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蘭若蟬聲》第六十三章 套馬悍婦逞驍勇 養龍僧伽喪螮蝀(下)
一個在榻上昏迷不醒,一個在眼前一問三不知,還有一個棍棒打不出屁的內向小丫頭。

胡世玉知道再問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便拉慶雲退出了房去。

「她傷得可真?」

二人走出數十步,慶雲便小聲詢問道。

「我驗看過,頭部確有外傷,不似作偽。」

「只是這時間太巧了。

都督曾經說過,高橋尼在後山清修最久,後山據點多半出自她的經營。

可是她留有秘徑的事情,卻始終沒有稟明都督。

如果在下猜想不錯的話,這條秘徑,應該可以一直通到前山蘭若寺後門。

其中還隱有一處秘密據點,可能藏了不少都督在意的人。」

「嗯。」,胡世玉明顯有些心思不定,他此時最牽掛的自然是充華的安危。

他正要召喚幾名得力手下聽用,迎面卻撞見梁簫笙不顧形象地奔了過來。

她身上衣袍已被勾破了幾處,隱隱滲著血跡,此刻跑得已是釵橫鬢亂,大口喘著粗氣。

「遇到敵人了嗎?充華呢?」

胡世玉急切地問道。

「我沿著她的足印追蹤下去,在一片密林前丟了蹤跡,除了這隻帕子,沒留下任何線索。」

胡世玉忙搶過帕子,還未展開,就撲簌簌地落下許多香灰一樣的粉末。

小充華年紀雖小,但人卻古靈精怪,很有主意。

她用手帕包了香灰,會不會另有深意?

嗡嗡,嗡嗡,一隻蜂兒在胡世玉眼前盤旋。

他的心情此時差到了極點,被那蜂兒擾得急了,揚手就要去拍。

「且慢!」

慶雲急忙將胡都督的手架了下來。

「你幹什麼!」

胡世玉顯然是有些懊惱。

可是慶雲卻不急於辯解,只是從懷中掏出了一隻頗黎瓶。

這瓶子因為生得好看,被慶雲自劉必金多那裏討了來,充作隨身玩物。

他打開木製瓶塞,舉瓶在空中一揮,便將那蜂兒罩在了瓶裡,隨後立即將塞子重新塞緊。

胡世玉心急火燎的要找女兒,身邊這小子卻忽然動了頑童心性要捉蜂子,這可把他氣得是一佛出世,二佛涅槃,轉身就要離去。

好在梁簫笙心思細膩,她覺得慶雲面目表情不似兒戲,定是有什麼特別發現,於是一把扯住了官人的衣袖,

「等等!相必這位小兄弟有話要說。」

胡世玉被夫人一拉,自覺失態,知道方才是自己有些急了,這才悻悻道,

「慶小哥可有何見教?」

慶雲忙不迭地點頭,

「方才那張錦帕,可否借晚輩一觀?」

胡世玉見慶雲如此問,自然明白他也是在為小充華的事情操心,心中更生赧然,忙將那隻帕子遞了上去。

慶雲將錦帕舉在鼻子上嗅了嗅,頻頻點頭道,

「沒錯!就是這個味道!」

胡氏夫婦被慶雲這沒頭腦的舉動搞得一頭霧水,卻不知該如何問起。

好在慶雲也沒讓他們等待太多時間,便開始了答疑,

「這帕子上的味道我曾經聞到過。

那是與高橋尼初見時分,在七佛峰的半山廟裏,便瀰漫著這種香氣。

當時大哥在和兩位倭女拌嘴,我無聊得在數飛蟲,那時便發現院內聚有這種蜂子。

今天小充華的錦帕上留有同樣的香味,又引來了蜂子,

現在想來,恐怕是那香灰的緣故。

我曾聽二哥講過,蜂的嗅覺極好,所以他們追蹤氣味的能力極強,

眼前這種蜂子應該就是容易受某種香味的吸引。

而這香,恐怕都是高橋尼刻意製來引蜂的。

大批蜂兒的活動,就可以指引他人隨蜂兒尋到香味來處。

小充華雖然年幼,但卻甚是機警,

一定是她撞見了什麼機要事情,被人擄去,

於是故意留下錦帕,沾了香灰,希望能留作線索。」

梁簫笙一聽便急了,

「那怎麼辦?他們會不會殺充華滅口?」

慶雲搖頭道,

「只要他們知曉了小充華的身份,想來不會刻意留難。」

胡世玉雙目微闔,頻頻擺首。

他當然知道,如果小充華的身份暴露,固然生命無虞,但定然會被當做價碼與他周旋。

他自然不會像梁氏一樣問那些無關痛癢的問題,於是直接開口道,

「慶小俠既然如是說,應該是已經想到辦法了吧?」

「成與不成,現在我也說不準。

只是據說蜂兒除了嗅覺靈敏,依靠陽光與地形辨路的本事也是非常強的。

這種蜂教蜜蜂為大,教馬蜂為瘦,會不會是人工豢養的特別種類?

我將它裝在這頗黎瓶中,隔絕了氣味,希望它能尋光望氣,帶我們回到它的巢穴。」

「簫笙,你先領慶小俠去充華失蹤的地方,沿途做好標記。

我去找幾個人手,馬上趕來。」

梁簫笙未嫁予胡世玉之時,本就是保義秘諜中的佼佼者,

方才的些許慌亂,只是由於對充華的擔心過甚。

此時她聽說慶雲或有方案,心中大定,立刻恢復了往日風範。

她帶慶雲一路且行且記,來到一處密林邊緣。

胡世玉到得並不慢,兵在精,不在多。

他身後兩名女將,英姿颯爽,都是慶雲的相識,正是孟珺婷與元純陀。

慶雲見人已到了,便舉起手中的頗黎瓶,那蜂兒在瓶中拚命地振著翅膀,貼在瓶壁的一側,正是入林的方向。

眾人沿著蜂兒的指引,在林間尋到一處縫隙,

隱隱約約間,似乎還能見到些斷枝足印,彷彿確曾有人走過。

慶雲托著頗黎瓶走在最前,餘人魚貫而入。

眾人摸索著走了約莫一裡多路,梁簫笙忽然咦了一聲,前沖幾步,藉著葉縫間透過的星星之光,自落楓中拾起一片紅線紮成的如意結。

好強的眼力啊,慶雲不禁暗自佩服。

「這如意結是我為充華編的,她果然曾經過這裏!」

梁簫笙的聲音很急切,雖說不上是喜,但至少已看到些許希望。

眾人並未因這個小插曲做片刻停留,

在列都是聰明人,都懂得儘快找到小充華才是關鍵,沒有時間留給他們短嘆長籲。

相反地,這隻如意結給他們帶來了信心,增添了動力,

這至少說明他們的方法是對的,他們的方向是正確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