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十九章 安排
一個只有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兒怯怯的問李愔:「梁……梁王殿下,我未婚配,也識得一千字以上,要站……站在哪邊?」

李愔往右邊指了指:「去那邊!對了,你叫什麼?今年多大?」

「我叫李陌淑,今年十七歲!」女子答道。

李愔點點頭,表示記下了,只是沒想到她看起來比湘兒還小,已經十七歲。這個年紀沒有嫁人,說明至少在教坊司待了二年以上。

等人都站好之後,李愔看了看,認識超過一千字,書寫五百字以上一共有十七個,算上李陌淑就是十八個,這個比例有點超出李愔的預期,他本以為也就能有七八個。

沒有婚配的相對多一些,有四十二個。

李愔看向剩下的人:「你們自認為女紅好的也站出來!」

這次,這些人比之前那些要積極的多,很快就站出來三四十人。李愔要找女紅好的,潛在的台詞就是讓這些人去縫補衣服。

李愔沖湘兒道:「我記得家裡還有布料吧?拿出來一些,讓她們現場試一下,就那你當標準吧,水平比你好的就留下!」

湘兒去拿了不料和針線,每人都發了一份,大約一刻鐘後,結果出來,只有十六個達標,還有三個跟湘兒的水平差不多,勉強讓她們過關。剩下的都被打發回人群裡。

還剩下九十多人,李愔對杜十娘和柳月道:「你們選人吧!就從這些人裡面挑。」

兩女是覺得人越多越好,不一會,九十多人便被兩女瓜分一空。

看著這些被兩女選走的女人忐忑的樣子,李愔想了想,還是決定給她們吃個定心丸,道:「只要你們努力去做工,我這裡可以給你們幾個最基本的保障!第一,沒有誰能隨意打殺你們!第二,沒人會強迫你們去做某些事情。第三,將來有人為你們贖身,我這裡不會阻攔。第四,你們每個月都會有一定的工錢,哪怕你們在外面沒有指望,自己攢夠了錢,也可以為自己贖身!表現好的,我甚至可以幫你忙恢復良籍!當然,前提條件是,你們要努力做工,若是有什麼外心,我不介意把你們送到青樓接客!」

柳月適時道:「這些你們放心吧,少爺說到做到,我和十娘便是被少爺買回來的,現在少爺已經給我們恢復了良籍!」

看到這些人臉上露出的喜色,顯然李愔和柳月的話起了不小的作用。

剩下的幾十人,李愔並沒有做什麼交待,只是讓湘兒先幫這些人都安頓下來,倒是讓剩下的人擔心起來。

湘兒很善良,安慰她們幾句,但效果並不好。

這處宅子足夠大,前院住的是那些侍衛,李愔和湘兒住在後宅,中間最大的一個院子都空著,一共有接近三十間房,足以安頓這一百多人。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獨住一間房,都是幾個人一間。

挑出來的這接近六十人,李愔其實早有打算。十幾個讀過書的,李愔打算把她們培養成管理人才。而那四十多個未婚配的,不適合去娛樂城這樣的地方,一個是對她們會有些不好的影響,另一個就是她們都是官家小姐,小時候都嬌生慣養,哪會伺候人?

而無論是娛樂城,還是即將弄出來的遊樂場,或者是他構想中的那些產業,都缺少會『會計』,現代企業,財務都必須是老闆信得過的人,古代交通、通訊不便,這方面的人,更加要信得過才行。

所以,李愔準備把她們培養成會計!

李愔正在琢磨是不是編一本教材的時候,宮裡來人了,李世民傳他進宮!

不用說,肯定是因為教坊司這件事,這麼大的動靜,不可能瞞得過李世民的耳朵。

李愔想了想,決定破財消災,從空間裡拿出三棵變異白菜,讓傳信的太監拎著。

來到宮中的時候,李世民正在生氣,長孫皇后在一旁勸著。

看到李愔到來,李世民冷哼一聲。

李愔嘿嘿一笑,對長孫皇后道:「母后,你的皮膚果然比以前白多了,不過,這個必須得保持,我又給你帶來幾顆上次那種白菜,母后吃了之後,肯定越變越漂亮。」

長孫皇后立刻高興道:「還是愔兒懂事。」接著,對李世民道:「你呀,不要總是發脾氣,有事情心平氣和的說,愔兒這麼懂事,肯定是事出有因。」

李愔也連忙道:「是啊,父皇,誰讓我心軟呢,見不得那些人在教坊司裡受苦……」

沒等李愔繼續編下去,李世民嗤笑道:「別以為朕不知道你那個什麼娛樂城缺人,哼,要朕說,這些女人到了你那才是真的受苦!看在觀音婢給你求情的份上,這次朕就不罰你,但是,欠教坊司的銀子,必須補上!」

瞬間,李愔回過味兒來,李世民之所以這麼生氣,更多的是因為銀子!因為售賣那些犯官家眷所得的銀子,最終是要被充入內庫,也就是李世民的小金庫的,一百好幾十個漂亮女人,至少得值個兩三千兩,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要知道,去年,大唐整個財政收入才七百餘萬,也就是說,整個大唐,每年能動用的錢就這麼多。皇帝如果私人開銷多了,就只能在其他地方縮減,若是換成慈禧太后那種,肯定不會缺錢,但李世民是個有抱負的皇帝,所以皇室開銷這一塊並不多,每年也就十幾萬兩。別以為十幾萬兩很多,這是整個宮中上萬人,加上李氏皇族的族人開銷,一共才這麼多。

臣子立了功,還得賞賜一些,雖然每次賞賜的都不多,但一年下來,沒個上萬兩能夠嗎?

其實,也不怪李世民摳門,實在是窮啊!

唐朝剛立國,戶口不過二百多萬,又經常對外用兵,跟後世那些皇帝比不了。宋朝剛立國的時候,雖然戶口也並不多,只有三百多萬戶,但架不住宋朝立國後基本沒怎麼打過仗,跟遼國和平了上百年,所以人口增長的快,稅收自然就多,皇帝手頭也就寬裕。

那些朝代中期的皇帝最是幸福,戶口數達到朝代的頂峰,稅收是剛立國時候的好幾倍,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