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百八十五章 雞賊的高句麗
牛玉琴打開圖紙,看著廣州城內各種各樣的地理風貌,最終確定了在廣州司馬孫敬唐的東門別院內舉辦這個晚會。

主要原因是這個別院地理環境好,高山流水,該有的沒有缺,並且還比鄰著主要的大道,方便各地士子前來參與。

不過把文會設在這個地方,自然就會讓孫家的東山別院具有非凡的政治意義。

孫家要是依靠這個別院,怕是能給自己積下很大的文人底蘊,日後也可能會奴大欺主,犯上作亂。

但想想李愔的本事,牛玉琴也是釋懷了,這些事都是男人去做的,沒必要她操心,她只需要選好一個上家的地點,讓各地的士子前來參與就好。

嶺南道有兩個錦衣衛千戶所,兩個千戶所的總部設在廣州。近日,分別收到了來自江南東道,河北道,淮南道及河南道四地的告急通知。

大量的情報表明,有一波高句麗的流寇正悄悄潛入,大量收養無家可歸的孩子,做的他們的收養士兵。

在廣州總部的錦衣衛嶺南道鎮撫使收到文書後,直接把嘴裡的茶給噴了出來。

衛龍雇傭兵計劃,是廣州連同長安共同推行的對高句麗吸血行為。

估計是高句麗那邊實在沒有太多靠譜的小孩子,那群雇傭兵居然把目光放在了沿海的諸州府。欲圖借州府的各地流民之子,來矇混過關。

錦衣衛千戶這可急壞了頭,這梁王大人還在海上四處飄蕩著,也沒法子給他傳遞個消息,眼下出了這麼大的事又不能不管。

看著這四個區域共計七個千戶所發來的數據,這位鎮撫使大人頭皮發麻。漢民被拉去做高句麗的雇傭兵,此事,到底是在吸誰的血。

這一著急,連飯也吃不下,鎮撫使在飯點的時候,就召集了廣州城錦衣衛內從七品上的大大小小所有官員。

大家摩肩擦踵的聚集在一個大廳裡,面色尷尬的互相傳閱著各地發來的文書。

司徒高義夾雜在其中很是無奈,這種家國大事哪裡輪得到他插嘴,不過,鎮撫使大人有詔,他也只能在那裝模作樣的翻弄著。

鎮撫使在上面急了:「我說各位同僚官屬,你們倒是說句話呀,如今這情形該如何是好?」

「這事恐怕還得請長安城內的殿下做決定吧!」有人拿手指了指遠在北方的長安城:「我們幾人說了,怕也是無用。」

「傻麅子,這份斥責文書就是從長安城發過來的,現在是找我們追責,還想往長安推。找死呢?」

那人被訓了一句,怏怏的退回了隊伍裡。

門外傳來一句朗聲:「何事讓諸賢雲集於此?」

眾人回頭一看,正是救苦救難的梁王李愔殿下,此刻在眾官人的眼中,李愔真是面如冠玉,身著紫色上衣,下襯玄色腰褲,好一個雙十少年郎。

按說李愔此時應該在對琉球島的物資做統計,可他一想起文會就要開始,便索性提早回來,省得有意外情況發生。

可巧剛進了梁王府內,便聽到牛玉琴對他說:「錦衣衛今日傳來消息,說是有急事找我相商,我跟他們說婦人不得乾政,索性便辭了,因為沒有前去參與。」

李愔聽了之後,簡單的和眾女說了兩句。也是趕忙就來到了廣州城內的錦衣衛千戶所。

在千戶所內,了解了事情原委之後,李愔的狐狸眼又微眯了起來:「果然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原本還想給高句麗的人留些種子延續香火,既然敢侵略欺辱我漢民,也休怪我翻臉無情。」

「諸將士聽令!」李愔端著姿態沖著台下眾人道:「即今日起,抽調沿海五道各地錦衣衛良材,陸續潛入衛龍雇傭兵任其自由發展。此外,負責與衛龍雇傭兵溝通的官吏前去發文彈劾,庫糧官這一段時間先卡卡他們供給,讓他們餓幾天肚子。」

這時,原本側身左右的鎮撫使站了出來:「殿下,錦衣衛培養人才也不容易呀,為何直接劃入衛龍雇傭兵?」

李愔拍著桌子:「人才少,就想辦法挖掘嘛,我大唐地大物博,連高句麗都能找到無家可歸的孩子當雇傭兵,你從這些娃娃裡面甄選出一兩個有用之才都做不到嗎?」

李愔挺直身子掃視了一圈台下的眾人,大步走了下去:「你們拿著比其他軍戶更高的供奉,遇事有更高的處理等級,是期望你能給地方上帶來太平的,遇到事情自己要多想辦法,以後這種事,以漢民利益為重。」

李愔微微偏頭沖著身後的鎮撫使說:「處理意見晚上會正式通過文書發給你,諸位先好好商議一下,如何從這些受災荒的小娃娃中選出幾個不錯的傢夥。我要看到計劃。」

「是。」眾人齊聲回應,鎮撫使見李愔走出了衙門,急忙小碎步跟了上去,將李愔送上了轎內。

末了輕聲的對著李愔說:「梁王殿下,還請不要苛責眾人了,殿下之才震古爍今,思緒常有超出常人之處,他們意識一下子跟不上,還請殿下多多體諒。」

李愔將轎簾子放下,隔著轎簾對他說:「我遴選你為嶺南道東部錦衣衛鎮撫使,是看中你的機動能變,不要讓我失望。起轎。」

錦衣衛鎮撫使雙手疊放在身前,恭敬的迎送李愔回府。

半路上,李愔覺得叫轎子挺悶熱的,便又悄悄地將簾子撩開。

廣州城已經快進入了年末,大家都在準備著過年的東西。

此時並沒有春聯,大家還是習慣性的將桃樹中間最方正的那一塊掛出來,作為桃符,上面寫的一些簡單的祝福語或者是神將的名字,這是春聯最早的雛形。

李愔在長安城內發明的春聯只是對子,此時並沒有徹底的流行開來。

至少由於春聯本身的趣味性不夠,還需要文人士子們多在宴會上討論幾次,再出幾個驚世明艷的絕句,方才會在民間開始流傳。

例如通俗的「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