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百四十二章 村民謝恩
雲層後冒出幾個金甲神人,手持玉笏喝道:「天帝有詔,冊封朱永福為香山村土地,官從九品鄉正。朱永福,還不速速歸位。」

短短幾句念完之後,金甲神人便消失不見,李愔看得目瞪口呆,道士卻習以為常似的,沖著那老漢笑了笑:「貧道見過香山土地。」

那朱永福連忙擺擺手:「不敢當,不敢當。」

隨後又向李愔作揖:「多謝梁王信任愛護,下官日後必然恩澤一地百姓,護佑一方太平。」

李愔點點頭:「你家中尚有妻小,若可以的話也給他們些方便和照顧。」

朱永富頓首,幾個鬼差這時候才匆匆趕過來,看見朱永福已經得了神位。

其中一個便挑出一本小冊子,拿起一根硃筆在朱永福的名字上畫了個叉,沖著朱永福說:「恭喜這位大哥,從此以後便脫離陰司界,自成一方。享一地香火。」

隨後又沖著道士和李愔說:「多謝貴人賜宴,而等告退。」

然後,淡淡的煙霧勝生,鬼差幾個人消失不見,那香山土地也轉轉身,隨後,沖著自己的屍身再拜一拜,在面對著李愔等人一邊鞠躬,一邊緩緩後退,也消失在空氣中。

李愔看了看說:「道長這就完啦?」

道士點點頭:「陰陽兩隔,今天還算時間長的碰面。」

李愔好奇的問道:「我那符篆有何用處?我見你做法時,它已經變成了光柱。」

「幸得梁王下詔,此後他自然就是香山村土地,只是他神壇未建,根基未啟,若要掌控這一方土地自然需要一些時間。」

「說簡單點就是讓百姓接受這個新的土地,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但梁王殿下將符篆拿去,還是香山村本地的神職符篆,他便直接獲得了神壇。」

「神壇內原本就有願力和土地經驗,他便可以託夢給各個村民,藉著神壇還可以施展各種靈異,馬上便能得到村民們的擁戴,並且得了這個符篆,也就意味著獲得了天地的承認。」

「你的意思是,如果沒有這個符篆,他便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獲得這天地的承認,是嗎?」

「相差無幾,只是梁王言出法隨,鄉村愚民又敢如何不從?」

聽了這話,李愔對這道人有些不大心喜,雖然大唐把道教當作國教,但是道士大多自私自利且最為關注自身。因此,總有些淡薄人情,孤高清冷。

想想到了後世,同樣是在一個地方,佛教無比興盛,而道教幾乎連廟宇都不大多了。

無非就是這些道士一心以修鍊為重,卻不知和世人打好關係有利於使道統傳承,不過就道家經義上來說,還真不在乎道統是否傳承下去。

第二日,香山村村民們早早起身。成群結隊的往李愔的工地趕去。

守候在外面的護衛見了,立刻用刀戟阻攔他們。

衛士說:「此處乃施工重地,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那些百姓將手中的物品捧出來,塞給門衛道:「昨夜土地神顯靈,說是梁王從此地修道,日後我等必將衣食無憂,因此叫我們過來謝謝梁王恩典。」

門衛看著一大群人似乎不像惡意之人,便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邊的弟兄。

旁邊的人見了,一路小跑到李愔的營地之所。

李愔昨夜很晚才睡,雖然不大喜歡那個道士,還是聊了會兒關於道法傳承的問題。

湘兒在外面看見這個人急匆匆的過來報信,眉頭一皺。這幾日李愔因為各種事情忙至深夜,湘兒不想有人因為無緣無故的事吵醒他。

便伸手攔道:「什麼事情,急急忙忙的像什麼樣,沒有要事不要過來打擾王爺清夢。」

那小兵見湘兒發了飆,隻好把原委說給湘兒聽,湘兒聽了之後說:「行了,我知道了,你讓他們在外面等會,我去將梁王殿下請出來。」

隨後,湘兒悄悄地將門簾撩開,靜靜的靠近睡在床上的李愔。

湘兒坐在床邊,看著熟睡的李愔,用手描畫著他的眉毛,鼻子和嘴巴。臉上露出淡淡的傻笑,也不知心裏在想什麼。

李愔體質驚人,休息片刻便已精神飽滿,現在只是處於假寐狀態,有人靠近他,他自然早就警醒了。

感覺到湘兒手上噴湧出來的熱氣,李愔靜靜地閉著眼,湘兒開口道:「這麼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日後怎能見到這大唐盛世?」

李愔一頭黑線,這是什麼話,莫非小妮子覺得自己的身體還不夠健壯,看來晚上對她寵幸還是太少。

然後,湘兒拿食指堵著李愔的鼻子,李愔便緩緩的張開嘴,用嘴來吐氣,湘兒見此又將手掌蓋在李愔的嘴上。

憋了一會兒,李愔總算裝不下去了,睜開眼道:「小妮子,你幹什麼?還讓不讓睡覺了?」

湘兒側身躺下,將頭靠在李愔身上:「外面有一大幫村民找你,你不出去看看?」

「什麼事?社區送溫暖?」

湘兒沒理會李愔的怪話:「他們說土地顯靈了,特意過來感謝您給他們帶來了這條路。公子,這條路真的會讓他們發財嗎?」

湘兒不知什麼時候起,特別熱衷於稱呼李愔因為公子。

李愔對這些稱呼倒是無所謂,只是把這個當做昵稱而已。一邊躺著一邊捋著湘兒的頭髮說:「豈止會發財,要是他們當中有人眼光夠好的話,這是一碗可以自己子子孫孫吃下去的飯碗。」

笑話,當年那個在南方畫的那個小圈圈內的漁民村,經過十幾年的飛速發展,讓村民們變成了每日只要在大街上打打牌,夜晚去收租就好了的富貴日子。

和湘兒嬉笑打鬧了一陣之後,李愔穿上衣服出門見了那群村民,幾番好話安慰下來之後,便將他們遣送回去。

在李愔的暗示下,村民們不但在村裏修建了一個三進三出的土地廟,日後還特意向各地的親朋好友說著此地的神異。

土地廟內立著一塊碑,碑上則刻著土地的前世今生,李愔也希望藉著這塊土地碑文,能夠讓人們從心理上接受這條新開的道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