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女》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夫人
過了小年,又祭灶掃塵,送了灶公上天,貼春聯,一忽兒就到了大年三十。

這是王元兒嫁人後的第一個春節,崔家也不是她過往所看的寒門小戶,所以她早早就喚了鍾嬤嬤來問崔家以往這年都是怎麼過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嬤嬤也知道,我出身不高,鄉下裡的習俗有些也不同京裡,而我又是初來乍到的,萬一做多錯多,貽笑大方反而不美,而讓二爺沒臉就更是我的罪過了,所以還望嬤嬤告知我一二,這有什麼是需要注意的。」

鍾嬤嬤這些天一直都在審視王元兒,她出身雖然不高,可也並非不知人情世故,雖沒做到面面俱到,可也是長了一副玲瓏心思,至少嫁進來後,也沒出什麼醜。

再加上崔源明裡暗裡所表現出來的對王元兒的看重,她就更不敢輕易造次,兩方都在彼此審視,反而相安無事。

如今王元兒向她請教,甚至還大方的提了自己的出身,讓她有些意外,再細看王元兒的臉色,一派坦蕩,並不是說說而已,反覺得自己有些小人之腹。

她的出身眾所周知,如今大方的說,比那些遮遮掩掩拿了別人來抬高自己出身的更為的坦蕩,也更讓人尊敬。

鍾嬤嬤挨著小半邊杌子,笑著恭維:「二奶奶說笑了,這些天您還幫著大奶奶掌事,府中侍候的下人可都看在眼裡,都誇您能幹呢。」

王元兒端起茶碗輕呷了一口,淡笑道:「這功我可不敢領,我也不過是依著大嫂的指示去做事罷了,也是小事,並不值得一提。」

「是,是,是老奴嘴碎了。」鍾嬤嬤笑著輕拍了一下自己的嘴,睃了她一眼,見她並無大惱的樣子,便道:「其實這京裡頭的人家過年,來來去去也就那麼幾樣,祭祖守歲,各家宴請年宴,今天來這家,明天去哪家,這也都還是請自己相熟交好的人家走動。」

王元兒靜靜的聽著。

「崔家也是一樣的,今年咱們崔家就在初五宴請,到時會請了賀家班的來唱戲,也會請一兩個女先生來說書。至於其它拜年,也不可能就真的每家每戶都去拜,畢竟這過年嘛,人也多,真要家家戶戶去拜年,哪有這樣的精力?所以都是各家投拜帖到門房,道一聲過年好,就算是拜年了。」鍾嬤嬤看她凝神聽著,知道她是真的想知道,便也細細的說著。

「這也是同僚之間拜年,自己的親戚,比如媳婦的娘家,夫家的舅家,那是要上門去拜的……」

鍾嬤嬤說了有小半個時辰,年怎麼過,怎麼拜年,需要注意的是什麼,王元兒聽在耳裡,自知那也是換湯不換藥,只是大家裡的規矩更多一些,行事也更謹慎一些罷了。

王元兒見鍾嬤嬤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笑道:「嬤嬤有什麼想說的?」

鍾嬤嬤笑了笑,道:「往年二爺還沒成親,加上也少在家裡頭,自然不會有什麼人上門。如今二爺已經成了親,他又得皇上器重,只怕今年會給您和二爺投拜帖的人會不少,到時候二奶奶也是要出面招待的。當然,這和誰走動就得二爺吩咐了。」

王元兒微愣一下,顯然還沒想到這一層上去,道:「若不是嬤嬤提醒,我還真沒想到這個,回頭我就和二爺商量一下,到時候少不得要嬤嬤在旁幫著安排。」

鍾嬤嬤連稱不敢。

王元兒就笑道:「我和二爺剛剛成親,這人情世故什麼的,多的是要依仗嬤嬤提點的地方呢。你是二爺的乳娘,他敬你,常與我說小時您怎生照顧他的事,我心中也是感激,也盼著嬤嬤再幫咱們這個小家搭把手呢。」

鍾嬤嬤心中微暖,汗顏道:「二奶奶言重了,這都是老奴該做的。」

王元兒又和她拉起了家常,知道她的小孫子已經五歲了,也已經啟蒙了,又見過年,便賞了筆墨和兩刀紙給她。

鍾嬤嬤自是謝過,待走出了王元兒的屋子,回頭看,那冬日的陽光射在那琉璃瓦上,光彩流離。

想到王元兒那張輕輕淺淺的笑臉,時不時的給個巴掌或者甜棗,鍾嬤嬤頓時收起了輕視之心。

出身低,可這二奶奶卻不是個軟柿子,相反的,人家心中還特清明玲瓏,絕不是個好糊弄的主。

罷,如今二爺敬著自己曾奶了他一場,好歹還有體面,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心思,好好的當差,等到將來二爺有兒子了,自己還能依著老臉給子孫謀個前程,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自此,鍾嬤嬤一門心思向著這崔源和王元兒,也不託大拿喬,事事依了王元兒吩咐,待到她孫子八歲時,求了二爺在小少爺當個小廝,便徹底榮養不提。

……

崔家過年,一如鍾嬤嬤所說的那般,祭祖守歲聽戲拜年。

初一,因為王元兒的誥命還沒賞下來,所以她也不用按品大妝去拜年。

初二,崔夫人帶著大爺和大奶奶去了她的娘家袁家拜年,卻沒帶上王元兒,她也不在意,反而自在得很。

初三,陸陸續續的有人向崔源投了拜帖。

崔源挑了幾張拜帖出來,讓王元兒張羅了酒席,見了幾個同僚。

而崔源也帶著王元兒去了幾家交好的人家走動,一來二去的,整個新春,就是在這家吃席那家喝茶度過,也就因此,王元兒正式進了京中貴圈,大家都知道,崔家二爺的媳婦王氏,出身不高,但品行溫良,性子嫻淑。

初十,有封賞到崔家,王元兒的誥命下來了,五品宜人。

王元兒接了誥命服,按俗例需進宮謝恩,又因在年中,所以她便往京中遞了牌子。

和半年前進宮不同,從前只是一介平民女子,此時她已經是誥命夫人了。

走過一道道宮牆,王元兒頗有一種時過境遷的感覺,而現在,也不過是過了半年罷了。

也和上次不同,這次皇后接見了她,王元兒恭恭敬敬的陪著皇后娘娘說了幾句話,就聽到宮人傳慶貴人來給娘娘請安。

慶貴人。

王元兒眨巴著眼,下意識看向殿門,又察覺到不妥,連忙正襟危坐,綳直了身子。

有珠釵環佩聲輕輕的響起,王元兒站了起來,強忍著沒看過去。

「臣妾拜見皇后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清脆的嗓音在殿中響起,王元兒不自覺的紅了眼眶,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把淚意憋回去。

「免禮,你倒是逮著了時機來。」皇后娘娘笑著抬手。

「臣妾抄好了這心經,巴巴的來奉上,就盼著皇后娘娘平平安安誕下龍子。」王清兒笑著說明來意。

「哦?」

王清兒微微側頭,自有身後的宮女將放在托盤上的經書奉上去。

皇后娘娘看了,眉目舒展,誇了幾句,又賞了她一支紅珊瑚點翠鑲寶步搖並一對羊脂白玉手鐲。

王清兒跪在地上謝了恩。

「你來得是真巧,崔夫人今日來謝恩,你倒是遇著了。」皇后娘娘笑著一指。

王元兒連忙上前給王清兒行禮,一抬頭,看著胞妹的臉,眼圈微紅。

王清兒也是難掩激動,虛扶了她,問了一聲好。

「我乏了,你們既是同胞姐妹,且去你宮中說話吧。」皇后娘娘揮揮手。

王元兒姐妹倆大喜,忙的跪在地上謝了恩,一同去了景福宮。

一進了自己的偏殿,揮退了人,王清兒就朝王元兒跪了下來,聲音哽咽:「大姐。」

王元兒自是心中泛酸,卻知君臣有別,皇上的妃子也不能隨便向她跪的,不然就是辱沒了皇家,便扶了她起來。

王清兒在宮中住了大半年,自然也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順著站起來,拉著她坐到美人榻上說話。

「你過得可好?」

「家裡人都好嗎?」

姐妹倆不約而同的問出口,又相視著撲哧一笑,感覺又像回到過去一般。

「家人都好,就是念著你,尤其是蘭兒和寶來他們……」王元兒握了她的手,細細說著家中諸事。

王清兒也聽得仔細,眼圈紅紅的。

「我在這也挺好,如今我幫皇后娘娘抄經,她也賞了我不少東西,大姐你不用掛心。」王清兒報喜不報憂。

王元兒一顆玲瓏心,自然知道她的心思,也沒提,隻囑咐了幾句,如今她也有了誥命,以後也會進宮,但因為崔源會回到長樂鎮任職,所以她也會跟著回,可能不會時常到宮裡來,但總歸是有機會的。

王清兒知道自家出身,大姐嫁給崔家那樣的大戶,自然是處處有製肘,回長樂鎮去過小日子,反而更舒心,故而心中雖有點失落,卻也能理解。

王元兒見左右無人,不由問王清兒:「這大半年,你都沒有消息嗎?」

她指的是王清兒的肚子。

王清兒臉色微微的變了下,垂下頭來,苦笑道:「大姐你也知道,皇上雨露均沾,也不是縱情聲息的人,我一月侍寢的日子也就那麼幾天,孩子這事,總要講求緣分的。」

王元兒心中難受,長嘆了一口氣,安慰道:「這也是,你還年輕,不急,關鍵是要護著自己。」

她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可能沒孩子,反而活得更長,如果有孩子,生個公主遠比皇子要強。

不過這些她都是不會說的,畢竟每一個女人都盼著當母親,那才算是完整。

__文文在後半部收尾階段,所以有些人事必然會寫及的交代,不會怎麼宮鬥宅鬥,謝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