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三十八章 不搖鵝毛扇的李元昌
東宮,漢王李元昌輕鬆寫意地捧著一本《左傳》,毫不理會憤怒到臉色扭曲的李承乾。

張思政默不作聲地煎茶,不時為二人續杯。

看到李元昌那副雷打不動的死樣子,李承乾哪沉得住氣,一把搶過他手中的書,抱怨道:「七叔,找你來是商量對付李泰。

天都快榻了你還能看書,等李泰做了太子,你便去天牢慢慢看可好?」

李元昌乃李淵第七子,比李承乾大不了幾歲,但沉穩有度的做派,李承乾在他面前儼然便是孩子。

他書讓李承乾搶去也不惱,伸個懶腰長身而起道:「陛下在,長安的天就塌不了。

承乾,你是東宮太子,為何尋常小事便讓李泰逼得咆哮失儀?」

「尋常小事?

李泰即將與程家結親,這還是尋常小事?!

程老匹夫背後的意義你我都清楚,當今朝堂,關隴人馬的日子都不好過。

李靖賦閑,江夏王任禮部尚書,舅舅雖任著吏部尚書,可父皇卻不讓舅舅出任太子太師。

反觀山東那群人,李勣乃兵部尚書,程知節督幽州,對高句麗虎視眈眈,封疆大吏以此人兵權最重!

李泰和程知節將成翁婿,此事若非父皇允準或授意,程知節吃了雄心豹子膽,也不敢大張旗鼓與最得聖豢的皇子攀親!」

李元昌笑著點頭道:「不錯,所以呢?」

李承乾一窒:「所以……這不是找你一起想辦法來了?

可恨東宮那群詹事,一個一個迂腐不堪,成日裏不是阻我做事便是古板苛刻,恨不能以聖人行事要求我。

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老東西,竟無一人能為我所用!」

李元昌嘆道:「你說的興許有幾分道理,可魏徵是陛下親命的太子太師,此公上任數日,求見你兩次你無不推脫,莫非你憋著勁兒與陛下較勁?」

李承乾大怒道:「我沒有!

我就是看不過那個老東西沽名釣譽,他做了太師卻與李泰眉來眼去!

從前隋到瓦崗,前前後後換了六任主子的東西,有什麼資格做太子太師!」

「住口!」李元昌拍案而起。

「李承乾!

你要記住自己是大唐太子,而魏徵乃是太子太師,師禮與天齊!

不論你心中如何作想,你必須盡到弟子的本分。

你不把魏徵放在眼裏不重要,可落在陛下眼中,你此舉便是公然挑釁陛下天威!

明日你必須大禮參拜太師,恭敬聆聽訓誨。

現在唯一能助你穩固東宮者,唯魏徵耳!」

一通大罵,李承乾驚呆了,他從來沒見李元昌發那麼大的火。

在他看來,魏徵和他的梁子結下不是一年兩年,這個老東西逮著機會就噴一臉唾沫星子,李承乾忍了他很久。

忍一忍就好,登基了新帳舊帳一起算,就算啥也不幹老東西也活不了幾年。

承乾每一次面對魏徵的口水仗時,這個念頭便支撐他隱忍不發。

萬萬不想父皇命他做了太子太師,李承乾想起老魏頭滔滔不絕一個時辰起步的戰力,心頭便沒來由發慌。

雖然極度討厭魏徵,可他明白李元昌的話在理。

要扭轉當街刺殺胞弟的惡劣影響,著落便在魏徵身上。

只要能取得魏徵歡心,有他美言滅火,父皇那邊會逐漸原諒他。

「……七叔所言我何嘗不知,只是......

罷了,一切依你便是。」

李元昌這才緩了面色點頭道:「不錯,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

只要能博得陛下回心轉意,你與魏徵鞍前馬後又如何?」

「承乾記住了!

可李泰如今愈發得意,我已經亂了方寸,實不知如何應對。

前日裏我與張思政商議在高句麗人身上做文章,定要壞他外交部的好事。

可李泰如今對外交部按兵不動,他不動,咱們便使不上勁兒。

為今之際,只能壞他凌煙閣的籌算。

若要使絆子,李泰如今連名單也未公佈,若要煽動落選高門著實無從下手。

若待二十臣名單公開之時再行出手,父皇已然接管名單,最終的人選便是父皇確定。

到時未入凌煙閣的勛貴心存不滿,也不敢發泄怒火,我們同樣傷不了李泰分毫。

進退不得可愁死個人,還望七叔指條明路。」

李承乾憤恨不甘地指責李泰,卻又無可奈何地黯然長嘆。

「呵呵,外交部那邊你和思政有了安排,我就樂個清凈不予過問。

至於籌建凌煙閣,名單未出無從使力,名單出後不能使力。

既然如此,咱們就在名單出來以前,替李泰梳理一遍不能上榜之人,不就稱了心意?」

李元昌淡然一笑,如此棘手的問題,他全不放在眼裏。

「哦,願聞七叔高見!」李承乾這回有了精神。

「你想一想,在陛下心中,這份名單入選之人會有何標準?」李元昌循循善誘。

李泰脫口而出道:「首重軍功!

我大唐以武力國,即便是舅舅那等弱質文士,也敢橫刀渭水詐退突厥!」

「這話不錯,可謬之遠矣。

軍功最盛者李靖已然賦閑養鳥,江夏王一世名將,如今卻是禮部尚書。

以我看來,若要擬定陛下選才的二十四臣,第一應該以家世論。

功臣的家世代表背後的利益和立場,這是無從改變的事實亦無從調和,從衡量朝局出發,家世應放在第一位。

第二應該以玄武門之變的選擇來衡量,凡是為玄武門之變效死者,陛下必然親厚,縱使才能平庸一些,也可安然上榜。

第三才是軍功論人,對大唐有大功者,於陛下未必有大功。」

李元昌侃侃道來,李承乾凝神細聽,總算撥雲見日眉飛色舞道:「既是如此繁雜,李泰必不能策得周全。

如此咱們不用出手,坐看他惹得父皇大怒豈不是好,也能省了父皇猜忌。」

「非也,李泰最善揣摩陛下心思,咱們什麼也不做便正中他下懷。」李元昌一口否決。

「……聽我細細道來!

以此三者推算,咱們大致能夠清楚李泰黜落的人選。」

進入正題,李元昌變得神色肅然:「第一個,江夏王李道宗!」

李承乾險些栽倒,驚呼道:「七叔你鬧呢?

江夏王叔戰功赫赫,我大唐宗室名將者,江夏王戰功僅次於河間王。

去年為和親吐蕃,江夏王忍痛將女兒嫁與土蕃贊普。

有這兩件事,李泰若敢黜落江夏王,父皇非打得他狗血淋頭!」

李元昌淡淡道:「正是如此,所以江夏王必然黜落。

陛下對宗室的力量既要借重又要製衡,二十四臣者,宗室名將有一人代表足以。

河間郡王公認戰功大於江夏王,最重要的是他已經死了。

將他立為宗室代表,既能彰顯陛下恩厚,也能不對儲君造成任何威脅。

反之李道宗便全然招了陛下忌諱,若是將他立起來,以後無論是你還是李泰繼承大統,李道宗必然是龐然大物。

以陛下心性,如何會犯下此等錯誤?」

李泰耳朵嗡嗡響,這些陰暗的東西,那群道德君子的東宮詹事們可不會教他。

李元昌接著道:「第二人,薛萬徹。

此人功高,亦得陛下讚賞。

不過其原為建成舊部武將之首,與魏徵不一樣,此人可以重用卻不能彰顯。

薛萬徹必定不能入選凌煙閣!

第三人,李神通……

第四人……

第五人……」

......

一口氣把人點評完後,李元昌這才長出口氣道:「這些人有活著的有死去者,論功無不當入凌煙閣,可陛下心中實難為他們留一個位置。

以李泰對陛下的了解,這些人必定黜落大半。

在名單公佈之前,咱們但能說服這部分人找李泰麻煩,他籌建凌煙閣之功便毀於一旦!」

「啪」

李承乾一捶大腿,興奮道:「聽七叔一言,承乾茅塞頓開!

咱們立即安排,這回定要李泰吃不了兜著走!」

PS:號外!號外!號外!

大唐從今天開始上試水推,因為一年沒開新書所以只能得到新人待遇領了個蚊子推。上推期間收藏,推薦票,評論,打賞等影響著大唐能不能進入下一個推薦。

千山跪求大家收藏推薦打賞踴躍評論,大家給千山一個機會,千山還大家一個精彩的故事。從今天起定時定量更新,每天早上8點和晚8點左右各更新一章,有打賞盟主以上者,上架後加更報答。

拜謝大家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