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蘭若蟬聲》第一六二章 北有悍將力超虎 南生奇才智逆天(上)
幾人用過了膳,便找老闆商量,想在店裏盤桓些時日,學習如何製作菹菜。

青衣書生本有意搪塞,推說店面太小,養不了這許多小工。

女帝聽得心頭火氣,撩起裙角,將大長腿在長凳上一踏,上身就勢前傾。

書生立刻感覺到了強烈的壓迫感,視野瞬間被擠壓,一片片白花花的照得他瞠目結舌,不能言語。

「你不說話,那就是答應啦?」,女帝追問。

「嗚~嗚~」

青衣書生灰溜溜地逃回了內宅,過了一會兒,又灰溜溜地跑了出來,一臉苦相。

「小店實在是容不下諸位菩薩。

若是諸位英雄執意想學這菹菜之法,

不如先在對面的客棧住下,每日早上來此學一個時辰,便也夠了。

午膳盡可在店內取用,一切免費。」

女帝擺了擺手:

「害,免費大可不必。

我們是誠心想學手藝,學費可是一個子兒都不會少了您的。

路飛,上點誠意。」

「好嘞!」,路飛伸手入懷,隨意取出一串珍珠,啪地拍在了櫃枱上,

「這個,算是預支的費用。」

不夜城濱海,珍珠珊瑚,常有產出,自不鮮見。

青衣書生對於鑒珠,顯然並非外行。

以這串珍珠的色澤,圓度,大小,一望便知是萬裡挑一極品的貨色。

這串珠子的價值莫說隻用來抵付幾日飲食,就算是將賈氏小店整家門面盤下來怕也還能有些盈餘。

從某種方面來說,這位店主倒還是個老實人,他急忙推脫道,

「這,這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

女帝倒是大氣,

「給你就收著。

這不夜城遲早成為我女帝的據點之一,

以後你們若是生意做不下去了,或是惹了什麼仇家,儘管來找我。

在海上菹菜造飯,可保你一世平安。」

青衣書生只能唯唯諾諾地收下了,眼前這幾位「學徒工」他一來惹不起,二來出手確實豪綽,教人無法推脫。

女帝等人如約在賈家老店對面住下,每日來學菹菜,幫青衣書生打下手。

書生名叫賈保昱,據說是父輩為討口彩,取意匡護日主,起了這個名字。

夫人賈莊氏,有子喚思勰。

這本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家庭,夫妻都很本分,既然答應了教授菹菜技巧,便毫無保留,將選材,步驟,細節,事無巨細,仔細與眾人分說。

菹菜製作步驟並不複雜,山治這樣的行家幾乎是一上手就摸透了門道,其餘幾人掌握要訣也沒有多花幾日。

可是他們依舊在賈保昱的店裏呆了十來天,主要是見夫妻二人撐著一個店面不容易,能多搭把手便順手搭一把。

更何況,小思勰那麼可愛,對他們這些常在水面上混飯吃的人來說,難得見到嬰兒,因此格外歡喜。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幾日路飛也已經張羅好了補給,與慶雲,賈氏一家依依惜別。

慶雲沒有等到崔彧的消息,便打算再多等兩日。

小夫妻見他落了單,乾脆騰了間房間讓他居住。

慶雲自知呆不了幾日,盛情難卻,便也從了。

賈氏家底並不殷實,這家夫妻老婆店在坊市中的位置也相對偏僻,生意並不算好。

思勰尚幼,需要早睡。

因此雖然不夜城有夜市的習俗,這間小店在太陽落山後卻照樣打烊。

慶雲在賈氏家中客居,自然要勤快些。

夜幕倒垂,店中已經許久沒有客人,他便主動開始收拾桌椅,準備打烊。

哪知就在此時,有三名客人摸上了門來。

慶雲知道小思勰要早睡,便勸賈氏一家先去休息,由他一人張羅。

賈保昱自是不肯,他主動頂替夫人做廚房裏的活計,讓慶雲出去打招呼。

三人點了些酒水冷盤便鬼鬼祟祟將頭湊在一處閑聊,顯然還在等人。

慶雲守在櫃枱,倒也不是有心聽那幾人閑話,完全是他耳力超人,眼下又是實在無聊,總難免被三人的談話吸引。

這三人本是嶗山大寇王伯恭的手下。

為首一人是王伯恭的弟弟王仲儉,其餘兩人一個喚作不期而遇,另一個名叫呂東陽。

要說這王伯恭,到也是一號人物。

他本是宋將,南宋在嶗山腳下不期城曾經屯有重兵,後來青州為魏所褫,王伯恭成了孤軍。

八年前他據不期城自立齊王,被東萊鎮將孔伯孫擊潰,兵敗身死。

王氏部眾流離數年,在山中落草,猥瑣發育,終於在數月前重新奪回了不期城。

王仲儉對戰果仍不滿足,他想為乃兄報仇,幹掉孔伯孫,如有機會,或許還可控制東萊。

孔伯孫乃是北魏驍將,不但武藝高強,手下也是兵精將勇,不好對付。

於是王仲儉便約了幫手,今日在這間不起眼的菹菜館相聚,共議大事。

慶雲皺了皺眉,居然是幾位不開眼的流匪約在了這裏。

他是應該管上一管呢,還是管上一管呢,還是管到底呢?

沒過多久,一名黑衣人捱進了店裏。

這人似乎生怕被龐人認出,將自己裹了個嚴嚴實實。

三寇也知保護此人身份,隻以「先生」稱之而不名。

幾個人補了些酒水熱菜,便開始秘議。

黑衣人十分謹慎,帶頭將聲音又壓低了幾檔,幾近耳語。

饒是慶雲對於波動特別敏銳,耳力驚人,也只能聽個斷斷續續。

但就是這些斷斷續續的詞語,便令慶雲驚駭莫名,

若非櫃枱燈光昏暗,他幾乎就要掛相穿幫了。

奪東萊,取青州,殺魏王……

這可是謀逆大事!

正當北魏國力百年極盛之期,敢於策劃如此行動的,慶雲隻想得到一個組織——天宗!

難道黑衣人是天宗密使?

不錯,敢捋孔伯孫的虎鬚必非常人,此人與天宗必有關聯!

慶雲此時已經斷定,對這四人便更是留心。

看樣子天宗又在布一盤大旗,準備再次弒君……

等一下必須抓個活口問問清楚。

哪知還沒等他有動作,那幾名賊子便先開始打起了歪腦筋。

「那邊……小子……如何處理?」

「……一起……燒了……」

他們竟然想將賈氏小店付之一炬以掩蓋行蹤?

是可忍,孰不可忍!

眼下唯一的麻煩就是賈氏夫婦了,他們可是老實人,若是被捲入這樣的紛爭,著實是他們無法應付的,恐怕此後遺患無窮,難得安寧。

》》》》》敲黑板時間與的元素。狠人大帝與女帝在本作中形神合一。女帝本名BoaHancock,韓姬就是從Hancock變化來的,她肩負了將泡菜帶到嘴硬宗主國的使命。

當然,在歷史上找到引泡入韓的這個人是很難的。這是一種文化浸染,非一人一事之功。只不過在裡用一個橋段來表達而已。這段可別當正史看,筆者已經自首了。

東海不夜城,這是史實地名,也是現代不夜城典故的由來。在前兩章的彩蛋章裡,已經有古青州地圖放送了。

城名的來歷,千萬別去百度,史書中早已說得清清楚楚。

: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災南郊山下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畤,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三山即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山。山在東萊。六曰月主,祠之萊山。山在東萊長廣。皆在齊北,並勃海。七曰日主,祠盛山。山在東萊不夜縣,鬥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八曰四時主,祠琅琊。琅琊在齊東北,蓋歲之所始也。皆各用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圭幣雜異焉。罘音浮。

秦始皇臨東海,在山東封了八大神山。其中成山為日主,象徵太陽神。所以日主之下為不夜之城。

而另一則典故只能作為參考,出處也沒有權威。引曰:不夜城,在陽廷東南,蓋古有日夜出此城,以不夜名,異之也。

日夜出,可參考的異相只有超新星爆炸,也就是古籍所謂客星。客星宣夜黑夜長明的事情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這應該是特解,並非原解。本作將兩說合一。

裡這段記載其實幹貨很多,首先天主曰天齊,這是告訴了我們齊地名稱的由來。此典至少可以上溯薑太公。而時主琅琊,蓋歲之始也。告訴了我們古人校對新年已經有了標準經線的概念,以琅琊為標準時間。這個地方也不是瞎選的,琅琊以東是半島,琅琊本身是大陸基線的東段。琅琊古屬徐州,其東其北為青州。海岱圍青州。所以古人所理解的陸基就劃在那裏,也是中原歲始的矯正點。古代的海岸線和現在也有很大區別,今江蘇鹽城在漢代是臨海的,而江南非傳統中原之地。所以琅琊很有可能確實是當時陸基極東點。

鯨爆事件,出:靈帝熹平二年,東萊海出大魚二枚,長八九丈,高二丈餘。

按照魚的大小來看,這是鯨魚,而且是已經腐化即將爆炸的鯨魚。正常的鯨魚一丈高已經是極限了,但是鯨魚腐化後可以產生許多氣體,在鯨屍內不斷累積導致體積膨脹,終致爆炸。腐鯨爆炸的威力是很恐怖的,而且會釋放出許多有毒氣體。

不夜城在東漢以後逐漸淡出史書記錄,原因不明。但是荒於寇匪的可能性極大。文中提到二匪,一曰李條,一曰王彌,都是史實人物。

關於李條,其實中記載不多,只有一句:虔引兵與夏侯淵會擊之,前後數十戰,斬首獲生數千人。太祖使督青州諸郡兵以討東萊群賊李條等,有功。

呂虔夏侯淵引青州諸郡兵伐李條,可見其勢大。不過單憑此點,還不配本文Cue到他。以李條舉例的原因是為了說明三國時期東萊郡的狀況。

事實上,在公孫度時期,東萊縣燕屬。這一點在當今任何版本的三國地圖上都沒有得到重視。公孫度/公孫康的版圖,東至玄菟,帶方,越海跨東萊。:分遼東郡為遼西、中遼郡,置太守。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

但是公孫家對東萊跨海而治,這中間的控制力不可能太緊密,應該就是利用了當地的大寇勢力對抗曹氏,所以本文拉出了李條。

孫權北聯公孫康時期,東萊是非常重要的補給站。孫權派出大將周賀,裴潛率百餘舟船北上,主要是與遼東做貿易。結果被田豫埋伏,斬於成山。

:至使周賀浮舟百艘,沈滯津岸,貿遷有無。既不疑拒,齎以名馬,又使宿舒隨賀通好。

:三月,遣將軍周賀、校尉裴潛乘海之遼東。秋九月,魏將田豫要擊,斬賀於成山。

:冬十月,殄夷將軍田豫帥衆討吳將周賀於成山,殺賀。

此事有三方以上傳證,蓋無虛假。至於為何吳主傳說周賀死於九月,而明帝紀說是十月。請複習前文知識點,魏改正朔,魏之十月為漢之九月。這一點很少有人講究,但因此產生的錯誤結論不計其數。

以上史實為本文認定東萊寇遙受燕王,吳王封號的理論依據。

至於王彌,那就更是個人物了。晉有永嘉之亂,很多人都認為是胡人肇始。其實河西關中甚至蜀地的漢人早就在蜀魏戰爭中損失了大半人口。河西,涼州在永嘉之亂前已經淪陷。而成漢奪川,率先建國。永嘉之亂至多只能算是中原淪陷的起點。

然而在中原易幟中起到最大作用的,也不是胡人,而是巨寇王彌。

三國時期,中原的東北藩籬公孫氏覆滅,但仍有毋丘儉,王頎為北屏。: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諸所誅納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者百餘人。穿山溉灌,民賴其利。

王頎在時將高句麗壓製得死死的。所謂半島三國當時也只不過是化外部落罷了。

王彌就是王頎之孫,少年遊俠京都,因此與劉淵有舊。他返回東萊前,二人還曾促膝痛飲。後來王彌跟隨劉柏根在東萊起事。劉柏根死後,義軍落到了王彌手裏,聲勢乃震,時人送綽號飛豹。這王彌帶領嶗山寇,先後打下青,徐,兗,豫四州,那可是大晉半壁江山,最富庶的所在。只是在他進攻洛陽的時候被王衍擊退。王彌認為以自己一人之力很難拿下洛陽,於是想起了發小劉淵。此時劉淵在關外稱帝,其實無甚力量,但是得了王彌,便即不同。

:配禁兵二萬七千,自宜陽入洛川,命王彌、劉曜及鎮軍石勒進師會之……王彌、劉曜至,復與晏會圍洛陽。

劉淵入洛,王彌首功,署名在劉曜,石勒之前。入洛後,劉淵封王彌為大將軍,武職封號在車騎大將軍劉曜之上。但是王彌異姓,爵位只能封到公,劉曜宗師,封王。所以朝班順序王彌亞於劉曜。

後來叱吒一方的石勒,也是鴻門宴斬了王彌才尾大不掉,有機會篡取江山。

永嘉之亂真正開天闢地的人物,也是漢人。五胡亂華,與其說是胡禍,不如說是當時中原內鬥的結果。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團結方能禦外侮,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東萊寇,震天下,不夜古城是沉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