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皇后她總沉迷於事業》第180章 拜師後續,好處多多【一更】
第181章人和信都到了【二更】

五位久負盛名的先生一起收徒,在自己人看來平平靜靜,但其實大雍的各大書院都在密切關注著。

等到舒一池,牧雲開和何曦真紛紛返家報喜,其他人的報喜書信也陸續送到家裏,各大書院也跟著沸騰了。

無數本來將信將疑的學子紛紛奔走相告,有自認學識不差的,已經自發去找先生幫忙寫推介信了。

當然,這推介信也不是誰來找都給寫的,各大學院中負責書寫推介信的大多都是那五位先生中其中一個的弟子,寫推介信之前,他們自己已經先給找過來的學子考核過一番,考核過了的,才會寫上這一封相當於半隻腳邁入最高學府的推介信。

但無疑這幾人的通過考核成功拜師給了後來的學子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上欽州,燕都,何府。

剛回家的何曦真這會已經受到了不亞於眾星捧月的待遇。

何父何母看著站在面前一身青袍豐神俊朗的兒子,連說了數個好字。

等到下午,得知何家何曦真拜了五位先生為師,過來何府拜訪的人已經是不計其數。

全都是家中也有學子的人家。

過來拜訪的目的一是恭喜,等恭喜過後,話裡話外就是拐著彎打聽何曦真是怎麼通過那五位先生的考核了。

誰不想自家孩子也跟何曦真一樣。

只要能拜那五位先生為師,就已經算是光宗耀祖了。

對於這個,何家眾人還真的不知道。

送走了連綿不絕的來客,何家二叔也看向大侄子,「曦真,你堂弟他也去找他先生寫推介信去了,自家人也不能說?」

面對一眾親友殷切的目光,何曦真依舊是堅定搖了搖頭,「二叔,這是先生們定下的規定,決不能透露這場考核中的細節。侄兒只能跟堂弟說一句,只要品性上佳,先生們的考核其實一點都不苛刻。就像這次,我們這一批一共十個人,隻淘汰了一個。」

何家二叔琢磨著『品性上佳』這四個字,一時間隻覺得太過籠統,但見何曦真一臉『我真不能再說了』的表情,隻好把繼續詢問的念頭給壓了下去。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了舒一池和牧雲開的家裏。

大雍推崇文人,但能被大雍一眾文人雅士所推崇的,也僅有那麼寥寥幾人。

現在那麼寥寥幾人聚在一起還公開表示要收徒了,現在又有了確切的收徒消息,可不就另文人雅士們趨之若鶩了麽。

先生只有五位,大雍的學子們卻是多不勝數,誰不想成為五位先生徒弟中的其中一個。

又送走一波前來討教通過考核辦法的親戚,舒一池已經暗暗有些後悔親自回家報喜了。

牧雲開那裏同樣有這麼個想法。

**

越州,涿亭郡,鍾家村。

鍾家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不過作為大雍肥料的率先受益村,之後又有了種植棉花的途徑,鍾家村的百姓們不說家家已經富裕起來,但也能維持著吃飽穿暖,家中還能留下一些余財。

有了余財,百姓們自然是想著能夠去送自家的孩子去私塾念書。若是有念書的天賦自然是好,保不齊以後參加科舉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天賦不好也能識上幾個字,總會有用。

鍾家村裏,若論誰最有念書的天賦,首推的便是鍾老二家的鐘啟晨。

鍾啟晨原名並不鍾啟晨,而是叫鍾二柱。因著在讀私塾的時候就被私塾裡的先生髮現了他念書上天賦,他的私塾先生便給他改了名字,讓他試著去考越州書院。

那一年他十二歲。

這個年紀考越州書院有些早了,其實就連私塾先生對於鍾啟晨能不能靠上都覺得玄乎,但鍾啟晨自己卻是一個極有信心的孩子。

他堅定自己能考上,之後越州書院那一屆的錄取學子中,還真有他的名字。

去了越州書院不說,現在更是拿著一封推介信去京城參加陸琴風那幾位先生的考核去了。

自認慧眼識珠的那位私塾先生幾乎是翹首企盼的喜信傳來。

別看他今年已經五十有六,但要是那五位先生的其中一個能讓他拜師,他也絕對會二話不說直接拜了。

不過自己學識平平,想想也不可能。

但若是自己教過的學生能夠拜了那五位先生為師,也是一份了不得的榮耀了。

這一天的鐘家村依舊是平靜的鐘家村。

鍾老二家裏還沒有分家,現在依舊是一大家人住在一個有些破舊但打理地很乾凈的院子裏。

現在正好是種植棉花的時候,天色一亮,鍾老二就帶著大兒子,大兒媳去了田裏看種下去的棉籽的出苗情況,留下妻子李氏和小女兒鍾小荷在家準備一家人的早飯,家裏唯一的小孩子鍾苗苗還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直到一匹快馬驚擾了鍾家村的寧靜。

村裏人家差不多都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村子裏,沒有多少寄信的地方,是以在看到騎著馬的那人穿著一身後背綉了四個大字的衣服,也只是覺得這在衣服上綉那麼大的字,生怕別人看不見似的。

劉大娘剛剛這麼念叨完,就見那人一扯韁繩,直接在她面前停下,隨後又下了馬。

她手裏正在剝的豆子咕嚕嚕滾到腳底下,眼睜睜看著那個年輕人到她面前停下。

「這位大娘,敢問鍾老二家怎麼走,對了,他有個兒子叫鍾啟晨。」

劉大娘這才回過神,小心問道:「年輕人問這個作甚?」

年輕人好脾氣地回:「鍾啟晨給他父親寄了信和一個包裹,我便是來送信和包裹的。」他說著又指了指掛在馬背上的那個大包裹。

劉大娘這才信了,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我聽鍾老二說他兒子去尚京了,這信難不成就是從尚京城寄過來的?」

「沒錯,寄信地址確實是尚京城。」

劉大娘念了聲乖乖,「我知道鍾老二家,我帶你過去。」

對方忙道了聲謝。

往鍾老二家走的路上,陸陸續續已經有下工的村民,見著劉大娘領著一位牽著高頭大馬的年輕人過來,好奇問了聲。

「這年輕人是來給啟晨那孩子送信的,從京城送過來的,我正領他去鍾老二家。」

其中一個人回道:「我方才看見鍾老二跟他大兒子大兒媳還在田裏呢,不過李嬸和小荷那丫頭應該在家裏。」

「那就行,可不能讓人那麼大老遠跑過來又撲了個空。」

跟在後頭的年輕人聞言倒是想反駁上一句,他只不過是從鎮子上的大雍快運裡收到信件,又被派到這裏來送信送東西的。

不過見著周圍興緻正好的大爺大娘,到底還是什麼都沒說。

這邊劉大娘還沒帶著人走到鍾老二家裏,另一邊村子裏差不多已經傳遍了,他們村裏第一個靠上越州書院前段日子更是去了京都的鐘啟晨往家裏寄信寄東西來了。

有些家裏不忙的,當即藉著串門子的借口也跟了過來。

那可是從京都寄過來的,他們這些人別說京都了,連恆都都沒去過。

從京都寄來的肯定是好東西,眼饞一下還是可以的。

這邊劉大娘剛敲響了鍾老二家的院子,後頭串門子的就跟上了。

李氏剛剛從廚房裏出來,連手上的水都沒來得及擦。

「來了來了,」說著小跑著開了門。

見外頭站著的劉大娘,「我還以為誰呢,這門也沒關,劉嫂子你過來直接推門進來不就行了,怎麼還學人家文縐縐的敲門了呢。」

劉大娘側了側身,讓出身後的年輕人,「這回我可不是來找你嘮家常的,是給這位年輕人帶路的,你兒子他從京都給你寄東西來了。」

李氏一愣,反應過來忙把大門又打開了些,「快裏面請。」

「這位夫人,我就是專門負責送信的,您不必這麼客氣。」對方伸手從馬腹的側兜裡掏出來一支筆和一個本子,「您只要在這張簽收單子上籤個名字就好。」

李氏:「······那我也不會寫字,等下,我去把小荷給叫過來。」

鍾小荷正在屋裏給已經起床的小侄女梳頭髮,剛梳到一半就被風風火火進來的她娘給拉出去了,手裏還拿著一個端了幾個齒的梳子,便跟著往外跑邊問道:「娘,你這是怎麼了?」

「你二哥他從京都寄東西來了,得在一張紙上籤個名字,你不是跟你二哥學過幾個字嗎,到用上的時候了。」

鍾小荷聞言,也不用她娘拉著了,腳下更快了幾個度。

到了門口接過對方遞過來的紙筆,她看了眼上頭一個格子裏寫著的簽收人,「是簽在這裏嗎?」

「對,寫你自己的名字就好。」

正準備寫上二哥名字的鐘小荷筆下忙一轉,端端正正地寫了『鍾小荷』三個大字。

「可以了。」對方檢查了一遍名字後,把紙筆放好,隨即就把放在馬背上的一個大包裹給拿了下來,又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這信和包裹是一起寄來的,還請收好。」

包裹不輕,李氏跟鍾小荷一起提著都有些費力,忙跟人道謝。

對方說了不用寫,就騎馬匆匆離開了,看那馬上還剩的兩個包裹,想必是還有人家要送。

他這一走,後頭跟過來的幾個大嬸大娘就圍了過來。

「李嫂子,」說話的是住在鍾老二家旁邊的婦人,兩家也算是沾親帶故,「讓咱們看看你們家老二寄了些什麼東西過來唄,咱們活這麼幾十年,還一次都沒見過京都的東西呢,這回過過眼癮行不?」

後頭跟著的幾個忙跟著點點頭。

李氏:「······」

她私心不怎麼想讓這些人跟著一起看包裹裡都寄了什麼,但心裏頭還是有些隱隱的驕傲和歡喜。

兒子從京都那麼老遠的地方給寄東西來,她可是村裏獨一份。

想到這,她掂了掂手裏的包裹,「我也好奇啟晨那孩子都寄了什麼東西過來,那就看看吧。」

一群人圍到院子的木桌周圍。

李氏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

已經有人忍不住上手摸了摸包裹皮,「這包裹用的布料都能做衣服了,裏頭的東西肯定不差。」

包裹打開,放在最上頭的赫然是幾本嶄新的書。

深藍封皮,湊近了還能聞到隱隱的油墨香。

這年頭的書價格可不便宜,李氏面色變了變,「這孩子怎麼還寄了書過來,這麼貴,也不知道身上還剩幾兩銀子。」

說是這麼說,她還是把書給小心拿起來,放到一旁後才接著才下面的包裹。

這次包裹一打開,頓時嘩啦啦出來不少的東西。

眾人忙湊過去看,這一看都愣了。

好幾個小巧精緻的胭脂水粉盒,刻著花紋的木梳,不知道是不是跟胭脂盒包在一起久了,隱隱都有香味出來,還有好幾塊各色香皂,另一邊好友幾個用軟布包起來的東西。

鍾小荷把軟布小心一層曾經揭開,幾個在陽光下流光溢彩的琉璃瓶頓時映入眾人眼簾。

鍾小荷這會看見了琉璃瓶上的字,「這是酒。」

眾人:「······」

琉璃瓶在場眾人也都知道,家裏條件好的也買過一兩個琉璃杯子,琉璃簪子,但用琉璃瓶裝酒,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有人眼尖地看到了其中一個胭脂盒上刻著的花紋,忍不住驚呼一聲,「這難不成都是合香齋的胭脂水粉,我的老天爺!」

見其他人一臉疑惑看過來,她抹了把臉,壓住心頭散發的酸氣,「我有個小妹嫁到去年嫁到鎮上,過年回娘家的時候就給我看了她用的胭脂,跟這個一模一樣,我當時不認識字,但絕對不會認錯,我那小妹說,這麼一小盒胭脂,得一兩銀子呢。」

眾人聞言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數了數包裹裡光是胭脂水粉盒就六個,那就是六兩銀子。

鍾啟晨那孩子還真敢買。

這胭脂水粉都這麼貴了,更別說還有這梳子香皂什麼的,再加上那用琉璃瓶裝的酒。

眾人在心裏頭估算了一下這得花多少銀子,心都跟著顫了顫。

李氏這會也有點懵。

他要是記得沒錯的話,當初啟晨那孩子出門的時候,她也就給了二十兩銀子,先不說去京都一路上花了多少,就算一文錢都沒花,二十兩銀子也買不來這麼多東西啊!

「等等,我看下邊還有一個包裹。」

李氏被這一聲叫得回過神,把上麵包裹裡的東西又重新包好,這才看向下頭的包裹。

這個包裹比方才那個更大,平平整整的,她手放上去就差不多猜出來裏頭是什麼了。

不過想到方才那些貴得嚇人的胭脂水粉,她都有點不敢拆這個包裹了。

能讓啟晨千裡迢迢寄過來的,就算是衣服,能是普通衣服?

「李嫂子,快打開給我們看看啊!」見她不動,其他人就忍不住急了。

李氏一咬牙,把包裹打開,放在最上頭的,赫然就是一件粉紅色的精緻裙衫。

頭髮梳了一半見院子裏正熱鬧剛湊過來的鐘苗苗眼前一亮。

李氏已經把它拿了起來,赫然正是鍾苗苗這個體格穿的。

布料光是摸在手裏便知是不可多得的好料子,更別說上頭那些精緻的綉紋,花鳥蟲魚栩栩如生。

人群裡再次傳來一陣吸氣聲。

「這衣服光看起來就很貴!」

眾人贊同地點點頭。

「還有一件。」

粉紅裙衫下頭,還有一家大紅色的,讓小傢夥看得眼睛又亮了。

「這是小叔給苗苗的?」

李氏看著雙眼亮晶晶的小孫女,笑著點點頭。

「苗苗最喜歡小叔叔!」

「一件,兩件,三件,四件,五件。」

往下還有五件,看衣服的顏色和花紋,就知這是給家裏人每人都買了一件。

更別說最下面還有兩大塊布。

圍觀眾人:「······」

她們這位統一的想法就是:啟晨那孩子怎就不是自家的呢!

李氏這會除了高興還慌了。

家裏人的衣裳差不多都是她做的,自然分得清布料好壞貴賤,這些衣服布料一看一摸就知沒一個便宜,更別說那綉工,方圓百裡找不出來一個這麼好的。

二十兩銀子,怕是也只能買個布頭。

啟晨那孩子到底哪來那麼多銀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