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蘭若蟬聲》第八十章 兒子孫子爭老子 北國南國渡島國(下)
祭祀的地點被安排在了黃河,汜水,鴻溝會合處。

與現今的寓意不同,禹王挖掘鴻溝的目的本是溝通,而非隔閡。

《史記河渠書》引《夏書》曰:於是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勃海九川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功施於三代。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於楚,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東方則通溝江淮之閑。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災濟之閑。於蜀,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中國的人工運河史,自禹王始。

在上古間冰期江河流量暴漲的年代,禹王建立了貫通渤海九川,中原九澤,江,河,淮,濟,汝,泗,的水運網絡。

使九州之行「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不復隔閡。

在氣候變化,江河流量重歸正常後,這些人工開鑿的水網由於枯水,大多壅塞。

楚漢爭霸時期,鴻溝已經變成了汜水畔一條幹渠,只能作為華夏上古水利工程的化石記錄,不復當年之用。

此處也是西楚霸王與劉邦和議的所在,所謂楚河便是汜水,漢界便是鴻溝乾渠。

這次和議也將鴻溝的文化內涵做了徹底的轉變,「不可逾越」的刻板印象逐漸代替了「通衢九澤」之初衷。

魏王挑選此處郊祭,自然少不得借用前人典故。

酹酒開祭後,元宏首先下令決河汜灌鴻溝,以示重新溝通天下,四海同一。

鴻溝壅塞已久,就算有河水倒灌,也只能灌出一條狹長的池塘,

長不過百丈,寬約麽三四丈。

溝渠底部久不淌水,亂石參差,有深有淺,

深者不過丈,淺處不盈尺。

早有巧工挑水淺處預留了木墩,

待到瀦潦已成,一支精兵用事先拚好的木柵,下渠搭台。

不過半個時辰,便在水面上搭出一條三丈闊的平台,貫通兩岸。

魏王率儀仗踏木台走到對岸,又自對岸走回,象徵楚河漢界,由是貫通,普天之下,終將一統。

隨後,禦建蘭若比丘尼統胡僧芝帶領九十五人誦經團踏上木台,誦經祈福,魏王退至觀禮台觀禮。

由於接下來的歌舞表演也要在湖上露台進行,魏王的觀禮台被設置在了略低於湖面的盆地處,以應高台看戲的風俗。

四面的山坡上都是負責警戒的兵卒,每個山坡上的兵卒分作三組,輪流執崗。

執崗之時,弓上弦,刀出鞘,虎目環視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昨夜連環命案,種種怪誕事件,已經註定了這場祭祀不會如預想般順利。

但是這場祭祀的規矩是「無遮」,也就是來者不拒。

四下裡趕來看熱鬧的鄉民,數以萬計,都被楊家將依地形引導在四塊專門劃出的觀禮區域,

有意與魏王,諸大臣,番邦使節所在的貴賓看台拉開了些距離。

誦經過半,也差不多到了晌午時間,四處觀禮區域已有官員開始安排布施齋飯,

另有膳官為貴賓區的嘉賓送上精美膳食。

慶雲一行人無論是出於小龍王的關係,南齊來賓的身份,還是代理檀君的名頭,被安排在貴賓區域都是理所當然。

誦經念佛自然沒有什麼熱鬧好看,趁此機會大快朵頤才是正事。

慶雲自食盒裏夾了幾口菜送入口中,

哎,還真別說,這禦廚的水準比起莫愁姑娘卻也不遑多讓。

慶雲正在仔細咀嚼著蔥爆羊肉的滑膩口感,

忽然六識跳動,彷彿是感應到了某種危險的臨近。

他開始環視四周,仔細探看周遭動靜,卻發現兩名高橋尼正追著樂官嘗試向貴賓席靠攏。

慶雲忽然像是想起了些什麼,他走到劉贏身畔,俯身耳語,

「三哥,莫愁姑娘現在何處?」

劉贏不料慶雲忽然問起這個,難道是自己一直偷偷留意莫愁姑娘的舉動太過明顯?

「哦,方才她在貴賓席出現過,坐在女官那邊。

只是一個時辰前便走開了,不知去了哪裏。

我見蕭公子並沒有隨她一起去,應該和排曲無甚關係。」

慶雲向樂官的方向指了指,

「三哥要多留意些那邊,我懷疑夜探莫愁住處的神秘刺客就是高橋尼。」

劉贏面色微變,「何以見得?」

「昨日鬥舞之時,舞台忽然塌陷。

三哥不覺得蹊蹺嗎?」

「這……和莫愁姑娘有什麼關係?」

「石夫人登台前,是高橋尼用過舞台。

若不是她們動過手腳,那麼結實的紅木舞台怎麼會忽然塌陷?

我覺得定是壓軸大戲的位次對高橋尼十分重要,讓她志在必得。

所以她們不惜毀了枱子,斷了後來者的念想。

按當時的情形,若非莫愁姑娘以綢為台,她們便可穩坐龍頭了。

日間她們使壞陰了石夫人,卻沒擋住莫愁姑娘,於是想在晚上對她不利。

好在陰差陽錯,才未讓她得逞。」

劉贏只聽得脊背寒氣直湧,

「那,那怎麼辦?

這麼久未見莫愁姑娘,她會不會已經出事?」

「如果真的如我所料一般,莫愁姑娘應該還沒事。

只是高橋尼現在向我們這裏蹭過來,必然沒安什麼好心。

三哥你多留意些,我找大哥去尋莫愁姑娘。

他在這裏走動比較方便,少去不少麻煩。」

劉贏急忙應是,眼見慶雲又去尋了元法僧,心知在這種場面下尋找莫愁的事情自己並幫不上什麼忙,於是一雙鷹目便盯緊了高橋尼,不放過任何細微的異動。

高橋尼畢竟是即將登場的舞師,

昨日那場鬥舞,他的玉藻前庭華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在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鮮卑兵眼裏,高橋尼的薄紗抖肩扭腰舞,要比莫愁滑綢轉圈圈的舞蹈有樂子多了。

眼見高橋尼是跟著樂官走了過來,便也無人盤查,只是那些出自本能的注目禮卻也是少不了的。

如今的高橋尼走在人前都是成雙,

舞師高橋尼已然換上了一身薄紗,幾乎群嘲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名樂師高橋尼則是著一身宮裝霓裳,受的關注便少了許多,

或許不止許多。

但是至少還有那麼一個人,從頭至尾,都將她死死盯著。

劉贏自然醒的,那名受萬眾矚目的薄紗尼沒有可能在人前翻出什麼花樣,

如果她們真要耍什麼陰謀,必然是由樂師尼來執行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