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寸錦繡》第二百五十六章 歸來問(2更)
風華這邊窮追猛打,弄的精疲力竭,追著追著,卻連對方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公主,可能兵分兩路了。」風旭氣喘籲籲的說著,他沒事,馬也跑不動了。

「去通知元洲守將,截住他們,殺無赦,本宮回王城處理他們,你帶一隊守城軍從這邊追過去。」風華可沒忘記城中那些阻攔她的人。

「是,公主。」真的追的到嗎,風旭這些日子已經被青錦他們折騰的沒信心了。

禁衛軍被風華帶回,可是等她返回王城時,一切都變了,城中守城的兵馬統領,還有所有的大臣,除了一直與風華親近的陸蒼等人沒到,都來了。

「請公主歸政親王閣。」紀大人帶頭,所有人都跟著異口同聲。

他們要做什麼?歸政,風華愣在城門口的馬背上,他們瘋了嗎?她的掌政大權是阿帝禦筆親批的,他們這是要造反嗎?

「讓開!」風華冷聲厲目。

可惜,無人搭理,所有有依舊一個姿勢,再次異口同聲,南蜀王庭規矩,王上禦駕親征,戰時啟用親王閣,由親王組成的議政閣為首,暫理朝政。

雖然與王上同輩的幾位王爺,死的死,廢的廢,可是,還有老王爺們在,還有政權大臣在,輪不到一個公主掌政,倘若公主可以他們也可以跟之前一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看看,如今,公主所作所為,太讓人寒心了。

聽聞,王后之死,也另有蹊蹺。

如此跋扈,擾亂朝綱,為所欲為的公主,沒資格掌政,更有她與王上的那些傳言,作為南蜀臣子,他們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樣一個公主,敗壞王庭。

「請公主歸政親王閣。」

「你們給本宮讓開,禁衛軍,給本宮開路。」風華氣的已經開始抽出腰間的鱗鞭,今日,不殺一儆百,他們真但她風華沒有脾氣。

她是護國公主,至高無上,她掌政,他們有何意義。

可是,禁衛軍一動不動,因為站在前面的就是幾位老王爺,禁衛軍權利再大,也的掂量掂量,有些人他們動不得。

這些老王爺和這些大家老臣,家中都有些護院兵,若真打起來,就是自相殘殺,死傷不說,連累的就是無辜百姓。

這些日子,城中百姓已經水深火熱,不能再火上澆油了。

「怎麼,連你們也敢不聽本宮的話了?」風華說完,手中的鞭子已經揮了出去。

「啊!」一鞭子下去,一個禁衛軍小隊護衛隊長已經應聲倒地。

如此兇殘,簡直不可理喻,看著風華的眼神,多了譴責與不憤,這是草菅人命。

「請公主回宮,歸政,公主累了!」

一直沒說話的老王爺終於站了出來,手揮了揮,他身後的護衛就已衝到了風華的身邊。

風華身後的雙胞胎作勢要來阻攔,人剛動,就被人製住了。

「好得很,本宮的掌政之權是王上給的,除非王上親筆手諭,否則,本宮恕難從命。」風華知道,今天是不可能善了了。

「公主放心,去往王上的公函,過幾天就會回來,公主,請下馬上轎,暫回宮中靜養。」老王爺話剛落,一頂轎子已經抬了出來。

哼,原來是早有準備,很好,大元的錦王他們可以放走,她這個公主,他們卻不放過,這分明就是要奪權,是她,一定是她暗中挑唆的。

這群混蛋,可是,看著周圍一動不動的禁衛軍,還有絲毫不退讓的大臣們,今天這口氣,她咽不下也的咽下,她的回宮,才能想辦法脫離他們的掌控,與阿弟取得聯繫,調兵回來處理內亂。

「好,本宮隨你們進宮,但是,王上的親筆公函未到之前,本宮不會交出兵符。」說完,翻身下馬,高傲的抬著頭,步步穩著上了轎子。

「送公主回宮。」

轎子已經慢慢的遠離視線,眾人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南蜀如今的形式,他們內部卻一團亂麻。

「王爺,王上的公函尚要幾日才到,且不知道情況如何,臣等也要做好準備。」紀大人搖頭嘆了口氣,邁出了這一步,就的走下去。

「陸蒼等人已經控制住,先將軍糧的問題解決了,哼,那個貪得無厭的小人,軍糧他都敢貪,仗著平日公主信任,肆無忌憚。」孜元想起這事,就氣的直甩袖。

「蛀蟲!這些年,南蜀就是被他們幾個弄的烏煙瘴氣。」

「走吧,咱們也該回去議議了。」

南蜀的一場內部奪權之爭就這麼拉開序幕,從而也加速了南蜀的分化和最後的落敗,這一切其實早就埋下了隱患,只是適時的爆發了。

風華公主從新王登基至今,掌政多年,且新王一直對她唯命是從,可以說,這些年,南蜀其實就是兩個王上,幕後的這個就是風華公主。

一些老臣早就對此不滿了,只是找不到發作的機會,而風華親近的那一派大臣,平日所作所為又都是陽奉陰違,所以,這成見也就日益漸深,直到今日爆發。

「焱兒,你老實說,後院的密室,是不是你開的…」元老太君單獨找了自己的大孫子談話,她雖然老了,可是這府裡的一舉一動,逃不過她的眼睛。

烈焱沒打算隱瞞,「祖母明察。」

「焱兒,別忘了,你是南蜀人。」

「孫兒不敢忘。」可大丈夫,有所謂,有所不為,他所作所為對得住自己的良心,卻對不住南蜀,祖母要如何做,他都沒有意義。

「沒忘就好,罷了,去吧。」元老太君也有些累了。

原來那個請她們看戲的孩子,就是大元錦王,真是讓人羨慕啊,即便自己再活一會,也未必能這麼通透,女子之姿,傲然行走世間,可敬亦可嘆,她現在想活的再長久些了。

看看這世道,看看這些風流兒郎的風采。

閔玄天,哈哈哈,女扮男裝率領千軍萬馬,揮劍指天下,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啊,原來,女子也是可以如此的,想當年,芳華未嫁之時,她也曾縱馬馳騁過。

到底,心裏還是有些遺憾的!

一出《歸來問》,已是人盡皆知了,很快,各地都開始掙著上演這齣戲,南蜀是屢禁不止,而大元則是場場爆滿。

這一段被塵封的往事,就這麼被揭開了面紗,真真實實的呈現在世人面前,看過之後,無不感嘆,原來,世上有這麼一群人,差一點就一統天下了,哪裏還用的著像現在這樣兵荒馬亂的。

更令人感嘆的是,他們的後人都還在,就是現在大元的葉子軍,怪不得的驍勇啊。

而對南蜀的太祖父女,多是謾罵一片,就連南蜀人,都覺得無地自容,他們的開國先祖,竟是如此不堪之輩,奪人之功,卸磨殺驢,開國功臣就是這樣的下場,心中寒涼自是不用說。

蕭風赫接到王庭的公函,氣的渾身發抖,再聽聞了《歸來問》,又是一片迷茫,真是這樣嗎?南蜀的江山是這麼來的嗎?

那他們蕭家就是竊功之賊,連梟雄都稱不上,歷史不敢留筆…

可是阿姐一生,最看著的就是權勢,她從小教導他的,就是如何當上南蜀的王上,掌握南蜀的大權,然後一統天下,將天下之權握在手中。

現在,這些老臣和老王叔要將阿姐的權利奪了,這就等於要了阿姐的命,他的阿姐如何受得了,聽說媚兒和卓然都死了,那麼阿姐一個人,可受的了?

阿姐還有頭疾,還有病在身,媚兒死了,誰給阿姐製藥,阿姐怎麼辦,不行,他的回去,他們不是要權嗎?

給他們就是,他的阿姐不能有事,不行,阿姐不會同意的,她最在乎的就是這個。

怎麼辦,他應該怎麼辦。

秦玥璽再次收到一號詳抱時,比上一次更厚重了,但是,秦玥璽依舊耐心的看完了。

現在,大元上下,也都聽聞了,消息傳的之快,就像長了翅膀一樣。

原來她這麼大費周章,就是為了這個,現在她已經快到大軍了吧,安然了就好,免得自己成日提心弔膽的。

閔玄天,葉子軍,是這樣嗎?儘管心中已有些明白,可還是感到震驚,大元何其幸運,他的阿錦,到底與他們是什麼關係。

這樣的一支葉子軍,絕不可能隨意認主子,守在那荒山三百多年,他們一定是在等,等阿錦嗎?

那麼阿錦,你又是誰?朕,等你親口來說。

不過,從今往後,天下皆知,葉子軍的由來,也好,總歸,對阿錦來說,有益無害。

南蜀的這場內亂之波,對邊境或許也會有影響,可惜,南蜀的這些臣子醒的太晚了,若是早幾年,肅清內政,或許,現在這仗就要艱難多了。

阿錦,咱們是不是見面的時間又要縮短了,那日,一定十裡紅仗親迎,朕也要當一回昏君,為卿一笑,不惜再留一筆。

目光落在那一堆摺子上,笑著拿起一本,開始批閱。

滿朝文武,也都聽聞了,無不感慨,對錦王孤身去王城的事,是又驚又怕啊,這萬一要出點事,就陛下那稀罕勁,誰知道會不會弄出什麼事來。

不過,這《歸來問》也是讓人感慨萬千啊,對葉子軍更是肅然起敬,孤寂三百多年,不問名利,卻能勤日操練,這才是軍之典範,大元,得知,幸!

「小姐,這閔玄天好可憐啊。」

「可憐,是因為她太過曲直。」軍政本就是一家,她的錯,在於不問政,不沾權,更不懂人心。

或許是年少參軍,一直征戰,根本也沒時間去想這些,又無家世背景撐腰,更無長輩兄弟替她打理這些。

「那個公主也太壞了。」

「壞,是因為她的嫉妒。」如果閔玄天不是女子,或許結局會不一樣,整個故事,這個公主,其實是個關鍵。

「小姐,你不同情他們嗎?」

「不同情。」因為不需要,那樣一群人,應該是驕傲地吧。

「小姐的心腸真硬,不過,閔玄天真傻,為什麼就沒發現那個公主那麼壞呢?」

「傻,是因為信任,襲兒,人是不能只看表面的。」這戲文真是不錯,連她的丫頭都能看出些門道。

「小姐,戲都看兩遍了,咱們是不是要回去了。」

「該回去了。」否則,出來這麼久,娘就要發現了。

「小姐,回頭夫人發現,你可的給我求情。」

「襲兒,小姐我有讓你挨過罰嗎?」搖頭,嘆了口氣。

襲兒癟了癟嘴,是沒有,可是,沒次夫人罰小姐抄經文,最後不是她代筆,希望這次夫人沒發現,不過,小姐明明是個油皮的人,為何非要裝著一副老成。

兩面三刀,對,就是兩面三刀,大家都被騙了。

大元錦王,果然不凡啊,她有閔玄天沒有的一切,又有閔玄天最寶貴的一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