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生在唐人街》第43章 這是不對的
社會保障管理局這邊,好像鐵了心不打算要臉,即使蘇木和杜仲就站在門口,都沒人過來跟他們接觸,協商調解處理關於林老太婆的救濟金問題。

以往的救濟金沒給,按照規矩應該一次性補齊,這本就是虧欠林老太婆的錢,甚至還應該追討精神損失費才對,假如每個月都能拿到救濟金,那麼前面這二十多年她就不用如此幸苦了。

這不是十幾二十天,而是二十多年,人這一生能有幾個二十多年?

社會保障管理局輕飄飄一句「以後每個月都會給」,就將他們原來的過錯抹殺掉了,好像從沒發生過一樣,這讓蘇木覺得噁心,幫她追回救濟金的決心愈發堅定起來。

杜仲得知消息後自願幫忙,昨天和蘇木商量好計劃後,今天一早也扛著塊木板過來,美國許多家庭裡都有這樣的木板,可以重複使用,每次抗議不同的事情,就貼上不同的標語。

有時候小人物為自己或者他人維權,確實沒有太多可行的途徑,最後只剩下遊行抗議這種辦法,試圖增加曝光度,引起社會的共鳴。

同樣也是一種悲哀,假如這個國家真的如同宣傳中一樣公平公正,那麼絕不會出現那麼多遊行,八十年代初的現在更是如此。

法制還很混亂,社會各界動蕩不安,高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經濟停滯,戰後屢試不爽的凱恩斯主義失效了,剛從經濟危機中脫離出來的美國岌岌可危,一邊擔心蘇聯的威脅,一邊試圖解決經濟危機,裡根總統正試圖減稅,免除數百萬低收入職業者們的賦稅,同時為企業減輕壓力,世界如今並不美好……

那些離還在上學的蘇木很遙遠,他此刻氣惱的同時又感到悲哀,以前就知道華人大多各掃門前雪,今天則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有位看起來像是混混的青年華人,從他們面前路過時候甚至嘀咕了句「神經病」,其他前來問詢的華人們,也只是圖個熱鬧,漠不關心地離開,因為是別人的救濟金,所以壓根不關心。

只有兩個人抗議而已,社會保障管理局的員工覺得無所謂,也許早就知道華人如同一盤散沙的緣故,於是就隻讓保安過來驅逐他們離開,假如面對更加團結的黑人,他們絕不會這樣對待。

縱觀華人在美國的百多年歷史間,即使是頒佈帶有種族歧視性質的排華法案時候,也沒多少人表示抗議,最多在口頭說說,表達一下不滿就沒了,好像低頭卑躬屈膝太久,已經忘記如何抬起頭!

黑人們有馬丁?路德?金先生,喚醒黑人們為自己爭取平等權利的決心,而華人沒有,封建王朝千百年來推崇「分而治之」,使得華人已經形成慣性,除非到了面臨生死存亡的大事時候,其他什麼都是可以接受的。

蘇木覺得這樣不對,非常不對。

太陽升起之後沒地方遮擋太陽,被曬得腦門出汗,面對留著鬍子的墨西哥裔壯漢保安,他語氣平靜說道:「我們在追求公平,先生。

華人中有很多老人得不到救濟金,像這位林夫人,九十歲的年紀還要每天出去賣食物,賺一點錢供自己生活,沒有尋求別人的幫助,只是自己養活自己。

我想你有很多生活在美國的同胞,也在跟他們一樣受到不公平待遇,這是你所保護的SSA造成的,他們體會不到窮人們的痛苦,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

假如我們離開了,或許他們還會跟以前一樣,繼續讓許多窮人得不到保障,這是不對的,先生。」

這番話說得墨西哥保安無言以對,在腦海裡組織語言,發現無論怎樣回答都像是錯的,木納點點頭,隨即告訴他們:「嗯……幹得漂亮,我去幫你們買兩瓶水。

我們主管就在樓上看著呢,你們將他心情搞得十分糟糕,這些傢夥整天想著怎麼少花錢,裡根總統試圖消減開支,這幫傢夥們工資降了,最近什麼都不願意做,或許就要全國停擺。

你們經驗少,來這裏示威效果不大,應該多叫點人去市政廳,或許SSA的總部,那樣更加有效,這只是個辦事處而已,沒權力決定大事。」

蘇木猜到這位保安想將自己支走,不過這番建議確實挺不錯,終究還是抗議的經驗太少,沒想到應該往更高級別的官方部門投訴。

繼續說:「削減他們的開支,但不能連窮人們的救命錢都一起削減啊,我知道了,下午去叫更多人,明天到市政廳門口抗議,謝謝你的建議。」

「沒事,這樣我就好交代了……」

保安還是幫他們買了兩瓶水,杜仲激動對蘇木說道:「剛剛你說那番話,就是追求公平那句,我身上寒毛都豎起來啦,像是觸電一樣。

放心,我肯定陪你鬧下去,一定要幫林奶奶拿到救濟金才行,這麼大年紀應該要去療養院享福,現在太辛苦了,下午就讓李平安回來,我們明天一起去!」

和思維觀念僵化的成年人相比,這個時代的年輕華人更加有無私精神和公益心,可惜父輩們依舊源源不斷將老一輩的觀念灌輸給後代,實際上成年人所認為是對的事,並不一定就是對的。

他們以為傳授了聰明的「明哲保身」之道,卻又何嘗不是懦弱跟膽怯、自私等負面精神,到頭來還會責怪孩子膽小,從沒想過這就是他們自己教的處事經驗,兔子只會教兔子遇事往洞裏躲,這樣培養出來的後代,終究缺少了一股搏鷹的鬥志。

蘇木的長輩們同樣沒教會他太多,幸好他足夠聰明,自學成了才,以前只是缺少展現出來的機會,膽子一點都不小,大概是由於懂點法,明白不越界就沒事。

抱著試試的想法,繼續站了半個多小時,見沒有任何溝通的意思,他果斷走掉了,中午沒有回家吃飯,買好紙去杜仲家借用打印機,刊印描述情況,用來動員人們的宣傳單,還打電話聯繫中文報社《星島日報》,請他們明天安排記者過來。

直到用完所有的墨,他們才停止,足足兩千多張,現在需要將這些發放出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