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的夫君權傾朝野》第1241章 不得不防
彼時他們甫一進帳,便看見總督和侯爺一起坐在席上,總督幫侯爺搭把手,侯爺讓他幫忙組裝什麼他就弄什麼。

他手上力氣大,需要扳動鐵械的時候比江意好使,江意就自然而然地把力氣活兒全交給他了。

而且不用江意怎麼費口舌詳說,他自己把弄兩下就能弄明白。

蘇薄坐姿比較隨意,一隻黑靴長腿自然而然地平放伸展,另一隻曲著膝半支著,一邊手肘撐於膝上,他黑袍逶地,將領們稟事時他便半低著頭,一邊聽著一邊忙活著手裡的,時不時亦發出機械的金屬聲,那輪廓光影看起來極為流暢。

他垂著一隻眸,右邊眼上覆著黑色的眼罩,可此情此景看起來,也絲毫不顯突兀,反倒有種落拓疏朗之感。

聽完將領稟事後,蘇薄還給出了處理的辦法,權當是在這裡治理軍務了。

後面要把各個組裝好的部件都全部裝上主體時,蘇薄讓江意歇著,剩下的交給他來弄。

江意自知自己身高不夠,沒有蘇薄方便也沒他那力氣,便不逞強了,只在一旁言語敘述。

因著這鐵箭槍漸漸組裝成型了,很大的一個塊頭。後來將領們倍感好奇,不管有事沒事就都到這裡來溜達兩圈,觀摩觀摩。

一直到夜深了,這架鐵箭槍才終於組裝完成。

而賀知明帶著其他士兵組裝的幾架,也都基本完成了。

江意和蘇薄一起從軍械營出來時,抬頭即可見頭頂一片星空,十分好看。

蘇薄伸手來牽她的手,江意見四下無人,便由著他去了。只不過沒走多遠,遇到夜巡的一支士兵隊伍經過,她趕緊又掙開了他的手。

大玥京都。

這日漏夜之時,皇帝危。

寢宮門外跪滿了文武百官。

謝玧則跪於皇帝龍床前,給皇帝送終。

皇帝彌留之際,命宣翰林院學士入內,著手擬遺詔。

皇帝一字一頓,說得異常艱難,道:「朕崩後,太子為國之儲君理應繼承大統。而國不可無後,鎮西侯江意乃巾幗英雄,為國征戰有功,母儀天下必能為萬民所愛戴……」

話未說完,皇帝停下來,喘了幾口氣緩緩。

謝玧猛然抬頭看著他,神色不定道:「父皇不可……」

皇帝道:「朕早該把她許配給你,做你的太子妃……朕也與你說過,身為君王者當以大局為重。而今她領兵在前,兵權在手,是做你皇后的不二人選!母儀天下,是朕給她以及給她江家的最高榮耀!」

他的聲音垂死掙扎地回蕩在寢宮。

皇帝又道:「她雖嫁過一次,即使已非清白之身,可她身上的價值仍然不減!所謂的皇后,意義不就在於此!這也是你爺爺最初的意願,知道她是最合適的人選!

「何況……不要以為朕不知道……」他眼神直直盯著謝玧,「你從始至終都喜歡那個女人。」

他彷彿把自己這一生所有的失意、遺憾、悔恨還有不甘心全都加諸在謝玧身上,用盡渾身力氣死死抓住謝玧的手,瞪著一雙渾濁的眼珠子,道:「貴為天子,既然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就要去爭取得到,而不是畏畏縮縮地止步。」

他重重咬著字眼:「你不是要改變嗎,你不是要下決心守護嗎,朕這是在成全你!唯有把喜歡的變成是自己的,你才有資格去談守護!」

謝玧挺直背脊跪著,唇角微抿成深邃的弧度,一言不發。

皇帝再道:「你們必須合力,守住大玥!讓大玥輝煌鼎盛,讓諸邦鄰國再不敢輕視!」

說完,他鬆開了抓著謝玧的手,最後對擬遺詔的學士有氣無力地道:「故冊封……鎮西女侯江意……為謝玧之妻、大玥之後……」

翰林院學士筆墨飛舞,擬下了遺詔,由皇帝過目。皇帝親手在那遺詔上蓋上了國璽章印。

天色朦朧亮開。

清晨,京都裡的街道上零零星星有百姓出門上街來,卻忽聞宮中的喪鐘聲響徹天地。

皇帝寢宮的太監嗚呼道:「皇上!駕崩了!」

群臣們伏地唏噓一片。

謝玧從寢宮裡走出來,百官面露悲色之餘無人不對他恭敬叩拜。

他,即將是大玥新任的九五至尊。

隨後皇帝的喪事便有條不紊地進行,國家外患之際,謝玧顧不上服喪,數日後登基為皇。

第一次早朝時,翰林院學士出列詢問:「先皇臨終之際命臣所擬遺詔,請示皇上,可要現在宣讀以昭天下。」

謝玧一身龍袍,黑髮黑眸,頭束金冠,依然十分溫和且俊逸極了。但他給人的感受,已從從前的溫和儒雅變成了君臨天下的沉著氣度。

東宮上下宮人自然而然地成為皇帝身邊的人,但誰也不敢再認為皇上還和以前一樣平易近人。

謝玧道:「眼下乃多事之秋,東郢也向朕大玥出兵宣戰,先皇遺詔且留在天下平定以後再行宣讀昭告吧。」

關於先皇的后宮,之前但凡無利害關係的,可遣散出宮再嫁,如不願出宮者則以太妃的身份贍養之。

而有利害關係的一些後妃,按照規矩要麼去給先皇守陵要麼陪葬。

寵妃劉嬋,便在陪葬的名列。

早在她得知劉斐戰死邊關之時,便已萬念俱灰,知道自己完蛋了。即便如此,她也仍幻想著還有一線生機,直到陪葬的皇命下來,實實落在她頭上。

劉嬋是阿福親自帶人過來處理的。

彼時她哭得驚天動地,哪還有以往的尊貴可言,不管不顧地跪在阿福面前苦苦哀求乞憐,道:「皇上素來仁善,請公公幫我再求求皇上!我自認為沒做過傷害皇上的事來,劉斐是劉斐我是我!看在我服侍先皇這麼多年的份兒上,求皇上開恩!」

阿福垂目看著她,道:「晉王造反,若是仔細追查起來娘娘也是性命難保的。而今僅是讓娘娘隨先皇去,且保留了娘娘的身後名,已是皇上隆恩。娘娘真不知皇上何以要娘娘殉葬嗎?」

劉嬋搖頭,哭得涕泗橫流:「我真的不知……不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