幾陣箭雨,再幾千、萬把的士兵往上一衝。

什麼武林盟主還是魔教魁首,都得跪………

只不過,事不是那麼乾的,發兵圍剿說的容易,如果顏易真的如此,且不論動用大軍勞民傷財,所費軍餉糧草器具甚巨,有些不值當。

光是朝廷一旦整軍出兵,動靜之大,定會驚動那些江湖人士,恐怕大軍未至,這些人便早早藏了起來。

到時候,天下之大,這群江湖人士又是個頂個的腿腳靈活,滑不溜手,顏易縱有雄兵數萬,又哪裏去尋找敵人蹤跡。

運氣好,很快碰上了,顏易凱旋還朝,立功受賞咱們暫且不表,運氣不好的話,恐怕幾年下來寸功未立不說,這奪儲最關鍵的時候,顏易離京幾年,儲位還有他的份嗎。

大軍出征不切實際,而讓地方駐軍圍剿這事雖然可行,但顏易只是個皇子,沒那麼大權力,得景康帝親自下令才行。

而且就算景康帝同意顏易調遣駐軍,山高水遠,顏易無法統一指揮,底下人盡不儘力他也不清楚,時間過個一年半載,此事遲遲不見成效,景康帝面前背鍋的還是顏易。

………

其實除了大軍圍剿,辦法還有很多,比如封官加上重金,收買一批人,讓他們分化瓦解,互相狗咬狗;再例如建立一個專門和江湖人士打交道的衙門,負責清剿江湖人士;甚至可以聯合刑部、黑衣衛統發緝捕令到各地方官府,以政績為獎勵,促使各地官府出力。

這些辦法都是張平的幕僚獻上的,可行度不低,但顏易覺得這些辦法耗時長,出效慢,不能立竿見影。

畢竟景康帝在慶王等人被革職圈禁的節骨眼上,將此事交與他辦,既是信任也可以說是考驗,所以顏易恨不得立刻就能出成果,然後在景康帝面前出彩露臉,穩固自己的優勢地位。

於是,顏易就想到了上兩次計出良策的妹夫馬晉,屁顛屁顛的來公主府求助了。

………

剛開始,馬晉和張平他們想的差不多,也是建議顏易弄個什麼「六扇門」出來,然後聯合其他衙門及各地官府,共同打壓江湖人士。

但顏易將自己想快速見到成效的意願道出,馬晉便苦笑一聲,閉上嘴巴,就當這個計策沒說過。

這不是大魚小貓三兩隻,而是數千乃至上萬的江湖「大俠」,就算裏面成器的不多,但三五百個還是有的,且武力值俱都不俗。

想妥善解決都是個大難題,更何況還要立竿見影,這不是癡心妄想嗎………

面上做出一副認真思考的樣子,馬晉心裏卻在吐槽大舅子的不切實際,而就在這時,馬晉突然瞥到書桌上有關《雜誌》「金球獎」的稿件時,腦子突然靈光一閃。

能……能不能弄出一個武林大會出來………

………

對,武林大會!

馬晉的眼睛越來越亮,武俠小說不都這麼寫嗎,反派要是有什麼陰謀,就弄個武林大會出來,勝者封為武林盟主,那些江湖俠客便一個個跟聞著腥的貓似的,一窩蜂的全來了,然後被反派一網打盡。

自己也可以照貓畫虎,以《雜誌》的名義召開大乾第一屆武林大會,勝者封為江湖第一高手,賞金千兩,甚至可以謀求景康帝的準許,封官許願。

名、利、祿!

三者都有了,他不信這群江湖人士不上鈎,而只要這些人來了京城,還不任由顏易拿捏。

到時候劣跡多的、不聽話的直接悄悄弄死,聽話識時務的就地收編,等這些冒頭的或弄死或收編後,剩下的嘍囉就更不足為慮。

暹羅那邊不是有點不老實嗎,到時以國家大義相壓,逼的這些人去上陣殺敵報國,到了戰場,就更好操作了。

如此,馬晉估計這一屆武林大會要是弄好了,就能直接廢了江湖的大半元氣,而且大會比武嘛,難免有些死傷,到時候在煽點風點些火,其親友過去尋仇,又能死一批。

若是朝廷對此還不滿意,那明年就再辦一屆武林大會,不行再辦………

三五屆下來,朝廷不用費什麼力氣,這個刀風血雨的江湖也就隨之而散………

………

馬晉興奮的將自己的計策和盤托出,迎來的不是大舅子的大加讚賞,而是顏易兄弟的滿臉複雜看著他。

良久,顏元才嘆了口氣,臉上帶著些許鬱悶道:「怪不得父皇讓我沒事往五姐這多跑跑,說有空向你學習學習,當時我還不服氣,現在想想薑還是老的辣。

殺人不過頭點地,姐夫,你們讀書人都這麼陰嗎?」

馬晉:「………」

我就當你是誇我的→_→

顏易也是苦笑一聲,上前拍了拍馬晉的肩膀:「子升,有時我就在想,如果當初你看上的不是五妹而是三妹,如今圈禁在王府的是不是就是我了。」

馬晉大驚,忙開口:「殿下………」

「說笑而已。」

顏易止住了馬晉的解釋,露出歡笑道:「先前我說本王得子升如文王得薑尚,劉邦遇張良,其他人還有不服。

如今看來,我還是說小了,太公留侯之合,也比不過子升你一人之智……」

………

顏易這下吹的,連馬晉這個厚臉皮都不好意思了,輕咳兩聲,轉移了話題。

「殿下覺得這武林大會如何,您要覺得可行,我就著手籌備了。」

「如此妙計,我豈有不同意的道理,你放手去做,有什麼困難我給你擔著。」

馬晉點點頭,也不和顏易客氣,直接把自己幾個要他出手幫忙的事情說出,顏易一一應下。

就這樣,待和顏易商量後,馬晉火速召集《雜誌》各個主編,連夜商討舉辦和宣傳武林大會之事。

………

三日後,七月二十八日,《雜誌》第三刊的傳單提前發出,主要宣傳的就是武林大會。

「天下英雄出我輩,壯志凌雲豪情揮!

《雜誌》為替朝廷舉薦賢才,欲舉辦武林大會,廣邀各路英雄豪傑,共聚京城,比武爭鋒,大會時間定在九月,地點京城北郊英雄谷。

比武最終勝者,獎勵黃金千兩,禦賜天下第一封號,封正五品雜號將軍。

第二名,獎勵黃金三百兩,封六品都尉,第三名獎勵黃金百兩,封七品偏將,第四至十名,賞內庫精良兵器一件,就任軍中封八品千戶。」

………

消息一出,立刻引爆京城,先不說那明晃晃耀人眼睛的黃金,那禦賜的天下第一封號和那五品的官職,就引得無數人眼紅。

就連軍中的高手都有人動心,欲上台一搏,不過馬晉對此早有準備,之前就通知了軍方不得插手,如果實在忍不住,日後《雜誌》可以舉辦一場專門的軍方大賽,以為補償,如此才把這群爭強好勝的丘八老爺勸住。

以《雜誌》在京畿各地的影響,只要正常刊發《雜誌》,這些地方的宣傳就不用過多費心,但其他各地還得另行通告,這也是馬晉將舉辦時間推遲到九月的原因之一。

畢竟得留出宣傳和人家趕路的時間,要不是怕拖的時間太長,出了變故,馬晉都準備到十月才正式開始呢。

武林大會這事,馬晉想得很透徹,雖然最初十為了幫顏易的忙,但同時也是《雜誌》的一大機遇。

先不說此次聯合官方舉辦武林大會,甚至還驚動了景康帝,能給《雜誌》套上多厚的保護甲,單說這次武林大會,這可是牽扯到整個大乾的大型活動。

如果辦好了,《雜誌》的名聲不說遍傳天下,起碼在南北各省打響名號絕是沒有問題,這就為接下來的《雜誌》擴張奠定了優良的基礎,如果要是《雜誌》按部就班慢慢發展,不知道得多長時間才能走到這一步呢。

………

在京城百姓為即將召開的武林大會,興奮不已的時候,北城門也飛馳出去了幾百匹快馬,奔向大乾各地。

他們這些人雖然身份各異,有馬晉的人,有顏易的人,甚至還有黑衣衛混在其中,但目的是一致的。

那就是把武林大會的消息,傳遍天下各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