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百三十三章 開始反擊
然後又翻了翻,拉到頭版頭條說:「你們看這個,梁王李愔在嶺南強行推行公路政策未果,竟然將那些辱罵他的人都抓進了家裏面關押。」

「梁王在長安可不是這樣的人啊!」大家紛紛議論道。

也有人嘆氣說:「或許是吾皇還在這,他不敢造次吧,到了封地,他的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

當然也有人堅持捍衛李愔的,但大多數都是農戶和一些士子。

農戶是因為李愔這些年來推廣的稻穀土豆養活了他們,因此很多人視李愔為神聖。

部分士子則是讀了三字經百家姓之後,對李愔才情心生嚮往,成了他忠實的粉絲,容不得別人說三道四。

不過私底下,仍就會對這件事開始懷疑梁王李愔是否好大喜功。

柳月看著在家裏池塘釣魚的李愔說:「這底下這麼多魚,你都沒釣上一條來。」

李愔挪挪屁股給她讓了一個空地:「我有什麼辦法,這魚兒不上鈎啊!」

柳月一把拉過李愔的魚竿說:你連心都沒有靜下來,還釣什麼魚啊?魚是有靈性的,你這般躁動,它們在水下也是能感覺得到。」

「那你還過來找我說話,本來就沒有魚上鈎,現在全給你嚇跑了。」

「少來了,沒釣上魚,還怪我呢?喂,嶺南晚報現在已經準備就緒了,你拉來的那些匠人們連夜趕製好了工具,只要你一聲令下,馬上就可以在這裏刊印發行。」

「可惜啦,廣州城內還有其他報紙,不然我一個人握著話語權,想說什麼說什麼,他們哪裏鬥得過我。」

「我去安排人撰寫幾篇文章,來給你證明清白吧。」

「用不上,」李愔搖了搖頭:「現在先和大家一樣,汙衊我的名聲,記住,要狠一點。」

「這,」柳月有點遲疑:「沒必要吧,大家都知道,嶺南晚報就是你的,要是連晚報上面都說你的壞話,那天下人還指不定怎麼看你呢?」

「說,讓他們去說,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放長線,釣大魚。」話音剛落,魚漂便有了震動。

李愔張嘴大笑:「看,我說什麼來什麼,魚兒上鈎了。」

柳月也覺得神奇:「快快拿上來,看看是什麼魚?」

李愔用力一拽,一隻大王八被吊在那個魚竿下,在空中甩啊甩的,甚是煞風景。

隨著嶺南晚報的對李愔一事戰隊。所有的報紙刊行都似打了雞血,紛紛把頭版頭條讓給了對李愔報道。

除了長安城內官家發行的和李愔自己發行的那個報紙,其他報紙開始不竭餘力的謾罵李愔新政。

這時候,另一股潮流也開始在廣州城的內部開始傳開來。

廣州城西街區,胡興旺被喬副幫主抓之後不久,又一個人滿身棍橫的回來了。

若其他乞丐注意看的話,還可以隱約的看見他身上確實是有些鞭痕的,不過大多都被那些棍痕說給遮蓋了

喬副幫主到最後也沒拉胡興旺去見幫主,胡興旺回來之後也如正常一樣,開始在街上乞討要飯為生,仍舊和他那群乞丐朋友胡吹海扯。

只是言語之中,卻開始慢慢有了角度的變化,觀點越來越犀利,跟他交流總能得到一些新東西。

因此那些娛樂生活匱乏的小乞丐們,都更願意和他聊天。只是沒有人知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這個小乞丐總是偷偷的一個人跑去睡覺,眾人對他這種反常的表現也不以為然,畢竟憑空多了一個床鋪,沒人會不開心。

此時,胡興旺正唾沫橫飛:「你們那是不知道,梁王李愔那個修路新政一出來,我等就不用在這街道上苦苦乞討了,加進去跟梁王一起乾。」

「你們想啊,修個路,一天便有十個銅板,還能包一天三餐的飯,聽說一個月能吃五次葷腥,連住的地方都有,可不比我們天天在這街上討飯強?」

其中一個小乞丐弱弱的說:「真的嗎?可是我們沒有戶籍,他們不會收我們吧!」

胡興旺輕蔑的看了那個小乞丐一眼:「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梁王大人有大量,告示上都貼著呢,只要是合格的勞動力都可以去做。不管身份,隻管一天做了多少事,邊結算工錢給飯吃,想做就做,不想做就走,都不會強留。」

其中一個年紀稍大的乞丐嗤之以鼻:「要照你這麼說,廣州城內一大半的人都得跑過去修路嘍,他有這麼多錢給路修嗎?」

胡興旺假裝神秘的靠近大家說:「跟你們說個內部消息,整個嶺南道都要修路,你們想,一條路總得修他個七八來個月的,就整個嶺南道有多少條路要修?還怕你我忙不過來?」

「你丫不是不識字嗎?你怎麼知道告示上說的東西?」有一個肥胖的乞丐照例嘲笑著胡興旺。

「那是因為你蠢,貼告示的地方現在每天都有人在念告示的內容,你站在旁邊仔細先聽一遍不就好了嘛,我是看弟兄們每天在這跟別人要兩錢也挺不容易的,要不然我才不跟你這胖墩說呢,就你肥成這樣,施工的人肯定不要你。」

「你那瘦猴瘦猴的樣,別人才不要你呢,你胖爺我身強體壯,一個人能扛兩個人的量。」

立馬就有人嘲笑到這個胖乞丐說:「得了吧,你一個人也能吃五個人的量,收了你那施工隊才是真虧了。」

同樣的事情,廣州城內正在不斷的重演著,版本不一樣但內容大多相同。

這一次公路施工,很多原本在廣州城內無所事事的人就有了事情可以做。甚至於因為在農閑時期,窩在地裡工作的村夫鄉民也可以趕過去做事情,大家聽了自是欣喜。

許多人自發的跑過去問族長這件事情,卻被族長劈頭蓋臉的罵了回來,說這是李愔暴政,是不可能實行的。

村民們雖然聽得懵懵懂懂,但也並不理會族長,一個勁的求他讓他去找梁王府的人好接納他們。

伴隨著這種觀念的興起,報紙上也開始突然出現了奇怪的反擊,先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報紙突然提出,李愔來廣州城這麼久都沒有新建梁王府,甚至都沒往外貼告示,而且第一件事就是修公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