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皇后她總沉迷於事業》第349章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為官【二更】
第350章士農工商的排序原因【一更】

溫久銘從宮裏出來。

腦海裡還在回蕩著皇后娘娘說給他的最後一句話。

「世間處處皆學問。」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帶著人遍訪了民間,從退隱的官員,家大業大的商賈,更甚至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涉及了各行各業,又走訪了各部衙門,甚至是衙門中的吏員,人口統計,修繕律法,工程建造,禮儀禮典禮器維護,軍馬調度,更甚至是官員考評。

他見到的這些人全都有自己擅長的方向,做自己擅長的事。

一圈下來,他也終於悟出來皇后娘娘當初跟他說的那一席話的真正含義。

念書識字不僅限於科舉當官,科舉就猶如千軍萬馬過那獨木橋,眾人只看到過了獨木橋的那些人,卻沒看到那些被擠下來的有多少人。

那是以千倍記的人數。

他們被擠下來後有的會心灰意冷,潦倒度日。

有的會重整旗鼓,悉心準備一年甚至是三年時間,再參加下一場。

可科舉費錢,更是有因為一連考多次科舉仍沒能取得功名,反而把家業給敗光了的。

一場科舉,照映出來的也是世間百態。

溫久銘看不慣的有三種人。

一種是失利一次就覺得自己不行再沒又勇氣重上考場的。

一種是明知自己沒有天賦還硬要一次又一次去考科舉拖累家人的。

還有一種是以念書為理由,逃避自己責任的。

念書其實還有很多種出路。

衛晞再看到溫久銘的奏摺已經是他們二人在偏殿談話的兩個月後。

這個時候軍事學院那邊已經完成建造和招生,衛晞這個軍事學院的總顧問也終於把能說的都說了,功成身退。

看完了溫久銘的奏摺,衛晞忍不住眉目舒展。

宗胥在旁邊感應到衛晞看完奏摺後的好心情,忍不住偏過頭來往奏摺上看過去,「奏摺上提到什麼,讓晞晞這般開心?」

衛晞在奏摺的末尾處寫了個大大的『準』字,這才遞給宗胥,「義學的事我應該也能徹徹底底放下來了。」

宗胥接過奏摺看完了上面的內容,「這是晞晞你想的?」

「我只是給了溫久銘一個提示,」衛晞忍不住勾勾唇,「他倒是沒有領會差了我的意思。」

「若是真能實施下去,士農工商,也會慢慢變得更平等一些。」

「在我心裏,士農工商,本身便是平等的,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有這麼一個排序,無非是因為士的地位最高,恰好又都是由文人組成,掌握了大多數的話語權。農提供給他們必不可缺的食物,才排在第二位,工提供他們衣物房屋工具,但沒有食物重要,便排在第三位,而商,比他們會賺錢,既不會種莊稼又不會造工具,我覺得會把商人排在最後,可能是嫉妒商人比他們會賺錢。」

宗胥聽衛晞前面說的還點點頭表示有道理,聽到最後的時候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晞晞。」

「嗯?」

「這話隻給我說一說便好。」

「也讓溫愛卿放手去做吧,我也很想看一看,這樣做下去會給大雍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

去年十月份,尚京義學第一次招收學子。

今年的十月份,則是第二次招收學子。

去年招收的學子完成初級一級課程,經考核通過,自動升為初級二級的學子。

而那些未能考核通過的,依舊留在初級一級,再給一年的時間,若是第二年還是未能通過升級的考核,便會被義學勸退。

而今年招收的學子,全部都進入初級一級。

相比較去年,今年新入學的學子差不多兩千人。

其中育嬰堂的孤兒佔了差不多兩成,女弟子佔了兩成。

因為新學年的弟子中多了一部分比較特殊的孤兒學生,義學的寢舍也隨之開放。

容納了五千多人的尚京義學,更多了幾分熱鬧。

與此同時,義學中又多了一項部署。

若是按照以往的計劃,義學的學子們在經過三年的初級課程後,考核通過後便會進入高級的課程班,研讀四書五經,經史子集。所有人都是如此。

現在計劃有變。

義學的高級課程班一下子分成了四個大類,分別是商,農,文,工。

商學院又細分了經商,帳房,店鋪管理,運輸管理等。

農學院則細分了蠶桑學,園藝學,莊稼培育,土壤改良,果樹栽培,藥材培育等更細的學科。

文學院則是隻分了三個學科。一是單純的研究學問,二是教書育人,三是專攻科考。

工學院則更農學院一樣劃分了很多學科,織染,刺繡,做衣,橋樑建造,房屋建造,工具打造等等需要動手的活計幾乎都羅列出來了。最為特殊的是工學院裏面的格物分院,溫久銘在衛晞的授意下,把周元悉心教導出來的周庭和周童兄弟倆給挖過來了。

這四大學院,除了文學院只能選定其中一門學科之外,其他三大學院可以隻專精一個學科,也可以選擇兩個或三個學科,至於再多就不允許了,畢竟貪多嚼不爛。

在第一批學子們進入初級三級後,夫子們便會開始著重挖掘自己班上學生都具備哪方面的天賦,以做到心裏有數。

不過在初級學業考核通過後,想選什麼學科進行學習,夫子也只能起到一個講解各學科都會學到什麼用到什麼地方和建議學哪個學科的作用,最後的決定還是在學子們自己手上。

每年義學都會新招一批夫子來滿足學院對夫子的需求,所以義學每一位先生都是和自己班裏的學子朝夕相處了三年的,大部分學子也會認真去考慮夫子的意見,自然也有隻想要考科舉的。

這樣的夫子也不會幹涉。

正如下棋,一旦選擇了,那就要落子無悔。

要說的是義學中還有不少在長年累月間喜歡上教書育人,放棄考科舉的。

當然這些人當初考科舉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對當官並沒有太大的熱衷。

現在他們在皇后娘娘籌建的義學裡教書育人,錢財不缺,逢年過節都會發下來很多吃用的東西,頭頂上又有皇后娘娘罩著,這都已經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了,還費勁考科舉幹嘛!

衛晞:「這個結果我也是沒想到!」

下一更不出意外還是下午三點左右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