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百三十五章 陞官
在茶樓的司徒百戶早就注意到了他,見到他的舉動之後,對著身邊一個錦衣衛小旗說:「通知下去,二兩肉此事功勛卓著,擢升為錦衣衛力士,從九品,另外讓二兩肉去把跪在地上磕頭那個人給引進來。」

「喬家這些年在廣州乾的不錯,我們的探子沒法深入其中,需要有一個得力助手,那個人看起來還可以。」

身邊的小旗點點頭,拱手退了下去。

客棧的另一邊,此時另開了一個門。

有幾個人一直在門外大聲喊:「想要報名去參加修路的,現在可以過來領工具了。大量鐵鍬鐵撬,先到先得。」

聽說有便宜佔,這時候就不用胡興旺領導了,大家紛紛潮水似的湧了過去,生怕晚了就領不到那些鐵器。

要知道在大唐年間鐵礦的開發並不多,家裏能有一個鐵器,等於小半隻牛。

雖然場面極為的火爆,但是在錦衣衛有心人的調整下,居然都乖乖的排起了隊。在雜亂中!彰顯著秩序井然。

那些領到了鐵器的,在梁王府派出來的領事安排下分好了隊,胡興旺也被分入了隊中。一對三十人。身為錦衣衛的成員,他自然是被人有意無意的被分配成為了隊裡的負責人之一。

一隊分五列,他便是五列之一的列長。

每一隊的隊長,這是由李愔派出來的匠人代替。

這樣匆匆忙忙的到了晚上,李愔手下便有了一百隊工程組人員,這些人長期生活在廣州城內,見過的世面大,對對事物的變化有更強的接受能力,是李愔工程集團的種子。

因此,這些人受到的待遇實際上是極好的,當天晚上,便有人將無家可歸之人領到了城外的宿營之地,安排他們搭建帳篷,給他們分發生活的物資,並開始進行封閉性的修路培訓。

一個月後,又有一波人走進了這片宿營地,原來呆在這營地中的三千人說多不說,說少不少,其中有大部分人是廣州城的本土居民,小部分為家境貧寒流離失所之人。

更少的則像胡興旺那樣,在街頭乞討要飯,胡興旺自己也不清楚,這三千人中,有多少是錦衣衛的眼睛。

但他很清楚,現在這三千人裡,藉著他們每日的熏陶,加上營地內隨處可見的標語,大家理所當然的把李愔當成了救世主。

藉著新人進入舊營的混亂,他成功的向隊長請到了假,悄悄的出門向錦衣衛回復命令和接受下一步指示。

在廣州城西街區拐拐繞繞的走了幾圈之後,見到了錦衣衛極為明顯的暗示標記,胡興旺便閃進了一家民房之中。

這是他入夥錦衣衛以來,第一次接觸到西街區的安全房。

作為西街區土生土長的乞丐,他對這裏出入的人自然了解,這間民房早些年被一家胡商租下來後,便少有人出入。

而那胡商進行的買賣,也不是什麼大生意,販賣的都是些粗糙的陶瓷器。

民房內早就有人迎了上來,胡興旺掏出腰牌並和接應的人互換且說出了暗語之後,才放心下來。

仔細打量著這個新建不久的安全房,安全房內長置著飲食用品,五把弩箭和一些管制刀具。

聽說,在安全房的最深處還有三具盔甲。房屋的內部也經過了水泥和磚頭的加修,因此顯得空間有些狹小。

胡興旺知道,正常情況下,只有出動攻城器械才能把這堵牆給撞塌下,依據著在這裏的工具,十個人便可以抵達百人的中隊。

等了一會兒,安全屋內又進來一個人,這個人胡興旺認識。

當初那個校尉帶他學習各種諜報知識的時候,曾經就被這個人教導過,聽說他是錦衣衛裡的小旗,官居從七品。

那人進來之後,仍舊和守在屋裏的人交換了腰牌和切口暗號,之後才轉身對著胡興旺說:「黑鬼發來指示,二兩肉聽令。」

胡興旺聽了,便掏出腰牌,高舉過頭頂:「錦衣衛西街區,醜丁組雜役二兩肉接令。」

那小旗便宣佈道:「二兩肉領導眾人修路事件有功,擢升為錦衣衛力士,官居從九品。另外,醜丁組十三號,七號,子乙組九十三號,四十二號,五號,歸你所有。」

「從此以後,他們將對你直接負責,指令也由你傳遞下去。這是他們五個人的身份信息和腰牌影像。

那個小旗從身上掏出幾份文檔,一一拿給胡興旺看了之後說:「記住人就行了,進了錦衣衛得多學點字,這可是公家的飯,子子孫孫都能吃的。」

然後又和胡興旺說:「你需記得,在修路工程組裏面好好的鼓吹梁王的仁善之處,根據消息反饋,上一波你們做的很不錯,工程組裏面三千人,對梁文林的感官非常之好。」

「這說明封閉洗腦效果顯著,要繼續下去,聽說最近又撥了兩千人進來,是嗎?」

「報告官人,我不對你負責,無法向您透露詳細情況,完畢。」

那小旗尷尬的笑了一下,隨和的拍了拍胡興旺的肩膀說:「隨時保持工作素養很重要。」

又拉著他的腰牌說:「你這腰牌可以換了,你現在也是有品的官了,可以用鐵牌。」

「那待遇和薪俸呢?」胡興旺小心翼翼的問道。

「你不歸我管,我幹嘛要告訴你,」小旗隨口反擊。

看著每日不斷湧進修路工程宿營地的人越來越多,那些廣州城的世家大族開始坐不住了。

朝中不斷有大晨開始上奏,批判李愔的行事,甚至有大臣羅列出從古至今如此行事的王朝都會短命。

李世民把這些奏章收集好之後,當眾放在操場上一把火給燒了,最後留下一句:「嶺南道是梁王的封地,怎麼用是他的自由,你們管不著。你們也可以像梁王一樣,讓百姓家中多出五倍於糧,那麼我也可以給你劃一道封地,讓你隨意折騰。」

見上奏不用,以廣州為主的世家大族們便把精力放在了報紙和民間輿論上。從各種刁鑽的角度來評價修路的錯誤。、、.。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