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帝王》第77章 洗腦(2)
慶暦元年六月壬午(初五)。呂公著騎著馬,來到東華門下,奉命在此等候的劉永年立刻迎上前來,拱手作揖:「呂贊讀,在下劉永年,奉國公之命,特來迎接贊讀入春坊……」

「有勞劉春坊!」呂公著立刻下馬回禮而拜,態度謙卑至極,毫無半分宰相之子的架子:「往後春坊之中,或許還需劉春坊多多提點一些……」

「贊讀言重了!」劉永年打了個哈哈,便帶著呂公著,從東華門下,直入皇城。

呂公著卻是心情忐忑,緊張不已。

他找了個機會,趁機問道:「劉春坊,不知國公如今何在?」

「正在與諸入宮大臣子侄做早課呢!」劉永年笑著答道。

「早課?」呂公著不是很能理解。

自上月甲戌,最後一位在京兩制官員子侄被送入春坊後,就鮮少有人能知曉春坊之中的事情了。

因為,上月的那次刺殺,使得春坊戒備與警衛力量大增。

風口之下,連汴京小報的大內密探,也不清楚春坊之內的變故。

只是隱隱約約聽說了,所有春坊之中的大臣子侄,似乎都是親自受那位壽國公的指揮與口令行事。

這就讓無數人把心放回了肚子裏,紛紛彈冠相慶。

因為,即使不提那些這位皇嗣身上如今的光環與傳說,僅僅是其為皇嗣,未來的君主,竟屈尊降貴,折節親為,替臣子教導、教訓子侄。

這就已經是天恩浩蕩,更可成為一種正治資本!

未來,就算這些人現在在春坊裡的人再廢柴,再沒用,他們的腳色上也可以寫上一個『隨龍人』的出身。

這可了不得!

為官轉遷任免,是有優先順序的。

更何況,那位國公身上,如今戴著不知道多少光環,有著多少傳說。

特別是那得感生大帝授種痘法的故事,如今隨著種痘法從汴京,向全開封府普及,並開始在京東路試種。

不分貧賤貴庶,無數百姓都得了恩典,紛紛感恩、膜拜,甚至在家裏立生祠遙祭。

於是有傳說,這位國公乃是帶著赤帝爺爺的眷顧的。

只要在他身邊的人,必然為赤帝所護佑,無病無災,平安喜樂。

此事,汴京上下都傳遍了。

朝中大臣也難免不被影響,即使有人不受其動,卻也架不住他們家中妻子、老母信啊!

老太太婦女們,最迷信這種傳說了。

沒看到汴京城內外的寺廟道觀的香火,基本都是這些人撐起來的嗎?

所以,大臣們基本都對自己在春坊的子侄無比安心。

這些天來,基本沒有人去春坊探視。

這也就使得春坊之中的事情,被人為的籠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哪怕呂公著,也很好奇。

因為他的侄子呂安民,也在春坊之中。

「贊讀放心……」劉永年神秘的笑道:「是好事!」

「國公親為督辦、安排的功課……」

「贊讀稍後便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早課的莊嚴、肅穆……」

於是,當呂公著在劉永年的引領下,穿過被禁軍層層把守和嚴密設防的春坊外圍,進入內殿區時,他就聽到了一陣整齊、響亮和有力的誦讀聲。

聲浪向潮水一樣,一波接一波,砸在他的耳膜,而那些文字,則如雷霆,直擊著呂公著的靈魂,讓他渾身戰慄,忍不住停下腳步,側耳傾聽那殿院之中的聲音。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月……」

稚嫩而青澀的聲音,一遍又一遍,高亢而整齊的吟誦著。

呂公著聽著,良久,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看著正回頭笑眯眯的看向他的劉永年。

呂公著動了動嘴唇,咽喉吞下一大口口水:「此大道之教也!」

劉永年面帶微笑:「然,確為大道之教,吾初聞之時,如聞夫子講道,隻覺有浩然正氣,充沛於心胸之間,激動之情,難以自抑,於是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幾不能自製!」

「此……國公作?」呂公著小心翼翼的問道。

劉永年點點頭。

於是,兩人四目相對,一切盡在不言中。

呂公著低下頭去,想了許久,由試探著問道:「既有早課,必有晚課……」

「晚課也是國公所作?」

劉永年搖了搖頭,道:「晚課乃諸葛武侯之《出師表》!」

呂公著這才鬆了一口氣,若晚課也是一篇這樣水平的近道之文。

那他恐怕沒臉去見那位國公了。

即使如此,呂公著的內心也是無比忐忑和自卑的。

贊讀?

他配嗎?

呂公著深深的認為自己不配!

於是,他馬上就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他不是來教導那位國公的。

而是來輔佐,來匡弼,來服侍的。

這麼一想,他心中的尷尬終於得以緩解。

就聽劉永年道:「除了早晚雙課,國公還定了其他課程……此外還有諸般規矩與制度……」

「真是聖心寬厚,仁德如海,澤被蒼生啊!」

呂公著一聽,卻是嚇了一跳。

這兩制官員的子侄,可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除了家教嚴格的一些人外,其他人的子侄,那可都是嬌生慣養,脾氣和性子都大的很的。

那麼多規矩和制度……

這些人會聽話嗎?

要是有人頑劣,不小心牽連自己的侄子怎麼辦?

於是,呂公著小心翼翼的問道:「國公定下的規矩與制度,沒有人破壞吧?」

「當然不會!」劉永年得意的道:「國公何許人也?」

「天降聖王,布德施仁,聖躬親為,諸生除了感激涕零,全心全意的服從與忠誠之外,還能有什麼其他想法?」

他回想著這些日子以來,自己親眼所見的種種事情,內心無比感慨:「贊讀日後會親眼看到,什麼是真正的聖王施教,有教無類,何為德音廣播,頑石自開!」

「以吾觀之,當代書院的山長,都應該學學國公的教育之法!」

「如此,翌日大宋,將人人成材,再無頑劣之子,再無敗家毀業之人也!」

呂公著聽著,頓時神往不已,便道:「若如此,願為國公身邊灑掃之人,服侍左右,此生不改!」

儒生士大夫們,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很可愛,很天真,也很單純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