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八章 那就試試吧!
幾個清倌人的表演結束,主辦方便宣佈詩詞比賽開始,除了一百兩銀子的獎勵之外,還有一次進入幾位清倌人閣樓的機會。

當然,也只是進入的機會而已,首先必須你的詩詞得到某個清倌人的喜歡,其次,就算進入閣樓,也未必就有一親芳澤的機會,還要看你的泡妞手段。

剛才表演的清倌人一共是六人,通過圍觀的百姓投花,選出了支持率最高的前三位。

主辦方好不容易弄一次活動,一百兩的真金白銀拿出來,自然要讓這次活動的時間盡量長一些。所以,這次的比賽分為三場,由前三名的三個清倌人,每人出一個題目,再由現場的人來『創作』,最後,由出題的清倌人,選出最中意的一首詩。

三場『初賽』結束後,再有三個被清倌人點中的三人,來一次決賽!

首先出題的是排在第三位的清倌人,就是李愔剛來的時候,看到的那個矇著面紗的女子。

女子的聲音很清冷:「我的名字中帶著一個秋字,我的題目就是『秋』。」

也不知道是這時代的人都有點靦腆,還是大家都在苦思著題目,女子的題目出完了好一會,都沒人站出來。

不過,苦思題目的可能性不大,這種比賽,看似是現場出題,現場創作,實則不然,幾分鐘創作一首命題詩,當人人都是曹植?

這些文人們,平時偶有靈光閃現,想出一句好句,便會記錄下來,然後仔細雕琢,將其變成一首詩。但做了一首詩之後,總不能四處去跟人說吧?這是顯擺!這時代紙張又貴,想要出本詩集什麼的,可謂難上加難。

久而久之,這些文人手中,就會積累下來一些『庫存』,於是,就趁著遊山玩水的時候到處題詩,或者某些節日、聚會,將自認為比較出色的詩放出去,博點名聲。

真當那些詩人們真的是觸景生情、文思泉湧,突然就冒出一首詩?有這種情況,但比較少而已,多數情況下,都是在用『庫存』。

這時,一個三十歲左右的文人站了出來,道:「就由我來為大家拋磚引玉吧!我的詩是:吟蛩鳴蜩引興長,玉簪花落野塘香。園翁莫把秋荷折,留與遊魚蓋夕陽。」

周圍的文人們不住點頭,這算是一首難得的佳作,算是一首抒情小詩,格調談不上多麼高。另外,以傘喻荷並非這中年文人首創,《楚辭》中早有「荷蓋」遮雨之喻。

不過,這種抒情詩,比較受那些文藝女青年的喜愛,出題的清倌人不經意的做出了一個點頭的動作。

有了這個中年文人開頭,接著,又有幾人紛紛站出來。

聽了這幾人的作品,李愔忍不住搖頭,他有點懷疑,這幾人莫非真的是現場創作?連他這種不懂詩的人都能聽的出這幾首詩跟中年文人那首的差距。

李泰一直在注意著李愔的神色,見李愔在那失望的搖頭,他便問道:「六弟為何搖頭?莫非是瞧不上這幾人的詩作?也對,六弟的作品肯定比這幾人強出幾倍。」

李愔沒理小胖子,這小胖子心眼就是多。他明白,小胖子這是在捧自己呢,一旦自己稍微表現得驕傲一些,等過一會拿不出好作品,就會降低在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心中的印象。

不過,見李世民幾人都看向自己,李愔只能故作苦笑道:「我有些後悔來這裏,沒想到,經過陛下幾年治理,我大唐人才輩出,讓我意識到自己的才疏學淺,有些悔當初沒有專心學業,誤了大好年華。」

李愔都這麼說了,李泰還能說什麼?想繼續捧也捧不起來了!

長孫皇后在一旁笑著道:「愔兒懂事了。青雀,你不是準備了詩作嗎?正好母……我想聽一聽呢!」

「好!」李泰當即越眾而出,雙手背到身後,語氣低沉的開口道:「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雖然大家都覺得小胖子擺的這個造型很滑稽,誦詩的語調也有點怪異,但是,這首詩,依然引起一眾文人們驚呼出聲。

之前,大家都以為中年文人肯定是這第一場的贏家,卻沒想到,這個小胖子的這首詩,水準不在中年文人之下,立意方面,卻更加優秀一些。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不住的點頭,這的確是一首佳作,以李泰的年紀,能創作出這樣的詩作已是難能可貴。

果然,李泰剛『歸隊』,李承乾、李恪便誇讚起來,幾個小公主也在一旁嘰嘰喳喳個不停。

不過,李愔卻不看好李泰,一個是李泰的形象,比不得那個中年文人,要知道,這是女子當裁判,顏值很重要!

當然他不會掃興,也跟著贊道:「四個果然好文采,愚弟遠遠不及也!」

「哈,六弟謬讚了,其實,你比我聰明,若是努力向學,未必就會比我差。」李泰道。

擦,李愔感覺跟這小胖子說話好累,一句後不挖坑能死?什麼叫『若是努力向學』?意思還不是說我以前不努力!

當然,這話在其他人聽來,沒什麼特別感受,因為李泰說的是實話啊,還誇了李愔聰明!

李泰接著道:「六弟,為兄已經獻醜了,就等著你的佳作了。」

李愔連忙擺手:「還是算了吧,我雖然有一首『秋』詩,但其實我對這樣的比賽沒什麼興趣。」

李泰一聽,眼睛頓時亮了,「哦?六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既然有好的詩作,豈能藏著掖著?莫非怕為兄學了去?」

「還是不了吧?要不,我等下一場?我若這一場就上場,到時,你我兄弟之間,必有一勝一敗,我輸掉倒是沒什麼,但若是那女人不識得詩的好壞,讓四哥輸了,我如何過意的得去。」李愔神情有些勉強道。

李泰心中冷笑,在他看來,李愔這是明知比不過自己還在嘴硬。他卻沒發現,長孫皇后在一旁微微蹙眉,之前,他就點了李泰一句,但現在李泰還在咄咄逼人。李世民不喜歡兒子們互相鬥,她同樣也不喜歡。

幾人說話的工夫,又有兩人祭出自己的詩作,不過反響一般,比不上中年文人和李泰。

李世民卻有些不耐煩了,一聲令下:「你既然有了詩作,就上去試試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