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一百七十章 前往河東
「殿下,這位是?」崔禮看到李愔竟帶著個男裝的女子過來,眉頭不禁一皺,這是去賑災,又不是遊山玩水,你帶著個女子做什麼?

李愔道:「崔侍郎,這位是已故應國公之女武照,應國公生前便與人為善,這次,武照秉承應國公的未完之志,打算隨我去河東道,為災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以告慰應國公在天之靈。」

崔禮滿意的點頭道:「此舉大善!難得一女娃有此悲天憫人之心。」

說著,崔禮看向武照,很是和善的說道:「你們母女的事情,老夫已經聽說,唉,老夫不便多言,若將來有什麼難處,可來老夫府上。」

「武照代家母、家姐、妹妹謝過崔侍郎好意。」武照很是感激的說道。

崔禮當然想不到武照想去河東道,只是因為在長安呆著太無聊!倒也不是崔禮容易上當,他是一開始把武照當成是李愔帶來的丫鬟什麼的,所以才表示了一些不滿。而既然武照是應國公的女兒,自然不可能跟李愔這個皇子有什麼私情,因為一旦有點什麼私情的話,這倆人瞞著外人都來不及。

所以,他認為武照這次去河東道是真的想做一些善事,至於做一些善事的目的,崔禮心中同樣沒有懷疑。

五姓七家,耕讀傳家,禮孝為先,別的事情可以胡說八道,但是怎能拿孝道開玩笑?

很快,薛萬徹到來,薛萬徹有那麼點高冷,見了兩人只是點頭示意,便是見到有武照這個女扮男裝的跟著一起來,也沒流漏出什麼其他情緒。

路上,武照為了怕露出什麼馬腳,一直都老老實實的待在車中。

馬車只有一個,他不好跟武照做一個馬車,只能騎馬,倒是崔禮,讓李愔有些意外,正宗的文官,趕路竟然也是騎馬。

薛萬徹對兩人愛答不理,兩人只能自己找些話題聊,否則這一路上也太悶了。

雙方之間的關係有點複雜,怎麼說呢,應該是既對立,又要互相依存,李愔不會因為曾經和五姓七家有過一些不愉快便對崔禮有什麼偏見,說白了,利益之爭,雙方所處的位置不一樣而已,談不上誰對誰錯。

李世民覺得五姓七家的影響力太大,影響了自己的統治,而五姓七家覺得李世民太獨,以前大家都是世家門閥,現在,你們李家取了天下,便想將我們這些曾經的『同道中人』趕盡殺絕!

通過兩日的交談,若拋開敵對立場,李愔不得不承認,崔禮是個難得人才,未必就比房玄齡差。這也是為什麼李世民一邊打壓五姓七家,卻一邊還要重用五姓七家的人。因為除了五姓七家,李世民沒法在別處找到這樣的人才來幫他治理天下。

李愔以前一直是不怎麼瞧得上這些『古代人』,穿越者的優越感嘛!也就李世民、長孫皇后、李靖等少數人,能讓他另眼相看。

但是從崔禮身上,他發現古代人也不容小覷,特別是談到賑災,崔禮竟提出了『以工代賑』的方法,這一點與李愔不謀而合。

而崔禮,同樣是對李愔刮目相看。

以前,李愔雖然又是種仙糧,又是改進造紙術,還小勝了五姓七家一場。

但包括崔禮在內的五姓七家認為,所謂種出仙糧,這個就是運氣好罷了,仙糧他們都見過了,在他們看來,這應該是以前就存在的東西,只不過這東西一直是長在地下,所以才沒被人發現,誰能先發現,就是誰運氣好。

而改進造紙術,更沒人認為這是李愔改進的,李愔一個從小在皇宮大院長大,不知人間煙火的皇子,能懂造紙術?所以,這造紙術,是李愔手下的工匠們改進出來的,而作為那些工匠的主家,這造紙術也就記在了李愔頭上。

但是,幾次交談下來,崔禮發現李愔這個皇子不簡單,就說那個『以工代賑』的法子吧,這是他做官十幾年,各種經驗積累下來,才總結出來的一個法子,但這個法子,說實在話,他自己心裡很沒底。

畢竟,從古到今,賑災都是免費給予,突然換成讓災民只有幹活才能換到糧食,災民們會接受這種模式嗎?

可是,他發現,在他說出這個以工代賑的想法之後,李愔露出了『驚愕』的表情,一開始他還沒明白李愔為什麼露出這樣的表情,繼續談下去之後,當李愔同樣談起以工代賑,卻比他考慮的更全面,更具體的時候,他才知道,肯定是李愔在這之前,就已經想到了這個辦法。

越是深入的和李愔聊天去,崔禮的震驚就越大,無論兩人談到什麼話題,李愔總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很多見解他聞所未聞,但是,越是琢磨起來,越覺得其中蘊含著非同一般的智慧,受李愔啟發,他還想通了很多以前有些模糊的道理。

當然,李愔的很多說法,他並不認可,認為李愔有些太過想當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