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蘭若蟬聲》第一一四章 河神一曲歌舊事 花郎並蒂話別情(下)
丘大千見酈道元對黃龍故地果然有興趣,便索性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末將府上恰好有一位故人,可為酈侯爺先導。

有他同往,行走燕北十番,會少去許多麻煩。」

扶余為高句麗所逐,余部併入勿吉。

所謂塞北十番,便是先後入北朝朝貢的高句麗,百濟,新羅,勿吉,室韋,豆莫婁,地豆於,庫莫奚,契丹,烏洛侯十部。

丘大千引上來的這人正是三年前入貢的勿吉使節,宗婆非。

宗婆非見過諸人,他聽說慶雲一行將出燕北,不禁大喜。

他在天朝遊學三年,同行五百族人或早已回返,或在中原定居。

等到他打算返回勿吉的時候,幽燕時局便開始有些不太平起來。

不知是長孫家私蓄武力有意縱容,還是別有勢力作怪,

總之眼下若是沒有一支像樣的隊伍,想要安全北返,無異癡人說夢。

又是幾輪酒水寒暄,話題自然而然地回到了四嶽族裔在燕北的歷史。

宗婆非顯然是族中較有學問的長者,侃侃而談,竟能說出不少酈道元此前未聞的典故。

話說四嶽部落以大鵬為圖騰,自黃龍府南入關者亦稱華人,北入千林者號肅慎,既今之勿吉。

肅慎有大海號月琴,海東產神鷹,名曰鷓應,為萬鷹之王。

因其形與大鵬酷似,肅慎引為神物。

而今四嶽諸部之共主,黃龍府主人,嶽氏家主便以鷓應為名,字東鵬。

勿吉國語言與其餘九番疏異,乃上古先夏之音,故又有東夏之說。

室韋,庫莫奚,契丹,豆莫婁諸部亦是先肅慎旁支,與獩,貊雜處,其音漸有不同,但亦尊嶽氏為長。

燕北十族,四嶽所轄有五,握黑土半壁,因此就算強如高句麗者亦不敢輕捋嶽帥虎鬚。

扶余府,也就是黃龍府,名為高句麗北屏,實是由嶽帥一手遮天。

宗羅雲還是第一次聽聞四嶽部落種種奇說,又知宗婆非與自己同氏,便隨意聊了些家族譜系。

沒想到宗愨一脈果然也是早年南下的四嶽裔民,同宗相認,傾蓋如故,立刻便找到了許多共同話題。

蕭鋒看著眼熱,他聽說四嶽部落在燕北歷千年不倒,便也出於試試看的心理向宗婆非問道,

「在下蘭陵蕭氏,蕭鋒。

依族中遺訓,先祖孟虧葬於太白之山。

或曰嵩嶽,或曰大白,無可定論。

四嶽部落在燕北經營多年,

可有聽說過什麼有關上古孟虧部落的傳說?」

宗婆非聽蕭鋒報出了孟虧的名字,一拍大腿,笑道,

「蕭壯士這可算是問對人了!

這麼算起來,我們也不算是外人啊。

孟虧部落乃大費之後,自虞舜時期便與四嶽同班為臣。

孟虧部嬴姓以鳳凰為圖騰,四嶽部薑姓以大鵬為圖騰,都出自西方玄鳥諸部。

四嶽於夏時出燕,而孟虧部歷夏商兩代,隨箕子北來。

商人東去浿水,難免會在黃龍府停留。

曾聽老輩說起,孟虧的部落似乎入了千裡白山。

白山莽莽,為獩,貊雜居之地。

這許多年月下來,他們究竟融入了哪支部落,實在是不好說啊。」

雖然宗婆非並沒有給出非常明確的答案,但是對於蕭鋒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中原的典籍對於孟虧一族的去向已經無法細考,宗婆非這一番話無外乎給了蕭鋒一顆定心丸,註定了他此行必然不虛,

就算找不到先祖遺跡,也一定可以為族譜題記增廣註釋。

梁國郡這一頓晚宴,眾人吃得是皆大歡喜,

路上又多了一名多知健談的同行夥伴,何樂而不為哉?

翌日眾人再次上路,直入齊魯地界,在濟陰打尖歇息。

慶雲一行人有魏王文牒,入駐的都是官驛,

除了會有當地要員設宴「叨擾」,其餘時間最是清凈,既不虞有人打擾,更不用擔心有小鬼覬覦。

如今在濟陰坐鎮的是元氏宗室濟陰王元撫。

這個荒唐王爺在眾人進城前就已經喝的爛醉,不知軟倒在哪位美人的芳草溪間,這頓接風宴自然是泡了湯。

不過慶雲等人倒是樂得自在,在館驛中用了便飯,閑聊片刻,各自歇息去了。

哪知入夜時分,忽然殺聲大嘩,整個濟陰城彷彿都沸騰了起來。

慶雲被強行從胎息中喚醒,氣血受了些阻滯,心中煩惡,便推開窗欞想要透透氣,

卻瞧見城中燈籠火把照得通明,顯然是每家每戶都被折騰醒了。

什麼事情能有這麼大陣仗?

慶雲略整了整衣冠,便出門詢問驛吏,卻被告知今夜有暴民夜入王府,把元撫的人頭割了下來!

眼下全城已經戒嚴,由軍方全權接管,所有人皆不得隨意走動。

沒過多時,便有兵卒來了官驛,向眾人仔細盤問一番。

慶雲等人雖有文牒,但是他們畢竟是外來人,一入城中便出了此等大事,自然是嚴查的對象。

來人將他們身世,來歷,近幾日的行蹤問了個底掉。

當他們聽說慶雲,宗羅雲,蕭鋒都來自南朝,而宗婆非又是燕北番人,便更是警惕。

那為首的將官當場便告知諸人,在他們與洛陽方面查證清楚之前,慶雲一行人概不得離開濟陰。

盤查結束以後,官驛門口已留了重兵把守。

雖然無人再做滋擾,但眾人也已無睡意。

慶雲象徵性地打坐代寐,大概也就過了兩個時辰的時間,天還沒有蒙蒙亮,第二批問審的人又到了。

這一次領隊的是濟陰總捕頭賈仁,

他能在元撫這樣不可理喻,喜怒無常的昏聵王爺手下混到眼下這個位置,自然也是個慣常見風使舵的官油子。

慶雲虎牢救駕的事情,在北國早已傳開。

賈仁懂得如何拿捏分寸禮數,不敢刻意刁難。

但他還是在一大早就造訪官驛,專門請來慶雲,蕭鋒,宗羅雲三名南人,想來必是有特別發現。

賈仁的面色並不太好,並不是因為他在端架子,顯然是一夜未睡,精神有些萎靡。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