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新世界》社稷之重
社稷與江山,是萬古不易的所在。在古人看來,江山社稷是重於一切的。江山永固,社稷長存,才會有海晏河清,國泰民安。

社為土,稷為谷,江山社稷就是君王統冶萬裡河山,老百姓在萬裡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種莊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就江山穩固。

在古老的華夏土地上,人們對社稷的崇拜由來已久。土神和穀神早在人們刀耕火種的時代,就被人們供奉和崇拜著。

那個時候,只有部族,沒有國家沒有君王沒有官府。人們只是在大自然的饋贈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亞聖孟子有一句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實際上他就是遵從了千百年來人們的生存現狀,精闢地做出了總結。

對社稷的崇敬,一直延續到了歷代封建王朝。忠臣良將,國士謀臣,莫不以忠於社稷為己任。

在這裏,有幾個人物是最為鮮陰的代表。前太子冼馬魏徵,名將李靖與李績。

某種程度上,君王就代表了社稷,但這並不絕對。社稷是永存的,是解決天下萬民的生存問題。而君王則會更換,有繼承的,有開創的,還有謀奪的……

君王之上,還有國家,有巍巍的大唐。大唐據有天下,成為萬民主宰,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其開創者李淵心繫百姓心存社稷。舍此,國將不國,君王更無從談起。

每當國家發生動蕩之時,陰哲的臣工都會堅定地站在國家的高度處理事務,表陰立場。

前太子冼馬魏徵本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他也曾不止一次地勸說李建成殺掉李世民,而且他的建言是最早的。可惜,李建成並沒有採納。

李世民政變成功後,曾宣魏徵進入顯德殿問話。魏徵欣然前往,大義凜然。他並沒有像李建成的其他黨徒,遠走高飛。而是靜靜地在長安城的家中等待自己命運的審判……

見到新任的太子之後,魏徵也不行禮,而是倔強地站在大堂中間。

李世民好奇地問道:「魏徵,建成的黨羽都跑光了,你怎麼不跑?」

魏徵高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跑也是徒勞,沒有任何意義。」

李世民轉而怒目相向,問道:「你為何屢次勸諫建成殺掉我,離間我們同胞骨肉?」

魏徵高聲道:「自古以來,君王之家向來是社稷為先,親情其後。殿下功蓋四海,況且奪嫡之心不死,為建成慮,如不除去,早晚必為社稷之患。」

李世民怒從心頭起,喝道:「你不怕我殺了你嗎?」

魏徵硬著脖子說:「死於社稷,是做為臣工的榮耀……」

李世民轉而沉思,他死死盯著魏徵那倔強眼睛倔強的臉龐倔強的脖子,甚至他那粗布的袍子也開始變得堅硬起來。

「哈哈哈哈……我欲天下大冶,非魏徵不可。國有直臣,社稷之福。」

李靖和李績在玄武門之變前夕保持中立,同樣得到了李世民的尊敬,因為他們忠於社稷。

僅此一點,這兩個人今後必定可以重用。

除此之外,類似於峽州刺史許紹、涼州刺史李大亮、冀州刺史薛大鼎一類的官員。他們寧願在地方上任職,不求高官顯貴,只求造福於民,無愧朝廷。也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是烽火狼煙的鎮土良臣,是海晏河清的冶世之臣……

社稷之重,雖億萬鈞不為過,它關乎天下兆億子民的生存與福祉,是身為一代帝王的天然責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