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八零:媳婦有點辣》1188:人民日報的採訪(1更)
「老陳,老陳你怎回事兒?」

邵光榮可尷尬呢,帶著記者來,陳錫良和人家握了手往廁所沖。

尿急不知道忍一忍啊,這動作真上不了枱面!

「沒事兒,我今天的時間安排的很充裕。」

一起來的記者也笑。

邵光榮跑去廁所一看,陳錫良在那裏抽自己大嘴巴子呢,左右開弓的抽,一邊嘴裏還念叨著「是夢不是夢」。

「老陳,你是不是有毛病,趕緊出去,人家黃記者在等著呢!不是夢,是真的,瞧你這沒出息的樣兒!」

陳錫良一點都沒生氣。

「哥,不不,爺,邵爺,外面那黃記者是《人民日報》的啊,我們陳家祖墳的青煙冒的再高,我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上《人民日報》,不行我還得抽自己兩下!」

邵光榮都給他說笑了。

仔細一想也是,《人民日報》是組織宣傳的喉舌要地。

邵光榮現在沒上過《人民日報》,這輩子也沒指望混上這報紙的版面。上面刊登的都是政策解讀,不管是發行量還是重要性,都能吊打地方性報紙……邵光榮瞅了陳錫良半天:

「老陳,你好好抓住機會,你這次是恰逢其會,以後就是賺再多的錢,也不見得再有機會上一次這報紙。」

採訪某個個體戶?

做夢呢!

陳錫良能混個採訪,不是他賺了多少錢,是他說「賣一件衣服捐1元錢」的口號,恰好符合《人民日報》最近有關改革開放的一個選題報道。

從1979年提出改革開放,迄今已經有整整6年時間,改革開放的大環境可以由數據體現,包括鵬城在內的特區有什麼變化。

但讓老百姓說個一二三出來,很多人都很茫然。

老百姓就知道農村土改了,知道城裏允許個體戶擺攤,允許辦私營商店了。

每年政策好像都更寬泛一點,可「改革開放」到底走到了哪一步,老百姓就說不清楚。

這時候,需要《人民日報》搞出一些實例專題報道。

報道誰誰誰賺了多少錢肯定不行,那不是主旋律。

主旋律是這些享受了政策好處,先富起來的個體戶做了什麼?需要正面積極的事例。

陳錫良只是其中一個典型人物,除了他以外,還有辦鄉鎮企業,拉動一整個鄉鎮經濟的能人。

所以邵光榮說陳錫良運氣好,這真是恰逢其會,曉蘭嫂子出這個主意前肯定沒想到《人民日報》會有這個選題。

陳錫良在水龍頭前洗了一把臉,就像準備慷慨就義的戰士一般,一臉堅毅走出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要上刑場呢!

「黃記者,不好意思,讓您見笑了。不瞞您說,我就是太激動了,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受到《人民日報》的採訪。」

陳錫良努力不緊張。

黃記者倒是見怪不怪,普通人誰會被《人民日報》採訪,不緊張才奇怪。

陳錫良已經算好的了,還有人瞧見記者都不知道說什麼!

「沒關係,可以等陳同志準備好了再開始。」

黃記者讓陳錫良坐在凳子上,靠著賓館的牆壁當背景,先給他拍了兩張半身照。

等採訪開始了,陳錫良就把已經包裝過的發家經歷講給黃記者聽。

「我當時在服裝廠上班……」

在服裝廠上班,發現了羊城的服裝市場商機,從擺地攤批發到想建立華國人自己的服裝品牌,再到品牌成立,這一年辛苦的打拚,故事一定要有起伏,成功中摻雜著失敗,失敗又爬起來,才引人入勝。

要掌握好節奏。

不能講的就不要講,比如陳錫良姐夫何叢生是製衣廠的廠長,這種事就不用提了。

還有和夏曉蘭一起合夥賺快錢,倒騰便宜錄音機的事,講出來幹啥?

等陳錫良講到請香港女明星拍廣告,被對方放了鴿子,又轉而請女演員張曉,張曉積極配合拍攝還把酬勞捐掉……黃記者掐斷了陳錫良在採訪中夾帶私貨的行為:

「陳同志,說說你的想法吧,『賣一件衣服就捐1元錢』的想法是如何產生的,你這個承諾從什麼時候開始兌現,結束日期呢?」

《人民日報》要是報道了陳錫良的事,他可不能是說大話。

陳錫良想到夏姑奶奶的吩咐,腰一下挺的更直了:

「說來慚愧,我最開始通過服裝賺到一些錢,第一個想到的並不是做慈善,而是替自己買了一輛摩托車。有捐錢的想法還是通過張曉同志的啟發,如果一個女演員能毫不猶豫捐出酬勞,我為什麼不能拿出自己賺到的錢,讓更多人受益呢?我這個想法雖然是11月中旬才產生的,但Luna的銷售數據是每個月1月統計,11月1日統計10月的,12月1日統計11月的,以此循環。我說的『賣一件衣服捐1元錢』,會從11月1日算起,等到12月1日統計出銷售數據後,我會對外宣佈第一個月的捐款數額,歡迎黃記者和其他報紙或者電視台一起監督!至於您說的結束日期……除非Luna品牌倒閉了,這個捐款都不會結束!」

監督好啊,陳錫良又不會做假帳。

有了這個監督多好,這不是媒體要一直追蹤報道嗎,連後期廣告費都省了!

黃記者點頭,「陳同志能方便透露下貴品牌10月份的銷售數據嗎?」

黃記者顯然想要以此做個參考。

「我們品牌在京城和羊城分別有一家直營店,剩下還有5家加盟店,上個月的銷售數據是全國5765件單品,11月的銷售數據還沒統計出來,我想不會和這個數據差太多。」

10月份是隻賣秋裝,11月就是秋冬裝一起混賣了。

羊城還在穿風衣外套,京城已經在賣大衣和棉衣、鴨絨服。

黃記者迅速在心裏算了一筆帳,一個月30天,7家店賣了5765件,這是上衣加褲子一起統計的吧?

一個店,一天都要賣25件以上的衣服!

一個月捐5000多,一年豈不是要捐六七萬?

「陳同志,你能為自己說的話負責嗎?」

等回過神來一算帳,捨不得怎辦!

陳錫良重重點頭,「肯定能負責,我現在能量有限,如果將Luna品牌做大做強,銷售量越多,Luna捐的錢也越多,我期待著一個月捐1萬,5萬,甚至超過10萬的那天!」

黃記者也是見慣了大世面的人,手上一用力,鋼筆尖把記事本都戳出一個洞來。

——一年捐上百萬?這個陳同志可真敢想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