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皇后她總沉迷於事業》第237章 衛先生的小課堂【二更】
第238章新帝登基三把火【三更】

二月初九,新帝登基,改年號為元熙,罪責較輕的得遇大赦,重罪無赦。

這一年又被稱為元熙元年。

明德帝在新帝登基後榮升太上皇,遷宮永壽宮,隨行還有一眾榮升太妃的后宮妃嬪,也都遷到了永壽宮附近的宮殿居住。

而那位本該榮升太后的皇后娘娘,卻是隻得了永壽宮的一處偏殿。

別說是太后的名頭了,就連太妃的身份都不如。

朝臣進言不合規矩,新帝果決斷言此事不容商量,君臣一番博弈,此事終究是不了了之。

可憐了皇后汲汲營營一輩子,到頭來什麼都沒撈到。

這一連番打擊之下,身體愈發是不好了。

而偌大宮廷,因著宮妃的遷走,也變得一片空蕩蕩。

沒了往來太監宮女的來回穿梭,隻余身著威猛甲胄的宮廷侍衛把守皇庭。

可以說,這是大雍歷任皇帝登基以來,最為安靜的后宮了。

因為一個妃子都沒有。

而新帝甫一登基,第一把火就燒到了宗室身上。

宗室守著皇族祖廟,哪怕是並沒有人在朝中任職,依舊享有大把供奉。

又因著跟當朝皇帝有著或近或遠的血緣關係,一般人哪敢惹得。在這般權勢之下,依舊能秉身持正的子弟少得可憐,多是欺行霸市,蠻橫無禮之徒,就連京都京兆府都不敢管,就更是助長了這些人的囂張氣焰。

宗胥早就看這麼些人不順眼了。

登基之前他顧忌著太上皇,只能忍著這些扒在皇室身上吸血的臭蟲,但現在就沒有忍著的必要了。

一連串的詔令下去。

宗室每年大把的供奉被削減到不足原來的一成,曾經犯下幾起重罪又被壓下去的幾個宗室子弟直接被押入天牢,那些罪責較輕的也被勒令在家閉門思過,少則一年,多則五年,若是膽敢在閉門思過的時間裏私自外出,那就到宗人府閉門思過。

宗室的一眾族老自然是不願接受這些詔令,直接鬧到了太上皇那。

元熙帝被叫到永壽宮規勸一番,回來後依舊一絲不苟地吩咐官員執行。

直到一位被查證罪無可赦的宗室子弟被拉到菜市口問斬,其餘宗室眾人才真正被嚇破了膽。

宗胥居然真的半點不顧忌血緣關係,也半點不怕太上皇的詰難,那他們還有什麼可以囂張的。

眼看著宗室開始夾著尾巴做人,宗胥這才態度微緩。

不過哪怕他心平氣和下來,宗室眾人也再不敢放肆了。

每當想要肆意妄為的,就先想一想菜市口那顆驚恐掉下的頭顱,依舊在牢裏吃糠咽菜的族人,還有被關到宗人府裡不幹活就沒飯吃日復一日沒有盡頭般的思過生涯。

就什麼念頭都不敢有了。

而這第二把火,直接燒到了元熙帝自己的幾位兄長身上。

按理來說,新帝登基,本該為兄弟封王,再派遣到封地鎮守。

偏偏元熙帝卻是劍走偏鋒,一個兄弟都沒有封王不說,更是把幾個兄弟全都派遣到各部衙門授予官職,想要俸祿,可以,你得為朝廷幹活。

不幹活,就算是皇帝的兄弟,也沒錢吃飯。

經歷了之前的宗室告狀永壽宮半點用沒有,這次的幾位倖存皇子學乖了。

反正他們每個人手裏都有一些自己早早置辦下來的產業,沒有皇子的俸祿,有這些產業在,頂多日後生活得拮據一些,也不會到餓肚子的地步。

而且想想他們以前對新皇做過的事,登基後沒下手弄死他們就算好了的。

讓去衙門就去唄。

跟宗胥作對,他們還不想英年早逝。

新帝這一番先拿自家人開刀半點不留情的手段很是嚇懵了一眾朝臣,連自家親兄弟都敢這麼安排,他們生怕這最後一把火燒到朝堂上。

宗胥倒也沒辜負他們的期望。

這最後一把火,跟朝堂有關聯,但關聯又不算很大。

這把火燒到了朝廷各個衙門裏光吃閑飯不幹活的小官和小吏身上。

規定了每月一考評,懶惰成性的,考核不合格的,慣於推諉的,直接剔除。

一時間京城中個個衙門人人自危,再也看不見那些往日裏混日子的了。

人人開始爭相表現,就怕等到月底考核被剔出去,那就永遠回不來了。

因為總會有更努力奮進的人削尖了腦袋往裏頭鑽。

衛晞聽了衛昭跟她說的這新帝三把火,忍不住拍拍手贊了一聲好。

「先是拿宗室開刀,這便是國法面前人無貴賤,只要犯了罪,就沒有逃脫責罰的可能。」

「再用皇子鋪路,向朝堂眾臣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不幹活,就沒飯吃。連皇子都如此,大臣們都自己掂量著點。」

「這最後一把火,」衛晞清點了點下巴,「應該是陛下最用心的。」

衛昭聽著忍不住挑了挑眉,「怎麼說?」

「太上皇在位期間,大施平衡之道,對於各個衙門之間的運轉卻是不曾關注過,而陛下從聽政始,便輾轉各部之間,能清楚看到衙門裏存在著很多沒必要存在的官職,這些官職等於是養了一群閑人和蛀蟲,但若是一下子就把他們給剔除出去,勢必會引起一番恐慌和不滿,但若是有了考核門檻就不同了。能者上,弱者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些人被剔出去,也是因為自己沒本事,能怪得了誰。這樣一來,留下的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最開始的簡化官職的目的也達成了,不正好兩全其美嗎?」

衛昭:「······晞晞分析得很有道理。不過,陛下在后宮還三把火你知道嗎?」

衛晞眼裏多了分好奇,「哪三把火?」

「這第一把就燒在那些個太妃身上了,現在陛下的后宮空無一人,這些太妃就藉著接娘家侄女,外甥女入宮相陪的名義,實則是想著能得到陛下的青睞,之後的打算晞晞你能想到吧?」

衛晞冷哼一聲,「我的人也敢覬覦,她們那是在想屁吃。」

衛昭:「······晞晞說得對!」

站在一邊的兩位教養嬤嬤:「······」

「然後陛下就下了一道口諭。不管是太妃們的哪個娘家人來宮中探望,進宮後都老老實實待在太妃宮內,若是敢跑到后宮其他地方四處轉悠,均按私闖宮闈罪拿下,嚴懲不貸!」

衛晞聽得勾了勾唇,「那第二把火呢?」

「這第二把火就是陛下放了不少的宮女出宮,除了必要位置上的,太妃一人只能留六名宮女,太上皇十名,陛下他自己身邊更是一個宮女都沒有,剩下的要麼被放出宮了,要麼就是指給了宮裏的護衛。晞晞你知道這次放了多少宮女嗎?」

「多少?」

「差不多五百人!」

衛晞倒吸一口涼氣,「那真的是不少了。」她一直覺得宮裏伺候的人的確很多,但也沒有想到真切的數字這麼龐大,這一下子就是省了五百個人的吃喝拉撒不說,這五百名被放出的宮女,便可跟人成親生子,又能給大雍添多少下一代,這筆買賣著實劃算。

「第三把呢?」

「陛下把冷宮給全部推到了。」

「冷宮?」

「沒錯,就是陛下長大的宮殿,現在全都被夷為平地,並責令這皇宮內,再也不許設冷宮。」

「這三把火應該把宮裏給徹底燒安分了吧?」

衛昭想說豈止是安分,那些太妃娘家的姑娘,宮裏想要爬床的宮女,現在一個個簡直恨不得離陛下十丈遠。

別說還想贏得陛下青睞了,她們現在想的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哪裏還敢有別的念頭。

**

皇宮,永壽宮。

明德帝斜睨了一眼正像他哭訴陛下不近人情的月太妃。

開口半點不留情面,「你打的什麼主意這宮裏的人都心知肚明,你那個侄女就是個蠢貨,明知道皇帝他下了口諭,還敢攔在新建的宮殿前,她作死作出新境界了。」

自從榮升太上皇后,明德帝明顯更加放飛自我了。

其中在懟人上簡直是前所未有的飛躍。

原先的月貴人現在的月太妃被說得臉皮一陣紅一陣白,想要辯解的話堵在嗓子眼。

聽得外面一聲「陛下駕到」,驚得她下意識站起來。

宗胥進來後看都沒看她一眼,隻朝明德帝行了一禮,「見過父皇。」

明德帝稍稍坐正了身子,「陛下這次過來又有何事?」

他這永壽宮,宗胥進來不超過五次。

且每次都是有正事,單獨來看他的一次也沒有。

明德帝期待著期待著也就習慣了。

所以這次宗胥一來,他便問又有什麼事。

「父皇,」宗胥朝明德帝拱拱手,又偏頭朝月太妃的方向看了一眼,把她整個人看得一縮又猜收回目光,「兒臣覺得,既然諸位太妃娘娘這般思念家人和娘家的孩子,也不必把娘家的孩子接到宮裏來這麼麻煩,還得守著宮裏的規矩,倒不如等諸位太妃娘娘思家心切的時候,就放她們歸家住上一段時日,等什麼時候不想家了再接回來,父皇您看如何?」

自從上次在他給晞晞新修的宮殿外碰上一個想要勾引他的陌生姑娘,宗胥差點要噁心透了。

在他看來,這后宮就是他跟晞晞以後的家。

決不能是任何一個外人都能輕易進來的地方。

既然想家,好辦,送你們出宮啊!

月太妃的臉色這會在看到明德帝有些意動的表情後,徹底白了。

她們哪裏是想家,目的分明是······這位陛下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