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過去當特工》第158章 遭伏殺
第160章又陞官

也許是警察與日本人來的太頻繁了,所以,臨江的各路牛鬼蛇神都不敢在臨江鬧事。該搶劫的,卻去扛包。該打群架的,卻去賣花。大佬連街女都不去叫,專心照顧「自留地」。

這些功勞總得落在一個人身上。於是,天上的餡餅砸中了曹寧,他成為了「模範」。

朝中有人好做官。在曹寧給警察分局長送上五百法幣後,警察分局又是給曹寧記功,又是頒獎。

最令其他人痛苦的是,這傢夥又陞官了。

副中隊長兼七小隊隊長!

曹寧知道,肯定有人不開心,但是,你不開心才能我開心,要是大家都開心,那就違背了事物的規律。

雖說掛了一個副中隊長,但是,曹寧的本職還是那個七小隊小隊長。

正在這時候,延安來電了。

原來,克林特到中國來,沒有人貨同行。

這主要是安全著想。如果人貨同行,抓住了貨,人就沒了。抓了人,貨就好了別人。

克林特到了新四軍那邊後,向新四軍軍長講出了貨物的所在地。這一說,讓新四軍軍長想打人。

你人是來到了根據地,可將貨留在了上海?

為什麼你在上海時,不講出來呢?

但是,軍長可不敢罵人,這傢夥可是支援中國抗戰的友好人士。

於是,新四軍軍長派了人去上海,想取出那批貨。

但是,消息泄漏了,上海有一批武器彈藥的事,已經被內奸電報到了上海日軍的手上。

於是,取貨的同志一進上海,就被日偽圍捕。最後,那位同志英勇犧牲。

掩護他的突擊隊隻得退出上海,撤到了常熟沙家浜。

之後,又派了一次人,這次的人沒有出事,逃出了上海,但是,日本人已經警惕了,想去提貨,難上加難。

沒辦法,新四軍將這事彙報到了延安。

延安商量了後,想到了一個人最合適,那就是曹寧。於是,韓雪轉達了李部長的指示。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那批貨運回根據地。」

曹寧不斷地抓頭的動作,讓韓雪知道了困難的難度。

「想不出一個辦法嗎?」韓雪問。

「這段時間,日本人在全上海大搞行動,抓殺抗日份子。別說是大批量的武器出上海,就是一支手槍,都難帶出去。」曹寧說。

韓雪不再說話了,她知道曹寧的處境,幾次都是從死亡線上逃出來的。

可是,延安的任務,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曹寧想了想說:「告訴李部長,我接受任務。但是,眼下這一段時間不行。」

對於曹寧的請求,延安同意了。只要求曹寧在兩個月內完成任務。因為克林特的貨,隻交了三個月的存倉費。如果過了時間,倉主會開倉的。再說,這些貨存在倉庫,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萬一傳了出去,那就大麻煩了。

接受任務後,曹寧去了延安所說的那個藏貨地點──四平倉庫。

四平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5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平(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平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平倉庫」。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裏發生的四平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之後,四平倉庫被裝修,又成為了上海最大的貨倉。

曹寧化裝去的四平倉庫,他裝作一個商人,想在四平倉庫租一個整倉。

聽說租一個整倉,倉庫主任熱情地陪著曹寧逛了起來。

從一層到六層,曹寧一層層的看。終於來到了克林特存貨的二層。

四平倉庫,每一層中,有著一個個的小庫。其實就是一間間房屋。小庫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二百多平方米,最小的只有十幾個平方米。

216,就是克林特的貨倉。這個貨倉是小倉,二十平方米大小。曹寧套口氣,從主任的口中套出來的。

在216的外面,有一個樓梯,下到一樓。

曹寧的目光看向了一樓,心中有了打算。

如果將二樓的貨轉到一樓的話,大約需要一個小時。

這個貨倉,除了客人存取貨外,倉內沒有人。只有一個守衛在一樓的大門口。

只要調走那個守衛,貨倉發生的事就沒有人知道。

有了計劃後,曹寧在想,只能先租下一樓了。

遲早,日本人肯定會搜查四平倉庫,那麼,先期存入的貨,肯定會引起日本人的重視與懷疑。

而現在去租下的倉庫,則不在懷疑之列。

裝模作樣地看完了六層,最後,曹寧提出租一樓。

剛好一樓有兩個空倉,其中的一個空倉就是116,就在216的下面。

於是,曹寧租下了這個倉庫,與主任約好,三天后,運貨過來。

走之前,曹寧丟給了看守倉庫的那個守衛一包煙。這讓那個人感到曹寧大方,在曹寧走時,送了他一段路。

與韓雪見面後,曹寧與韓雪商量起行動步驟來。

「我要一批貨物。」曹寧說。

貨物的體積要與克林特的貨差不多。

據克林特介紹,這次的武器,都是美國貨,已經分開拆散了。一支槍被分散了十幾個零部件,每種零部件裝在一起。

所以,分散的零部件,不會讓人很快想起這是槍。

但是,只要是軍人,一看就明白,這些都是槍的零部件。

而且,那子彈,是拆不開的。

幸好這貨運進來時,有段時間,沒有人知道它的輕重。

曹寧就是想鑽這個空子,來一個「偷梁換柱」。

韓雪將情況彙報給了延安。

為這事,延安討論過,本來他們想讓上海市委提供貨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