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蘭若蟬聲》第一五一章 天靈地靈識內鬼 千算萬算訂良謀(中)
啪!

一顆核桃般大小的冰雹砸在裸露的岩石上,彈起一尺來高,竟然沒有碎裂。

啪!啪!

間或又有幾顆冰雹砸了下來。

那些冰雹在火光的照耀下呈現出迷人的琥珀色。

酈道元望了一眼,頓時色變。

「硫磺!雹雨裡有硫磺。

我們必須馬上趕路,塵霧帶毒,沒有通風的掩體,是挺不過去的。

現在聽我指揮!」

酈道元一劍斬斷了測高點的指示木牌,徒手一掌將之豎向拍成兩半。

「金吒,你負責背弟弟,其他什麼也不要管了。

瓠姑娘,殷姑娘,你們負責穩定這兩塊木板。

剩下四個人,徐氏兄弟一組,我和檀君一組。

兩組輪流用繩子拖木板,全力奔跑一炷香,換下一組!」

關鍵時刻,還是酈道元這樣真正遍遊過山水的冒險家才能有如此急智。

道理說來不難,就是人拉的爬犁,因為白山登頂的路徑有許多需要攀爬的絕壁,所以狗馬之類的苦力無法被帶上來。

酈道元在倉促間便能夠就地取材,合理調配人手,若非有多次在戶外險中求生的經驗不可為之。

徐氏兄弟也不客套,立即抱拳道,

「好,那就我們先來!」

他們二人各自砍下幾根枯枝,兩根綁在腳底,兩根撐在手中。

等到其他人收拾停當,二人把繩子往肩上一背,手臂用力撐出,竟然像劃船一般藉助腳底兩根枯枝在雪原上高速滑行起來。

這樣的單人爬犁,是白山部落斥候必備的技能。

之前徐氏兄弟若不是為了顧及大部隊,早就想用這法子行動了。

兩兄弟虎軀騰挪,前進的速度竟然絲毫不輸於健犬。

雹雨越來越密,板上的人緊緊抱在一起。

瓠采亭和殷色可為了穩定兩塊橇板的重心和距離,馬步都扎得很低。

金吒兄弟被護在最中間,慶雲脫下裘氅,示意酈道元將之展在頭頂,為眾人遮擋雹雨。

可是徐氏兄弟卻沒有這麼好的待遇,為了全速前進,他們雙手都用來撐竿,無暇做自我防護。

幸好酈侯爺提醒,讓他們在頭上頂了硬物做了些基本防護。

可是身上腿上,被砸出的一塊塊烏青,那可就難以數計了。

也就過了不到一炷香得功夫,二人實在吃不消,便由下一組去替。

這種單人爬犁,對於酈道元和慶雲都是陌生。

好在一個經驗豐富,走南闖北不知玩過多少古怪法門,另一個武功高絕,下盤步法尤為可稱。

兩人稍作調整,便也能熟練操控。

他們的速度雖然比不上徐氏兄弟,但耐力卻要好得多了,一口氣便奔出了兩三柱香的時間。

那團如拉格納儺師般的巨大煙團,已經變成了衝天的煙柱,望不到頂端。

空氣裡瀰漫著硫磺的味道,眾人也不得不採取些必要的過濾手段。

當日五鬥米道擺出血霧邪陣的時候,曾經用過鼴鼠鼻的過濾裝置,眼下條件簡陋,但卻可以戳破酒囊塞了艾草達到類似效果。

可是如此一來,他們可就等於是破釜沉舟,賭上了所有。

望山跑死馬,那塵柱雖然看似就在眼前,但真要登頂,卻還需要不少時間。

又是一塊冰雹砸在了酈侯爺的膝下,他虎吼一聲,撲地摔倒。

徐氏兄弟忙衝過來換班。

可是又走了沒多久,哥哥也倒了,只能換做徐家弟弟和慶雲重新拚組。

雹雨無情,徐家弟弟也沒能支持太多時候。

瓠采亭和殷色可見慶雲的體力也有些透支,便主動上去替班。

這種時候慶雲也不與她們客氣,只是講了些單人爬犁的操作要領,便撤回板上為眾人舉裘。

等到所有人都是精疲力竭,一身瘀傷,雪原終是到了盡頭。

山頂有一處明顯的凹陷,煙塵就是從那裏噴湧出來的。

煙塵中心的溫度極高,彷彿視野都因此熔化產生了輕微的扭曲。

熔化的當然不單單是空間,還有來自地層深處的岩石和礦脈,各種複雜的岩燼瀰漫在空氣中,發出刺鼻的氣味,讓人無法再向前靠近。

「這附近,可以住人嗎?」

慶雲遲疑道。

「跟我們來!」

徐氏兄弟一瘸一拐地跑在前面帶路。

那山頂的火口忽然又發出了一聲悶響,整個大白山都為之一盪。

大約是附近的岩石都已經被烤得酥軟了,根基也有些鬆動。

這一次巨震居然引起了大範圍的塌方,整塊山體忽然向火口傾斜了下去。

徐家哥哥腿上本來就有傷,這時忽然腳下一軟,一時竟沒有站住,撲通一聲摔倒,整個人便隨著下陷的山體骨碌碌向火口中心滾了過去。

弟弟忙搶上前去撈,自己卻也險些摔倒,若不是被酈侯爺扶住,怕不是也要步乃兄後塵。

慶雲急忙抽下撬板上的繩子,大喊一聲「接住!」,便將繩頭甩了出去。

那根長繩被拋在空中,彷彿與空氣發出了劇烈的摩擦,竟然擦出了萬點火星。

遠端的繩頭髮出焦糊的味道,似乎馬上就要被引燃。

徐家哥哥的鬚髮裘衣也開始起火,身上想來已經被燙傷,但最後的求生本能讓他奮起一躍,抓住了長繩,用力一個翻滾,將長繩向自己身上裹緊。

生死之間,這時唯一正確的選擇。

那長繩如腐朽般散開,化成火蝶點點,但好在徐家哥哥翻滾的塊,總還是有些強韌的繩筋裹在了他的身上。

火星如同蛀蟲般在草繩和徐家哥哥的衣服上蠶食起來。

慶雲雙手連拔,趕在整根長生解體前,將徐家哥哥拉了回來。

嘭,徐家哥哥的身體重重地摔在地上,被酈侯爺和徐家弟弟死命拽住。

哥哥滿面焦黑,喉嚨彷彿是冒煙一般,呵呵地喊不出聲音。

酈侯爺嘆了口氣,「我扶著他,弟弟帶路,我們快離開這裏!」

一眾人悉悉索索互相攙扶著離開,瓠采亭和殷色可二女綴在隊伍的最後。

火口仍然在肆虐,間歇性地咆哮著。

嘩啦啦啦~

又是一大片塌方。

慶雲聽見聲音是從背後發出,忙扭頭去看。

「不!」

隨著他嘶聲裂肺的咆哮,瓠采亭和殷色可嬌軀搖蕩,相繼滑倒。

天意弄人,二女經沿著不同方向滑了下去,漸行漸遠。

任他慶雲天大的本事,千鈞一髮,手心手背,他都必須立即有個決斷。

》》》》》敲黑板時間,說這個杜巫官至尚書,在他每發達的時候曾經於長白山得仙人賜葯,容顏不老。尚書可不是個小官,這其中究竟,筆者在這裏就賣個關子,等到番外再聊。

接下來我們要聊聊述律氏。前文有說過,他們是回鶻種東北夷,有漢姓蕭姓,也就是大遼時期赫赫有名的蕭氏家主。這還不算完,述律氏遼亡入金,改稱石抹氏,也是一代望族。後來女真崛起,他們號舒穆祿氏,成為女真最歷史古老的部族之一。舒穆祿氏宗支,漢化改姓舒,徐。聽上去挺隨意,好像和當年蕭氏也沒什麼淵源是吧……大錯特錯。蕭,舒,徐都是嬴姓派生出的姓氏,春秋時期蕭國與彭國比鄰,後被徐國吞併,但隨著宋國崛起,後來成為了宋之附庸。而又記載,舒國亡於徐國,但自楚興,復附於楚。但這三個姓氏有著共同的起源。由遼入清,相隔百年,他們的漢姓居然能夠保持如此神秘的聯繫,究竟是巧合,還是……要知道,嬴姓派生出的姓氏雖多,但終究不如姬薑,隨便挑三個姓氏都是嬴姓後裔,這樣的概率還真是微乎其微。這裏忽然提起,其實只是為了說明本書想要強調的關鍵史觀之一,華夏無夷方,四海共一族。華夷之便是儒家按照地域結構進行的闡釋,但是從真正的血緣民族學來講,無論夷狄蠻戎,不外乎都是三皇五帝上古八姓的後人。

四嶽也是如此,故嶽氏宋代方入中原,亦是華夏宗支苗裔。但遼金又何嘗不是呢?

四嶽氏的司山法好像有些黑科技。有一些,但也並不算誇大。首先,確定經緯的儀器在歷史上最早出現於中國,這一點似乎沒有太多意義。經緯儀將經線和緯線劃分刻度,證明了古人對地圓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對,不用懷疑!

天圓地方是儒家概念,旋如雞子是道家崇尚,這兩個概念在古代從來沒有高下之分,因為渾天儀,經緯儀等等科學儀器充分說明了地圓說在中國古代的哲學地位。從,,,,,,,,等等等等,這些書籍當中都有地圓說的表述。在前文我們說,天圓地方用以丈地,渾天經緯用以丈天,古人的的確確就是這麼做的。

天圓地方絕對不是糟粕,他讓中國古代地圖繪製學一枝獨秀。前文我們已經誇過了古代繪圖學,但是隻做了時間線的比較,還沒有講過中國古代測繪牛批到了什麼程度。

計裡畫方,作為天圓地方的實際應用,最早由三國時期製圖家裴秀提出。所謂計裡畫方就是用實際測量的裡書,轉化為地圖上固定大小的方格,也就是現在的所謂比例尺。這樣畫出來的地圖無限接近於現代繪製地圖。裴秀以一寸為百裡所繪製的已經失傳,目前傳世最早的畫方圖是南宋石刻。

甩了西方繪圖學幾百年,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羅盤,是實地勘測的必備工具,歷史也是非常悠久。:周公作指南車,羅盤是其遺製。講述了羅盤的出身。漢製羅盤並沒有清製羅盤那麼複雜,主要用以標定方向。而且古代對於羅盤的矯正,確實是依靠實地轉山堪位完成的。

至於嶽王鍾,就是有點黑科技的產品了。類似於現在的海拔儀。

海拔儀的關鍵原理是測氣壓,現在測氣壓的方法很多,肯定不會用到水柱汞柱這種土法了。等等,證明大氣壓強的托裡拆利實驗不是1643年意大利人做出的麽?

西方會拿中國古籍教你嗎?

早在春秋諸子就已經描述了大氣壓強可以將水柱頂起的概念。關尹子曰:瓶有二竅,以水實之,倒瀉閉一,則水不下。

其實也有提及,蓋語焉不詳,不引為證。

這裏面提到了大氣壓現象,但是沒有提到大氣壓能夠頂起的水柱高度。別急,唐代人就有更精準的試驗了。這個試驗類似於前文我們提到的寄再興虹吸築水牆。在這個操作裡,水要被引向上走,如何做到?說:隔山取水,以大竹筒雄雌相接,勿令漏泄,以麻漆封裹,推過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於筒尾,取松樺乾草,當筒放火,火氣潛通水所,即應而上。

啥意思?就是接好管道,不能漏氣,然後在筒旁加熱,水就自然被吸上去了,這種方法可以引水過山。

一次操作所能允許的最大高度,其實就是大氣壓,9.8米水柱。古代既然以此法翻山,必然會用到極致。所以用這種方法測大氣壓,進而知高度,在古代是可行的。

這裏有幾個細節。首先,在極寒之地,水會凝結,所以需要使用高度酒。大氣壓強就算折算為汞柱,也要有76厘米高,所以小型儀器不可能完全用液體。那麼液體部分主要是起到壓力傳導的作用,水,酒精,汞都沒差,關鍵是上面的配重塊。

所以這個嶽王鍾只要頂端有孔,將塗抹了石脂的配重塊放入排出空氣,再將孔封死,盛滿水倒置入水槽。由於石脂阻止了水的反泄露,配重塊只能被頂在水面上,簡易的氣壓裝置就做好了。只要在不同高度標定過對應的刻度,下一次就可以做重複驗證。

最後呢,筆者又加了一個小彩蛋。拉格納儺師是什麼梗?這是一個暴露年齡的梗。這個梗還真和火山,熔岩,鑄劍有關……因為巧合,被筆者隨意融在了文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