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寸錦繡》第一百一十章 一夜三巡 (3更)
被這一樁喜事一衝,兩國使團來訪的事反而被沖淡了許多,禮部按著安排,在居庸宮安排了兩方使團一起覲見,兩邊接到通知的時候著實詫異了一下,那事先想好的很多說辭都只能作罷,總不能當著對方的面跟大元商量怎麼聯合打對方吧。

這大元到底是怎麼想的?兩邊都懷著忐忑的心進了居庸宮。

秦玥璽端坐主位,兩方使團安排在一邊,大元官員安排在一邊,這又不是國宴,是談政務,所以來的人不會那麼多,除了芽兒和風華公主,再無旁的女眷。

「兩國使臣遠道而來,我大元深感誠意,既然都是來談和,朕覺得約在一起了。」秦玥璽笑著先開口,一臉自然,並未覺得任何不脫。

木錯塔金別有深意的看了秦玥璽一眼,也笑著開口,「陛下所說及是的,都是來談和的,也沒什麼不妥,不知陛下對與北冀和親一事可有什麼想法?」既然你大元意味不明想攪混水,那北冀也無需迴避什麼。

「陛下,我南蜀同樣攜誠而來,不知陛下意下如何?」風華此刻既是待嫁公主,也是南蜀史臣的代表,今日一聲裝扮正是南蜀宮裝正服。

秦玥璽看了兩人一眼,嘴角帶笑,眸光深深,「既然都是誠意和親,想與大元永結同好,我大元又豈會拒之門外,與兩國邦交,利兩國邊境百姓安樂,兩位公主更是千裡遠道前來,又都如此之好,朕有一提議,大元正在擇後,不如錦上添花,就將喜事一起辦了,都說三喜臨門,不知兩國使者意下如何?」來者不拒。

別說兩國使團的人臉綠了,就連大元這邊的官員也是低下頭去,陛下,這是義正言辭想坐享齊人之福嗎?

太傅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壓壓驚,洛老爺子洋裝深思,其他人則憋的通紅,芽兒是氣的,洛璃洵是笑的、婁久葛是還未從賜婚一事中緩過來。

「陛下的意思是要和北冀、南蜀同時結親?」木錯塔金沉聲問了句,意思就是這趟純粹就是來送個公主上門,別的一概別談了,想的到美。

風華面色也沉了下來,鳳目一瞥,「陛下,不知要給風華一個什麼位份?」三喜臨門,不知新婚之夜,這位陛下如何取捨?

皇后晾著不合適,兩位公主是和親而來,晾著更不合適,怎麼還想一夜三巡?

不得不怪風華氣的想歪,實在是秦玥璽所說有些正大光明的過分。

「這位份,端看南蜀、北冀的誠意了,這婚嫁之事盡可與禮部協商,至於嫁妝列個單子交予禮部即可,日後朕會讓禮部交予兩位公主,畢竟娘家路遠,女子總的有些倚仗,當然,既嫁入我皇家,朕也會好生相待,兩國使者覺得如何?若有欠妥之處,可磋商。」秦玥璽都覺得自己的臉皮厚如城牆了。

陛下,過了,這八字還沒一瞥,嫁妝都謀劃上了,大元群臣隻覺得陛下一夜之間變化太大,怎的如此不拘。

風華冷笑一聲,起身道:「大元果真誠意,南蜀自當好好斟酌再於答覆,先行告辭。」說完,帶著一滿臉怒氣的南蜀眾人率先離去,她風華何曾受過這種待遇。

「北冀使團也需回去思量一二,先行告辭。」木錯塔金同樣一臉冷笑,帶著人起身就走,想白得一個公主,還要他們賠些嫁妝,大元的陛下好算盤。

「無妨,袁大人,好生招呼兩國使團,有什麼要求儘管來報,切不可怠慢。」秦玥璽說的一本正經,聲音洪亮。

兩國使團離去,居庸宮中一片寂靜。

「陛下,這樣是否欠妥?」張大人忍不住開口說了句,這兩國邦交,非同兒戲。

秦玥璽看向朝臣,一改嬉笑之色,「如何欠妥?各位愛卿好好想想,北冀、南蜀打的什麼算盤大家都清楚,是,若他們兩國聯手,我大元即危,可我大元又憑什麼退讓,由的他們挑肥揀瘦?實力我大元現在是不及他北冀、南蜀,可我大元也是泱泱一國,不是他們互相隨意盤算的籌碼。」

眾臣面色漸沉,在對待邦交上,大元已久未有哪位陛下有如此強硬的態度,這便是一個信號,一個不合便戰的信號。

「陛下說的是,既來和親那便議親,若論其他,就不要打著和親的旗號,本就對等,我大元也是三國一鼎。」洛老爺子有些激動,大元終於迎來一位一身君王氣概的陛下。

田有使忙附和,義正言辭,「臣亦贊同,不可示弱於人。」

芽兒這才知道,秦玥璽的真正意思,起身道:「陛下,他們要真欺我大元,帶兵來犯之時,臣第一個請命帶兵相迎,無論是北冀鐵騎、還是南蜀雄兵,縱然馬革裹屍,也絕不退後一步,不讓一城一池。

「臣亦附議,北冀沒事就在我北境邊境遛馬巡視,無非是想給我大元施壓,我大元又為何要娶你公主,與你妥協合談,他想借道我大元,先犯南蜀,等同於讓我大元無條件敞開國門,引狼入室,南蜀想借我大元之手替他先擋強敵,坐收魚翁之利,不過都是欺我大元現在勢弱。」洛璃洵亦起身,厲色嚴詞。

「臣附議,三國劍拔弩張也不是一天兩他,他們早已蓄勢待發,我大元也無需貪享一時之安,他們要打,我們奉陪,大元上下一心,即便不敵,也不能示弱。」婁久葛一介羸弱書生,說出的話也帶了幾分氣性。

「老臣附議。」文成老將軍也起身,大元重文輕武多年,他們這些老傢夥也多年未跨馬著鎧了,上朝就是走個過場,既無兵權也無實差,掛個名頭混著,眼見都要入土了,也是心涼,不想言語,可如今新帝繼位以來,一改朝風,看著這一個個年輕人,心裏感慨頗多,他們這一代不如他們。

「臣附議。」

「臣等附議。」

鐘太傅摸著鬍鬚,手卻有些抖動,大元的天變了,好啊!好啊!有生之年,能看著這些後生晚輩如此意氣風發,大元就如春筍萌芽已經破土而出了。

「老臣亦附議。」鐘太傅起身,躬身彎腰行禮。

秦玥璽看著他們,掃過每一張臉,起身,雙手大開,彎身回大禮,「我大元上下,君臣一心,不拒強敵,朕謝眾位愛卿鞠躬相輔。」

「朕擬手諭,兵部負責快馬加鞭送各軍將帥之手,練兵勤操,一日不得懈怠,隨時準備;告訴兩邊邊境守軍,敵若敢犯,儘管還以顏色。」秦玥璽讓各位朝臣坐下,楊喜奉上筆墨。

手諭寫好,洛璃洵收下,立刻著人送出,秦玥璽見眾人面色緊張,放下筆笑了下道:「他北冀、南蜀現在絕不會聯手,否則也不會跑到大元來和親,現在他們也不會輕易開戰,都在等待時機,我大元這次拒了他們,只會讓形式僵持一段時,最少,咱們振威將軍可大婚之後再想著上陣殺敵。」

秦玥璽的一席話,讓有些緊張的氣氛松愉不少,只是剛還一臉壯義的振威將軍,此刻羞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陛下,這樣不厚道哦。

聽的宮中的旨意,青錦已讓青天把算好的吉日告訴黎叔,十日不到,雖然急些,但問題不大,錦閣頭一回辦喜事,黎叔操碎了心,生怕有什麼不周全的,一件件一樁樁的寫下記好,怕漏了。

消息傳出,各家都開始準備賀禮,尤其是白家,太妃特意送了一份極重的禮回來,讓給將軍添裝,老夫人自然也不好太薄了,於是上上下下送到錦閣的添裝看的路人都眼紅啊。

這街頭巷尾,酒館茶室,都在談著這樁喜事,津津樂道,就連著當初芽兒挺身而出,美女救書生的橋段都被傳的分外精彩。

而南蜀和北冀的使團則在驛站中苦思對策,對外面這歡天喜地的氣氛更覺煩躁,這大元就是故意給他們添堵。

風華聽著卓然彙報的情況,從青錦出生到現在,能知道的,能查到的,事無巨細,一一都講述了一遍。

「去錦山打探一下,是個什麼地方,還有那個黎叔什麼來路。」原來琳琅銀莊是她的手筆,看來這些年她也沒有閑著。

「還有她和大元陛下是如何相識的,目山那些山匪怎麼會有那麼多,歸順大元又是為何?跟她又是什麼關係,看來這幾年,眼睛還是看的不夠遠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可現在,這些事就像籠罩在迷霧中,讓人琢磨不透。

大元的變化,似乎和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感覺很奇怪,不行,這對南蜀來說太危險了,身邊臥著一隻老虎,卻被當成了病貓。

閔玄天,此生,我們再來一次較量,我會不會讓你失望,你端看便知道,我梵音當初能毀了你的一切,現在也一樣。

「公主,今日之事,大元的陛下太過分了。」公主在南蜀是何等尊榮,那大元陛下竟然讓公主和別人同日而嫁,欺人太甚。

被提及這事,風華也是不愉,但是更讓她忌憚的是大元如今的底氣,大元陛下敢當眾將兩國使團同約而談,分明就是知道他們的意思,而不想合作,絕非意氣用事,到底憑的什麼呢?

想兩國同娶,坐看他們南蜀、北冀相爭?那就有些天真了,想置身事外,如何能行?

與風華一樣,同樣皺眉深思,剖析一切的木錯塔金也是不得其解,不知大元欲意如何,但想兩國都跟他大元綁上,那絕無可能。

其實人往往是思慮太多,而忽略了最簡單的東西,大元就不想與兩國聯合,僅此而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