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魂逆九天之天命神女》第323章 是個聰明人
忠義王是四王中最有心計的一個,不但在外面養了外室,有好幾個兒子,還把王府裡出生的天賦好的兒子小時候就給替換了出去,在另外一地培養,十分小心,除了用傳音玉簡聯繫,他從來不去看。

這也是為何姬長君父子沒發現的主要原因。

總共送出去六個兒子,所以王府裡就有六個兒子是假冒的,其中有三個在幼時就「死掉」了,剩下的三個天賦極差,所以也不起眼,也不被他待見,可想而知,又不是自己兒子待見什麼。

因為這六個兒子,所以忠義王在外面有很龐大的財產。要是姬長君父子沒鬥過四王府,最後上位的肯定不會是大家公認的長景王,而是最不起眼的忠義王。

而在四王當中,混的最差、家產最薄的忠和王,背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他的嶽父家,整個就是他的走狗,為他斂財無數。這次自然也被抄家滅族了。

長青王看似鬥不過長景王,但是人家在各軍中安插了無數自己的人,每個軍隊中都有,而且這些人都混成了各軍隊將軍的左膀右臂,甚至有的已經成了一軍主帥。

要不是姬長君搜了他們的記憶,這些事怎麼可能發現?

而姬長君父子連夜派出人去,姬長君更是連長坤都派出去送皇家高手去抓捕這些人了。

樊知仁他們也忙的不可開交,總算在行刑之前,抓捕完畢。

姬長君毫不手軟,下令,抓捕到人直接廢了他們所有人的修為,押進京城,當著百姓的面行刑,誅滅九族,絕不留情。

他就是讓所有人知道,背叛皇家的下場,震懾其他心思不存、蠢蠢欲動的人。

而四王府行刑是分成兩部分的,沒有姬家血脈的長景王府單獨行刑,忠義王府三位沒有姬家血脈的兒子,連帶他們的妻兒暫時關押,等查清他們是否有作惡之後,沒有的剝奪姬姓放他們離開,有的等罪行刑。

其他姬家姓氏的三王府人一起在處置皇家人的刑場行刑,這個刑場從建國到現在第一次使用。所有在這裏行刑的都是男性,女性在天牢裏執行,可以選擇自縊或者毒刑,也算給這些女人留了顏面。

圍觀的百姓人山人海,執行時,姬長君出現了,他親自扔下了斷首令,親自監斬。

讓所有人再一次見識到了修羅太子的冷酷無情。而那黑袍和墨發飛舞的形象永遠刻在了在場觀看的百姓心裏,讓他們有生之年想到姬長君就心驚膽顫,但是懼怕的同時也為長帝國有這樣的儲君而自豪。

能安內、能攘外,這樣實力和智慧並存的一國儲君,他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長帝國無人敢欺!

而這一次長帝國的大動蕩,也讓一直蠢蠢欲動的鄰國徹底的消停下來。

以前的姬長君他們都不是對手,更何況現在的姬長君。

擁有神燈、能殺死恐怖的妖邪,這樣的實力是他們能對上的嗎?對自家人都毫不留情,更何況是他們這些他國人了?不想滅國就老實些吧。

而很多距離長帝國很遠的帝國都很慶幸,沒跟長帝國接壤,否則不是要整日裏提心弔膽的。

接下來的幾天裏,京城裏一直很熱鬧,抓捕回來的人一批批的被處置,而忠義王的三個假兒子都被釋放了,但是剝奪了姬姓,永世不得踏入皇城。

他們已經慶幸極了,慶幸姬長君放他們一條生路。

離開皇城的那一刻,他們都激動的哭了,那是死裏逃生的慶幸,也是對生命的珍惜,三人也不知道自己是那家的孩子,親生父母是誰,商量了一下後,各自帶著家人離開了,約定了,這一世都不再相見了。

而三家人的姓氏也都不同,各自選擇了一個普通姓氏,去過普通百姓的日子去了。

不姓姬姓什麼都無所謂了、

五天后,所有事情才塵埃落定,全部處理完了,這五天,姬長君很忙,他把長帝國朝堂和軍中大換血一次,這次大清理,讓皇權和軍權牢牢的掌控在了他們父子二人的手裏,這樣他去破解九重天不在的時候,也能放心。

而從長景王那裏得到了隱藏的力量,這些人隻認令牌不認人,正好被姬長君收復了。

而讓百姓更震驚的是,護國候的大公子烏蘭成,入朝出仕了,直接擔任了四軍統帥。

這個職位有多高?

長帝國除了皇城護衛軍之外,就有四軍,守護長帝國四方。烏蘭成是四軍統帥,也就是四軍都歸他統領,任何一個將軍都要聽他的命令,否則他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給予他這樣的權利,皇帝和太子是有多信任他。

而同時出仕的還有太子東宮的管事湯秋實,他一出仕就擔當了左丞相,這是皇帝新任命的官職,凌駕於丞相陶彥洵之上。現在陶彥洵是右丞相,左為大,所以他也要聽陶秋實的。

烏蘭成和陶秋實兩人一文一武各把持了長帝國的半壁江山,同時也讓人明白,這兩人都是長帝太子信任的人,一個是大舅子,一個是他的謀士,很顯然,長帝國的江山穩穩的握在姬長君的手裏。

姬永璽倒是很樂意,有年輕人操心,他就有更多的時間陪媳婦了。烏景松的兒子和湯秋實那小子,那個都不是好鬥的,朝堂這回熱鬧了。

這件事讓陶彥洵膽顫心驚,心裏明白皇上是知道什麼了,不信任他了,只是還沒有實打實的證據,所以就這樣把自己的權利分出了一大半,相當於架空了自己。

這些朝臣們那個不是人精,什麼都不用說,就知道自己不得皇帝信任了。

怎麼辦?

陶家自從陶玉嫻被長青王府牽連喪命後,陶夫人就病了,如今又聽到朝堂再設左丞相,陶夫人的病更重了,沒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家夫君的所作所為了。

他一心想讓陶家更上一層,可是你都已經身居百官之首的丞相了,還要怎麼更上一層,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回報應來了。

所以陶丞相一回來,她就讓人把他請來了,很嚴肅的道,「相爺,辭官吧。」

陶丞相看了眼自家夫人,重重的嘆口氣,「要是事情之前辭官還可以,現在辭官不是擺明了對皇上的決定不滿嗎,那樣陶家真的就走上絕路了。」

「那怎麼辦?」陶夫人著急的道,女兒已經折損了,可是她還有兒子,她不能眼看著兒子也被拖累了。

陶彥洵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很多歲,看了眼自家夫人,「兢兢業業的做事,老老實實的做人,希望皇上和殿下看著我為長帝國做了很多貢獻的份上,不再計較我的以往,給陶家一個活路。」

活了大半輩子了,才活明白,自己拿著皇家的俸祿就是給皇家做事的,不要有非分之想,兢兢業業的做事、老老實實的做人才是自己該有的態度。

陶夫人擔憂的道,「能行嗎?」

如果不行,她就先把兒子安排離開,至少要給陶家留個後啊。

「能,皇上和殿下要是不想給我們留活路,就不是現在這個做法了,恐怕我們陶家早就跟四王府一樣的下場了,夫人叮囑一下孩子們,低調做事、做人吧,再闖出什麼禍事來,陶家就真的沒有退路了。」

自己在做事上是有些頭腦的,這麼多年來,給長帝國解決了很多各國外交上的麻煩事,所以皇上和太子殿下定然是看自己還沒折騰出什麼實質性的事來,給自己一個機會。安排左丞相的目的就是在告訴自己,你要是不珍惜這次機會,他們已經有人選頂替你了。

不得不說,陶彥洵是個聰明人,猜到了皇帝父子兩人的心思,而姬長君父子兩人也知道他是個聰明人,能明白他們的用意,就看他如何選擇了。

畢竟圓滑的人也有圓滑人的用處不是嗎,知人善用也是帝王之道中很重要的一條。

這五天,姬長君忙的吃飯時間都沒有,也沒有時間去護國候府。烏千雪待在家裏,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煉丹,五天的時間,她把五品丹藥煉製了一大半了。每一品丹方都比前一品多五個,所以花費的時間也越多,而她這速度已經極快了,換成其他丹師,一張丹方就要好幾個月,甚至笨拙的人一年兩年都煉製不成功。

所以烏千雪這一天終於從煉丹房了出來了,她要停下來好好的領悟一下,才能繼續煉丹。

這是外公說的,必須穩,煉丹跟修鍊一樣,甚至比修鍊更精細,不能有絲毫差錯,一絲的錯誤,丹藥的性子都會改變,藥性都不同。

因此她對自己的要求相當嚴,從她手裏煉製出來的丹藥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

必須是完美品質中的完美才行。

不過,照這個速度下去,她半個月後就能煉製六品丹藥了,正好下個月,太后就要回來了,而太后的生辰就在下個月,宮裏必然會給太后慶祝一下,正好可以當成禮物送給太后。

離開自己的院子,她去了自家娘親那裏,趁著有時間,她想跟自家娘親學醫術。

丹術和醫術都拿手,對於以後的路會有很大的幫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