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女》第161章 求仁得仁
從唐家大門出來,張氏滿眼都是笑意,瞅向一旁的王婆子,更覺快意人心。

「娘,這下可好了,萬事大吉了!」她忍不住興奮地說話。

王婆子心裏也是充滿快慰,但她到底上了年歲,也知現在不是喜形於色的時候,便瞪她一眼:「收收你的笑吧,別忘了這是什麼地方,要讓人瞧著了,又是有話頭說。」

張氏哎了一聲,但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意。

想不到元兒丫頭那點子還真的管用,自己和婆婆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又是巴掌又是甜棗的,還真把這事給抹了過去。

這下好了,唐家如今是在油架子上烤,敏兒有了救命恩人的這個名頭,將來唐家就不能不對敏兒好,便是妾又怎樣,有子傍身,總比嫁個寒門小戶要強,若是那什麼容氏是個倒霉的,生不出孩子……

不得不說,張氏是想的太多,也太樂觀了。

王婆子心中也歡喜,有了這樣的名頭,那麼將來王敏兒進唐家也說的通了,王家也不至於那麼丟臉!

元兒丫頭,聰慧有加,只可惜是個女娃娃!

「哎,兩婆媳這是打哪出來呢?」有記聲音八卦的響起。

婆媳倆一看,不是那棺材鋪子的盧主家婆又是誰?

盧主家婆看了婆媳出來的那個門子,分明是唐家的角門呀,再想起坊間傳聞,臉上便起了八卦之意:「聽說你家孫女救了那唐家老封君,是真的麽?」

張氏笑得見牙不見眼道:「沒的事沒的事,就是咱們家敏兒常去她舅母那玩,被老封君瞧著了,覺著歡喜罷了,您別瞎說,省得人說咱家挾恩圖報的!」

盧主家婆撇了撇嘴,瞧她這裝模作樣的,唬啥呢,怕誰要沾了她的光不成,說這話不是欲蓋彌彰麽?

和王家婆媳一分,盧主家婆轉過頭就和別人說了自己的所見,這下更肯定了那個傳言是真的了。

而沒過兩天,唐家又來人去接王敏兒,說是老封君想這丫頭,招她過去說說話,住些日子。

這大張旗鼓的,便都有人說王敏兒是要飛上枝頭了。

這王敏兒去了沒兩天就回來閉門不出了,到了八月底的最後一天,就有消息傳出老封君瞧上王敏兒了,想要將她長長久久的留在身邊,給她三孫兒當個貼心人,連聘禮都送去王家了。

有人說這了不得了唷,以為王敏兒是嫁去當正妻,只是唐家人自己跳出來說唐家三少已經定了親,這是去當妾的。

可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好,唐家那是個什麼地方呀?整一個富貴金窩窩,在唐家當妾,那也是正兒八經的姨奶奶呀,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還不比那在地裡刨食的強?

壓根就沒人去想事情的真相,隻覺得王家是祖墳冒青煙了!

九月初一,唐家送來了許多的禮品,算是給唐敏兒的聘禮,這來送禮的,就有那唐家三少爺唐修平。

王二他們笑逐顏開,王敏兒更是喜上眉梢,笑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唐修平便是當初王元兒瞧著的那個從唐家圍牆上跳下來的男子,流裡流氣的,也不知王敏兒看上了他哪裏,是口甜舌滑?

王元兒不能理解,就為了這麼個男人,為了這樣的身份,明知是個火坑都往裏跳!

而隨著唐家聘禮一道來的,是王敏兒進唐家的日子,九月初八,唐家正式來抬人,等王敏兒在唐家住兩天,就移去東山的莊子養著。

也就是說,再還有個幾天,王敏兒就要出嫁了。

王元兒說不出是什麼感受,總覺得她這一去,就再難跳出那個漩渦一樣。

但這樣的話,她自然不敢說的,不然的話,二嬸第一個就能跳出來撕她的嘴。

也罷,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興許她能闖出一條路來呢!

王元兒連續敷了幾天的腳,才可以下地走動,但也依然敷著葯,還不能大動作了。

她本想託人將樂山記送去給崔源,可聽到的消息,卻是崔源去了餘杭,歸期未定,王元兒隻得作罷!

和之前預期的一樣,豆腐乳的大作坊在九月初就竣工,這開張的日子自然也就和預期的一般,定在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那天。

王元兒崴了的腳已經大好,可傷筋動骨一百天,就是要慢慢將養著,這些天她就去和關總管商議著開張的事宜。

人手錦記早已預備好,材料什麼的也在運送的路上,只等到了就立即開始製作,開張就可以大賣了。

說起豆腐乳,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往異鄉或異域分銷,這才有大利潤,只是局限於長樂鎮,是不可能的,所以接下來的一場仗,王元兒估計要忙得夠嗆。

她忙著在新作坊的事,王家也忙著王敏兒出嫁的事,雖說還沒算定名份,但這是王家的第一樁親事,又是王二張氏他們唯一的一個閨女,自然也想體體面面的將她送走。

可唐家的意思是,能低調就最好,以免別人看出什麼端倪來,待得將來產子了,再風光的補上滿月禮什麼的就好。

哪個女人不想風風光光的出嫁,遺憾是這樣的情況,王敏兒心有不甘,但被唐修平一哄,也就應允了。

所以,一家子都商定了,到初八那天,唐家一頂轎子,一串鞭炮就算嫁人了,請鄰裡吃飯的也不作了,隻請娘家人來送一送也就作罷。

做妾,不能穿大紅嫁衣,唐家送來的聘禮中,綢緞布匹的就沒有一匹是正紅的,也就拿了一匹水紅的去裁縫鋪子定一身新衣當作嫁衣了。

王敏兒的胎也還兩個月不到,外人也瞧不出什麼來,但還是在裁縫鋪子量身的時候出了點岔子。

因為得償所願,她近些日子睡得香吃得香,又因為有身子,吃欲變得好,張氏又用唐家送來的補品給她變著法子的補,這沒幾天,身形就胖了一圈。

「敏丫頭的身段也抽開了,都成大姑娘了。」裁縫鋪子的劉娘子笑眯眯的幫著王敏兒量過尺寸,又一對比從前王敏兒留下的尺寸,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可不就是這個理,瞧這氣息好的,都圓潤了,腰身都比去年寬了幾分了!」

她這話,說得張氏和王敏兒心裏一跳,張氏強笑著解釋:「前陣子去唐家住了兩天,這吃的用的都是頂頂好的,這兩天就給養成這樣了,你說,那可不就是個好去處!」

「那是,將來少不得要向你討一杯水酒吃呢!」劉娘子笑呵呵的道:「你可別吝嗇那兩杯酒喲!」

「我倒是想的,但你也知道,咱們這樣的人家的孩子,大好的福氣,唐家又是那樣的富貴窩,怕孩子壓不住,所以也不打算大辦了,就兩家人吃個飯就是。」張氏有些尷尬地說,心裏無比的鬱悶。

王敏兒在一旁嘟起嘴,突然覺得有些委屈。

這左鄰右舍的,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街坊,誰家嫁娶,不都吆喝一聲,去吃杯水酒熱鬧熱鬧的?就像去年那桂英嫁的時候,不也擺了十來桌流水桌來著,偏偏輪到她,就要藏著捏著,跟見不得光似的!

王敏兒這時覺得委屈,卻沒想到這樣的委屈求全,也是她自己求仁得仁,怨不得別人。

母女倆離開,劉娘子就和隔壁賣水粉的莫掌櫃叨磕開了。

「雖說這是去做妾,但也沒道理這樣藏著捂著的呀,我聽著王二娘的意思,也不準備辦酒席了,好生奇怪!」劉娘子看著張氏母女遠去的背影,總覺得有些怪異,卻又說不上來哪怪。

莫掌櫃是寡居之人,平素最看不得那些腆著臉給人做小的人,哼了一聲,刻薄地道:「到底是給人做小,有什麼好炫耀的?依我看,就這樣就挺好,無聲無息的就抬過去,也省得丟臉。」

「話也不是這麼說,唐家可是個大戶人家呢,怎都比在土裏刨食的強吧!」劉娘子有些遲疑。

莫掌櫃呔了一聲,摸出一袋瓜子,分了劉娘子一把,一邊磕著一邊道:「大戶又怎的,大戶人家裏頭的醃臢事兒還少麽?去年唐家那茬事兒你還記得吧?就唐家二爺那外室鬧上門的那回事,挺著個肚子確實是進了門了,可後來呢?如今人都不知在哪個旮旯苟活著呢!」

劉娘子聽了,默然不語。

「做小的,就永遠都直不起個腰來,這王家二姑娘,又是個挑頭的性子,我瞧吶,她有得受呢!唉,做小有啥好,做正頭娘子,什麼時候腰桿都直直的,做小麽,一個妾的名份,就能抬不起頭,你瞧,這穿個嫁衣還不能用紅色,嫁人也不能大辦,你說,這有啥好的?」

劉娘子仔細想想,好像是這個理,便道:「說的也是,聽說這大戶人家裏的妾,和丫頭也差不多呢,得天天早晚去給正室請安的!」

「就是這樣,你聽我說……」

王元兒回到家中,就聽到西屋一陣哭哭啼啼加勸慰的聲音,不由奇怪,這是怎麼的了?事情不都在正軌上了麽,王敏兒怎哭起來了?

「大姐,是王敏兒鬧著要大辦筵席呢,說她頭一回嫁人,怎麼也要風風光光!」王清兒含著麻糖八卦道。

王元兒翻了個白眼,原是這樣,早當初幹嘛去了,這不都是你自己求仁得仁而來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